吕后给大多人的印象除了心狠手辣,就是没有人性。但她对窦漪房却并不是这样,不仅保了她一命,还间接的在窦漪房通向皇后之路上送了一程。她如何打动吕后,成就自己辉煌的一生呢?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有时候还真是这样。
窦漪房出生贫寒,在楚汉相争的乱世,窦父为给家人钓鱼充饥,不幸坠湖而死,母亲不久也病亡,她同哥哥和弟弟相依为生。13岁那年,打下江山的刘邦广纳天下美女。窦漪房虽为生活所累,但因天生丽质且正是青春年少之时,被选美官看中,准备强行带进皇宫。
她祈求选美官准许她回家和哥哥弟弟告个别。哥哥让她逃,她说不,她愿意进宫,每月还有月钱,可以寄回来。只是看到年幼的弟弟,她实在不舍,为弟弟做了最后一顿饭,再给他洗了一次头,兄妹三人挥泪告别。
这么多的美女进入皇宫,必要先过吕后一关。她是不会再为美女们制造机会,使其成为第二个或第三个戚夫人。戚夫人就是她心中的一根刺,时时让她痛彻心扉。于是,所有宫女先由吕后挑选,有姿色的留在自己身边做杂役,送给刘邦的也不会被刘邦看上眼。
窦漪房胸无大志,不想寻找机会靠近皇帝,借此改变命运。她只想做好宫女的事情,拿到月钱,供哥哥弟弟的衣食。时间一长,她的善解人意,做事细致周到被吕后发现,竟也对她产生好感。
宫中的人都很害怕吕后,说她专制、恶毒,但窦漪房却不这么认为。她感觉吕后只是脾气暴躁一点,并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而且时常看见吕后放一些思乡心切的宫女回家,还给足了盘缠。自己也时不时的被吕后赏赐。她知道人并无不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有些暴露了人性之恶。
窦漪房经常被吕后告诫:女人要安分守已,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要异想天开。是宫女就做宫女的事,是妾就别想着做妻。这些训导,窦漪房都一一听进心里,与吕后相安无事。
人生的命运总是一波三折,才安定下来,又来了变故。
刘邦驾崩,八个儿子除太子刘盈,其余的均要遣往封地为王,每个亲王可以配五个侍女。窦漪房想回到家乡的封国,那是赵王刘如意的封地。本想买通太监把她分给赵王,但太监不买她的帐。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找到吕后,哭诉自己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希望能跟着赵王走。
吕后没同意,决绝地说,跟着赵王没有好下场。当时的窦漪房并不明白为什么,当如意被杀、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消息传来后,才突然明白吕后的深意。
前往代国的路上,窦漪房看着家乡越来越远,悲不自禁,一路感伤忧郁。
代王看着五个宫女,一下被窦漪房吸引,楚楚可怜的样子让他不禁想去保护;另四个花枝招展,漂亮是漂亮,也只是看看也就罢了。
窦漪房成为了代王妃,但仍本色不改,对人依然有礼有节。能是现在的处境,她已是知足了。王府上下对她也都是赞许,代王的母亲薄太后和失宠的王后对她也有好感,并不排斥。
不得不说,命运总在垂青着窦漪房,代王后竟然病逝了。代王想立窦漪房为后,她并没有答应,只说王后刚死,你就立新王后,对你的影响不好,还是过段时间再说吧。若是私欲爆棚之人,断是不会说出这些话。
钱财名利谁不想要?如果德不配位,得到了也保不住;有了德行,它们自然会来找你。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刘盈的儿子刘弘也被杀害,皇帝宝座空置。大臣们一番商议,看中了性情温和的代王刘恒,并且其母和其妻都是出身贫寒,没有显赫的家世。大臣们也是被吕后折腾怕了,千万不能再来一个吕后兴风作浪。
在代王一家前住皇宫的途中,代王与王后的四个儿子全部夭折,也不知是天意还是阴谋。总之,后来的太子之位顺其自然地,落到了窦漪房的长子刘启身上。
儿子立为太子,母亲就能立为皇后吗?不一定。但刘恒是早有立窦漪房为后的打算,如此温良贤淑之人,必能母仪天下。所以时机一到,窦妃成为了窦后。窦漪房就这样被命运推到了人生巅峰,走完之后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