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开创了汉朝的盛世,扩大了疆土,弘扬了文化,但他的感情生活却并不幸福。他曾经一见钟情的卫子夫,最终被他赐死,这是为什么呢?
卫子夫是卫青的妹妹,卫青是汉武帝的大将,曾经多次率军出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卫子夫本来是卫青的侍妾,后来被卫青送入宫中,成为汉武帝的宠妃。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初见卫子夫时,十分喜欢她的容貌和气质,便对她说:“吾欲与女为夫妻。”
卫子夫入宫后,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但也招来了其他妃嫔的妒忌。她们纷纷诋毁卫子夫,说她是卫青的旧物,不配做皇后。汉武帝听信了她们的谗言,渐渐冷落了卫子夫。根据《汉书》记载,卫子夫入宫后整整一年多没有再见过汉武帝。
后来汉宫驱逐多余的宫人,卫子夫试图混出宫时再次见到武帝,便哭着恳求他放她走。武帝见到梨花带雨的卫子夫后旧情复燃,便再次宠幸她,卫子夫随后便懷孕了。
卫子夫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弗陵。汉武帝对这个儿子十分喜爱,便立他为太子。但这也引起了其他儿子的不满和反对。他们认为刘弗陵年纪太小,不适合继承大统。而且他们也不愿意看到卫子夫成为皇后和太后。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到了晚年身体衰败,精神恍惚。他担心自己一旦驾崩,刘弗陵还未成年就要继位,而卫子夫就会像吕后一样掌握朝政,祸乱天下。他也担心其他儿子会发动政变,废黜刘弗陵,杀害卫子夫。
于是,在公元前91年,汉武帝下令赐死了二十岁的卫子夫,并且废除了刘弗陵的太子之位。这是一个多么残酷和悲惨的结局啊!汉武帝为何要这样做呢?或许是因为他对卫子夫的感情已经淡化,或许是因为他对权力的渴望和恐惧已经超过了对爱情的珍惜,或许是因为他对卫子夫的身份和背景有所怀疑,或许是因为他对卫子夫的美貌已经厌倦。无论如何,他的决定是无情的,也是不可原谅的。
卫子夫在得知汉武帝的命令后,一定是心如死灰,无法接受这样的背叛和残忍。作为大汉母仪天下的至高皇后和一代曾霸天下的传奇女子,卫子夫也许会为自己所托非人而悔恨(卫子夫本可以被放出宫的,但她在汉武帝面前流泪而得宠,可以算是自己托付给了汉武帝),为夫君冷酷无情而心寒。哀莫大于心死,既然人世已无可留恋,活着又有何意义呢?
卫子夫在死前,还给汉武帝写了一封遗书,表达了她对他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她说:“臣妾幸得入侍圣驾,蒙恩宠爱,生有一子。今日圣驾不念旧情,赐臣妾死,臣妾虽死无怨。但愿圣驾保重龙体,不要为臣妾伤心。”她还说:“臣妾虽死,仍然爱慕圣驾,愿以鬼神之身相随。”
这封遗书反映了卫子夫对汉武帝的忠贞不渝和深沉感情,也反映了她对汉武帝的委曲求全和无奈妥协。她没有怨恨汉武帝,也没有诅咒汉武帝,只是希望他能够安好,并且能够永远记住她。她甚至还愿意以鬼神之身相随汉武帝,这是多么的执着和痴情啊!
汉武帝在收到卫子夫的遗书后,一定是悔恨不已,痛苦万分。他失去了他曾经最爱的女人,也失去了他最宠爱的儿子。他虽然还有其他儿子和妃嫔,但他已经无法再找到那种真挚和纯粹的爱情了。他在位的最后几年,一直在忧郁和孤独中度过。
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故事,是一个悲剧。它告诉我们,爱情是多么的珍贵和脆弱,权力是多么的诱惑和危险。如果汉武帝能够坚持自己对卫子夫的爱情,不要被其他妃嫔的谗言所动摇,不要被自己的权力欲所蒙蔽,不要被自己的恐惧所束缚,他们或许就能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如果卫子夫能够坚持自己的尊严和自由,不要被汉武帝的宠爱所迷惑,不要被卫青的利益所牵制,不要被刘弗陵的地位所诱惑,她或许就能够安然地离开宫廷,寻找自己的真爱。可惜,他们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都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