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和刘邦感情至厚,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不想背叛刘邦的,但刘邦处置异姓王的行动,又让他对自己的命运非常担心,他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最后也是弄巧成拙,归付了匈奴。
卢绾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父亲那辈关系就很好,刘邦和卢绾还是一天出生,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刘邦惹了乱子,官吏捉拿,到处躲藏的时候,卢绾也跟在刘邦身边,不离不弃,这关系比闺蜜还要铁。刘邦沛县起兵后,卢绾也一直跟在刘邦身边,他可以随便出入刘邦的卧室,刘邦给他的赏赐很丰厚,即使萧何,曹参等人也是不能和卢绾相比的。
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造反,刘邦命卢绾率军平叛,打败臧荼后,刘邦封卢绾当了燕王。两人的感情到这时候还处在蜜月期,以卢绾的能力和战功,能封王足见刘邦对卢绾的信任超过所有的沛县同乡。可接下来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公元前196年,陈豨造反,刘邦亲率大军从南边征讨,燕王卢绾也从东北方向起兵对陈豨发动进攻,在两路大军的夹击下,陈豨叛军支持不住了,他就派使者出使匈奴,想获得匈奴的支援,卢绾也派张胜出使匈奴,发动外交战,就是这个张胜,让卢绾思想有了转变。
张胜来到匈奴,遇到了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臧衍对张胜说:“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屡屡叛乱,如果你们迅速把陈豨灭了,那么刘邦下一个要收拾的就是燕国了,”没想到这个臧衍还是个舌辩之士,一番话把张胜说服了,张胜也有自己的盘算,燕国没了,我张胜也就完蛋了,于是他反过来劝说匈奴帮陈豨攻打燕国。
张胜回到燕国,卢绾很生气,大骂张胜:“你小子怎么吃里扒外,帮助敌人,”张胜不慌不忙的把臧衍的话告诉了卢绾,卢绾也一直有这方面的担心,韩信,彭越,臧荼等等异姓诸侯王不都让刘邦收拾了,他心里也犯了合计,又觉得自己和刘邦关系那么铁,刘邦不会对他怎么样,为了自保,犹豫不决中的卢绾做了两个决定:
1:卢绾暗地安排张胜,负责燕国和匈奴的联络。
2:刘邦召见卢绾的时候,卢绾以有病为由,不去觐见,刘邦身染重病,许多大臣都去看望刘邦,卢绾还是没去。
这对刘邦打击很大,一个最铁的哥们,在他重病缠身的时候都不来看一眼,刘邦心里什么滋味,这时候又得到了张胜在匈奴担当燕国使者的消息,刘邦判定,卢绾背叛了,刘邦派人调查卢绾,卢绾害怕了,带自己的亲信跑到长城边上。
卢绾心里也是充满了矛盾,他徘徊在长城下,没有马上逃往匈奴,是在等刘邦的消息,如果刘邦大病痊愈,他就去长安谢罪,卢绾在想:以我和刘邦的关系,叫几声大哥,一定能打动刘邦,原谅我的过失,卢绾心里是不愿意背叛刘邦的。
等来等去,得到的是刘邦驾崩的消息,卢绾绝望了,他明白刘邦死了,大汉朝是吕后说了算,想想那个女人,卢绾就毛骨悚然,韩信,彭越在她手上下场太悲惨了,他不在犹豫了,立即率众逃到了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