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高祖、卢绾同日生。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史书上是这样说卢绾和刘邦的关系的。
也就是说,卢绾和刘邦不但是老乡,而且两个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当两个人稍微年长一些后,还一起读书学习去了。
这说明他们两个还是同学,说实话他们的关系真心不是一般的好呀,你也可以把卢绾看作是刘邦的小跟班。刘邦干什么,他就跟着刘邦干什么。
试问就是这种关系,在刘邦的所有老乡中,谁能比的上卢绾和刘邦的关系近呢?
不要说别人了,就是汉初三杰中的“韩信、张良和萧何,都没办法和卢绾比。
这样说我们也是有证据的。
《汉书》中明确写到过“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这句话大致意思是说,刘邦在当汉中王的时候,能自由出入刘邦卧室的人,也只有卢绾了,其他的大臣,即使如萧何、曹参这种在跟随刘邦的过程中,立有大功的人,都不曾享受过这种待遇。
当然了还有一个可以自由出入刘邦卧室的人,这个人就是刘邦的四弟刘交。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刘邦早已把卢绾当作了自己的兄弟。只不过两个人的姓氏不同而已。
你说刘邦得了天下后,封自己的一个兄弟为王,别人敢在乎吗?又有谁敢说三道四?
那么卢绾能当上燕王,真的一点功劳都没有吗?我们继续看史书上怎么说的。
汉五年冬,以破项籍,乃使卢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破之。从击燕王臧茶,臧荼降。高祖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及虏臧荼,乃下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
我翻译下这段话,汉五年冬,项羽被击败了。刘邦就派了卢绾和刘贾一起出兵去攻打临江王共尉,并且取得了胜利。
卢绾还跟随刘邦打过燕王臧荼,臧荼投降。本来臧荼是燕王,他投降之后,燕王的位置,就空出来了,所以,刘邦想立卢绾为燕王。
大家看上面的那几十个字,就是卢绾的功劳。
说实话就是卢绾立的这些功劳,不要说和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大功臣相比了,就是樊哙之流的,都能比他强上千倍万倍。
但是,没办法,刘邦只想让卢绾当燕王。其他人功劳在打,刘邦都看不上他们。
刘邦先把自己要封卢绾为燕王的意思,告诉群臣,然后在上朝的时候,让群臣选一个功劳大的人来当燕王。
这时候所有的功臣,都明白刘邦的意思了。
他们又不傻,只能选择顺着刘邦的意思。所以,他们全部都说卢绾的功劳大。
就这样卢绾胜出了,当上了燕王。
你说有刘邦这样的皇帝,在背后给他支持,他当燕王你能不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