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27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汉王朝的英明君主数不胜数,无论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害怕汉宣帝刘病已,都是影响汉王朝发展的重要帝王。有一个影响汉王朝发展走向的人,她成就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候“文景之治”的发展,也影响了汉武帝刘彻的一些措施,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
窦漪房也就是一个平民的出身,出身贫寒,居住在清河郡。汉惠帝刘盈的时候,窦漪房以家人子的身份入宫,成为吕太后吕雉身边的宫女。
因为汉高祖刘邦把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分封,汉惠帝刘盈的时候,因为汉惠帝身体羸弱,所以由太后吕雉主持朝政。后来,吕太后把一批宫女赏赐给各个封国的诸王,窦漪房就在其中。
窦漪房得知这个消息,于是想去赵国,因为赵国距离她家乡清河郡比较近,为此她还特意贿赂了负责这个事情的宦官。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阴差阳错之下,居然被派到了代国。
代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和薄姬所生的孩子,他宅心仁厚,而且一直韬光养晦。窦漪房到了代国以后,被封为窦美人,深受代王刘恒的喜爱。窦美人在代国,为代王刘恒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就是著名的馆陶公主,还有汉景帝刘启以及梁王刘武。后来,代国的王后病逝,窦美人成为新的代国王后。
公元前180年,专横独权的吕太后吕雉病逝。因为吕太后在政期间重视吕氏一族,不断对刘姓皇族进行打压。早就已经引起了刘姓皇族和一些汉王朝的老臣的强烈不满。
所以等到吕太后病逝以后,大将周勃联合刘姓诸王一起把吕太后吕雉的家族和党羽,全部铲除干净。
与此同时,周勃和陈平都是汉王朝的开国之臣,他们看重代王刘恒,性格温和,把代国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没有什么家族背景。于是,推举代王刘恒成为汉王朝新的主人。
代王刘恒成为了汉文帝,而窦王后自然而然也成为了窦皇后。窦皇后信奉道家学说,所以她命令自己儿子刘启读《老子》等道家学派的书籍。
不仅如此,汉文帝刘恒也同样受到自己妻子窦皇后的影响,成为道家学派的忠实粉丝。他总结了三点,第一,仁慈对待自己的百姓和大臣。
第二,勤俭节约,汉文帝刘恒也确实做到了,很多次他上朝都是穿着草鞋;第三,不做出头人,枪打出头鸟,不去做一些别人没做的事情。
在窦皇后的影响之下,汉文帝刘恒进行“无为而治”,就是不再去打打杀杀,保存实力,用来发展国家的内部。
在汉文帝刘恒逝世以后,汉景帝刘启即位。刘启同样也受到其母亲窦太后的影响,继续遵循“无为而治”。
其实在汉王朝建立起来,汉高祖刘邦是经过长期厮杀,才有的成就,所以汉王朝整个国家的实际并没有什么实力。
于是,在太后的影响下,无论是汉文帝刘恒还是汉景帝刘启一起遵循“黄老政治”,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让汉王朝的人数增长,国家人口得到大幅度增加。其次,国家的粮仓通通爆满而且,还放不下粮食。不仅如此,国库居然因为存的钱太久不用,串钱的绳子都断了。
汉武帝刘彻即位以后,作为祖母的窦太皇太后依旧要求汉武帝继续“无为而治”。汉武帝刘彻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再加上自己的祖父汉文帝刘恒和父亲汉景帝刘启为自己积攒下来的财富,让他也底气十足。
汉武帝刘彻在初期,确实听从其祖母窦太皇太后的话,但是等到汉武帝长大点以后,开始遵循“无为转变成有为”,公然开始和匈奴汗国进行拼杀。整个大汉王朝的疆域一再进行了扩张。
窦漪房从一个平民之家的女子,一步一步从吕后身边的宫女变成代王身边的窦美人,窦王后,窦皇后。又成为汉王朝的窦太后,窦太皇太后。
汉王朝在她的影响之下,迎来了经济的空前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国库充足。公元前135年,辛苦一辈子的窦太皇太后去世,和汉文帝刘恒合葬。窦太皇太后也一步一步见证了,汉王朝从初期建国到转变成为强大国家的变化。
后语:可能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窦太皇太后虽然对于汉王朝来说功劳很大,但是她在汉文帝刘恒还在世的时候极度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并且三番五次主张立刘武为太子。
等到汉景帝刘启即位以后,发生了“七国之乱”,梁王刘武这一次平乱中,立下了大功,窦太后依旧想让刘武当汉王朝的皇帝,不过却遭到群臣的反对。好在最后并没有影响汉景帝刘启,可以让汉王朝继续平稳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