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帝刘盈之所以会娶自己的亲外甥女,主要是出于太后吕雉的安排,至于吕后为何要作此安排,我认为除了史料中记载的“亲上加亲”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更好的控制朝政,进而实现刘吕共天下的目标。
外甥女嫁舅舅
吕后嫁给汉高祖刘邦之后,生有一儿一女,儿子便是汉惠帝刘盈,女儿则被封为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后嫁给赵王张敖为妻。张嫣便是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也就是汉惠帝刘盈的亲外甥女。
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汉惠帝刘盈即位,但当时朝政却被吕后牢牢把持,刘盈更像是个傀儡皇帝。
汉惠帝四年(前192年)十月,眼看刘盈已经成年,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龄了,吕后于是将年仅十一岁的张嫣立为汉惠帝的皇后。
就这样,汉惠帝刘盈便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不过刘盈虽然无可奈何,但却对这种有违伦理的安排极为不满,加之张嫣年纪实在太小,因而一直未曾同房。
吕后目的何在
根据《汉书》记载,吕后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欲为重亲”,也就是亲上加亲,不过我认为事情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原因就在于吕后接下来的动作,由于张嫣年纪太小,一直没能怀孕,于是吕后设计让其假装怀孕,然后强取汉惠帝刘盈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然后处死了刘恭的生母,并立刘恭为皇太子。
所以,我认为除了亲上加亲这种理由外,吕后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1、牢牢把持朝政。吕后之所以能在和戚夫人的斗法中最终获胜,除了吕氏集团的实力之外,与其获得了朝臣中丰沛系的支持息息相关,例如周勃、樊哙、萧何等人,在吕后和戚夫人当中明显站到了吕后一边。可问题是这些人其实还是终于汉室江山的,只是在戚夫人和吕后之间选择了吕后罢了,在吕后野心已经彰显,甚至展现出了以吕氏取代刘氏的迹象后,这些人对此却是持反对意见的。这也是周勃等人为何在吕后死后,迅速倒向反吕集团的原因。吕后也知道,这些人在自己和戚夫人争权时会选择自己,但在吕氏和刘氏之间,还是选择忠于刘氏。而将张嫣嫁给刘盈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江山还是你刘氏的,只是这个新皇帝更加亲近吕氏罢了。
2、实现刘吕共天下。这应该是吕后的最终目的,我甚至认为吕太公之所以将吕雉嫁给刘邦就是出于这种原因,两家之间应该达成了某种默契。所以,刘邦起事之后吕家才会不惜一起的予以支持,也是吕泽在山东起义之后积极配合刘邦的原因,同样也是引起汉朝建立后刘吕争权从而出现易储风波的根本原因,甚至间接造成了韩信和彭越之死,樊哙也因此差点被杀。因此,培养一个亲近吕氏的继承人,应该只是吕后的第一步计划,新帝继位之后为其再娶一位吕氏女子,甚至形成刘氏为帝、吕氏为后的制度,才是吕后的根本目的。
不过吕后的目的最终显然是失败了,因为忠于汉室的大臣也不是傻子,他们岂能看不出来。所以,刘恭在逐渐成年之后,有人讲吕雉杀死其生母的事情告诉了他,导致刘恭与吕后之间出现隔阂,最终导致刘恭被杀。而在“诸吕之乱”后,大臣们在选择继承人时,更使排除了一切和吕氏的可能,最终选择了迎回代王刘恒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