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没有废掉太子刘盈,是因为张良和商山四皓吗?

刘邦没有废掉太子刘盈,是因为张良和商山四皓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川剧男孩小严 访问量:4506 更新时间:2024/1/17 6:11:03

《史记》记载,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刘邦的妻子

吕后

已经年老色衰,成了眼见心烦的黄脸婆。

刘邦是喜新厌旧的主,很宠幸年轻貌美的

戚夫人

,把糟糠之妻吕后抛在了一边。

刘邦的太子刘盈很懦弱,吕后失宠,刘盈很不受待见。刘邦认为刘盈的性格不像自己,常想废掉太子。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刘邦认为他和戚夫人生的刘如意像自己,想立刘如意为太子。

戚夫人常常随刘邦出征,天天给刘邦吹枕头风,发挥娇女人的特长,

一哭二闹三上吊

,日夜哭泣,让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

吕后因年龄大了,经常留在家中,很少见到刘邦,和刘邦越来越疏远。

刘如意几次险些取代了刘盈的地位。

大臣们极力诤谏,后来张良请了商山四皓来压场子,刘盈才没有被废掉。

废刘盈立刘如意,果真能行吗?

我们来看一下刘邦的儿子们。

刘邦的儿子们

1.庶长子刘肥

刘肥母亲是曹氏,刘肥属于私生子。前201年,刘肥被封为齐王。齐国富庶,是当时最肥的地。曹参担任齐国相,辅佐刘肥,阵容强大,体现了刘邦对这个庶长子的重视。

刘肥是刘邦去世(前195年)时唯一成年的儿子。

2.嫡子刘盈

刘盈(前210年-前188年),刘邦去世(前195年)时15岁。

3.三子刘如意

刘如意(前205年—前194年),前202年汉朝建立时,刘如意3岁;前200年刘如意受封为代王,前198年改封为赵王,刘邦去世(前195年)时10岁。

4.四子刘恒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母亲薄姬,刘邦去世时8岁。

5.其他四子

五子刘恢、六子刘友、七子刘长、八子刘建,都是未成年。

由此可见,

刘邦的8个儿子中,除了齐王刘肥年长,汉惠帝刘盈15岁 勉强半成年,三子至八子都是10岁以下的小娃。

如果刘邦立一个10岁的小娃刘如意,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

形势分析

前202年刘邦联合韩信、彭越、英布等,攻灭项羽,建立汉朝。刘邦以

韩信

曾经是楚国人,熟悉楚地风俗为由,迁齐王韩信为楚王,这叫调虎离山。然后封

彭越

为梁王,封原

韩王信

仍为韩王,迁衡山王

吴芮

为长沙王,另外还有淮南王

英布

、燕王

臧荼

、赵王

张敖

等。

天下地盘就那么大,刘邦拿出了一半的地盘封给了他们,可谓是下了血本。

为了灭项羽,刘邦不下血本不行啊。要么人家凭啥拼死拼活跟随你刘邦去打项羽呢。

这些

异姓诸侯王都是抄家伙打出来的,不是啥善类,又占着这么大地盘。

由此可见,汉朝刚建立时,是

非常不稳固

的。

再看内部,功臣集团都是重臣悍将。汉初三杰中,萧何治国能力超强,劳苦功高,其他武将们天天争攻,只有张良比较低调。像王陵,是刘邦曾经的大哥,曹参、樊哙、周勃、卢绾、灌婴,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呢?而陈平那是比泥鳅还滑,动不动就冒坏水。

就凭一个10岁刚断奶的小娃,就能降服得了吗?

刘邦想立谁,没得选择,只能在庶长子刘肥和嫡子刘盈中选。

即便是刘邦脑袋发昏,立了10岁小娃刘如意,将出现什么后果呢?

主少国疑的后果

1.周公辅政

纵观历史,在历史上安心辅政的只有周公和诸葛亮两人而已。像多尔衮,只不过没儿子而已,否则分分钟就会把顺治帝干了。所以周公辅政的可能性比较小。

2.大臣专权或篡权

大臣辅政的比较多,霍光和张居正辅政,接下来就是大臣变权臣,权倾朝野了。之所以他们没有取而代之,是因为他们在太平时代,形势达不到。而田氏代齐、王莽篡汉、魏篡汉、晋篡魏却都是切切实实发生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帝的大臣只有诸葛亮一个。所以,

不要去拷问人性,只不过他们的形势不允许。

3.黄袍加身

文臣是比较保守的,武将们可不是吃素的。例如,后周世祖柴荣去世后,接下来是外敌入侵,将军出征,黄袍加身,改朝换代,一气呵成,赵匡胤轻易占了老柴家的江山。例如,南朝

宋齐梁陈

的更替,五代

梁唐晋汉周

的接连更替等。武将耍彪夺权的概率很大。

4.地方的反叛

这个例子就更多了,例如

夏商周的更替

,例如

安史之乱

、例如

北朝

的更替等等。

如果强行立刘如意为太子,那么刘如意不但做不稳皇帝,刘邦建立的大汉朝还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这种危机感是很强烈的,千年后,还有一个人面临着刘邦同样的局面,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刘邦的算盘

而刘邦在建立汉朝时,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了,他随时可能会归西。

他建立的汉朝还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巩固,他要做的只能是培植相互制衡的各种势力,使他们相互牵制;再就是剪除异姓王集团这一不安定因素。

相互制衡的各种势力要想打破平衡,也需要个几年时间,到那时他的儿子们也长大了,他的大汉朝也安定了。

这便是刘邦的算盘。

我们来看看刘邦的行动。

1.剪除异姓王集团

从公元前202年到前195年刘邦去世,他

不是在剪除异姓王集团,就是在剪除异姓王的路上。

于是韩信被杀,彭越被剁成肉酱,黥布、臧荼、韩王信反叛被杀,卢绾叛逃病死异乡,只有张耳和吴芮死的早,反而成了幸事,保全了家族。即便是自己的女婿张敖也被他拿下。

2.牵制功臣集团

对于庞大的功臣集团,刘邦让他们

相互牵制

刘邦的用人原则,一是“

”,要有好的品德,最好是清静无为,不争。无德则杀,如韩信、彭越、黥布,争则死,如韩信。

二是“

”和“

”。例如王陵、周勃、周昌,都是憨直的大臣,适合托孤。

三是“不能独任”,陈平以“

不能独任

”在刘邦吕后朝活得很滋润。

功臣集团是刘邦实打实的盘面,是最坚实的盘面,也为汉初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

3.扶持刘氏集团

刘邦先把长子刘肥封到了齐国,随着异姓王的剪除,异姓王的地盘空出来了,刘邦开始大封自己儿子为王。

刘邦的三子刘如意封到了赵国,三子刘恒封到了军事要地代地,五子刘恢封到了梁地,六子刘友封到了淮阳,七子刘长封到了淮南,八子刘建封到了燕国。

除了刘邦的8个儿子,刘邦又将自己的兄弟子侄封王封侯。四弟刘交封到了楚国,侄子刘濞封到了吴国。就是笨二哥刘仲也当了几天代王。

前195年,刘邦和群臣立下白马之盟,主要内容有:

1.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永远有酒喝有肉吃)。

2.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非皇族成员不得封王,如没有军功者不得封侯)。

第一条是稳住军功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第二条是在保护第一条基础上,让军功集团保护刘氏诸王集团。

这两条很有效,很好的维护了大汉的稳定。

吕后集团

前面讲了,刘邦要想保住大汉,让以后的皇帝还是他的子孙,就必须立庶长子刘肥或者嫡子刘盈。那两个儿子中,立谁呢?

立刘盈。

除了刘盈是嫡子外,还因为刘盈身后有庞大的吕后集团。而吕后集团是陪着刘邦打天下打出来的。吕后集团的成员主要有:

1.核心

吕后“

为人刚毅

”,没有妇人之仁,心狠手黑,是女政治家的杰出代表。

这一点是小女人戚夫人所不具备的。

2.王牌

刘盈唯一的嫡子,虽然仁弱,但是

根正苗红

3.军功

周吕侯吕泽是刘邦大舅哥,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后战死,儿子吕台被封为郦侯,吕产被封为交侯。刘邦的小舅子吕释之,跟随刘邦打天下。

虽然他们后来因吕氏被灭族,军功被隐去,但是人家为汉朝江山那是

抛头颅、洒热血

,绝不含糊的。

4.铁杆武将功臣

刘邦的铁杆

樊哙

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嬃,是刘邦的亲戚+铁杆,功勋卓著,深得刘邦和吕后信任。

5.带头大哥

当刘邦还是平民时,刘邦曾经是

张耳

的小跟班。而刘邦和吕后的嫡女,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刘邦和张耳是亲家。

有了樊哙和张耳的加盟,吕后集团已经可以与功臣集团抗衡了。

吕后集团是刘邦创业的原始合伙人,是刘邦的最内层的底牌。

只有吕后集团能够压服强大的功臣集团,而吕后集团的这些优势,不仅仅戚夫人和刘如意不具备,就是长子刘肥,也不具备。

所以,立嫡子刘盈,扶持吕后集团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戚夫人曾经日夜哭泣,为刘如意争太子,是不现实的,戚夫人的失败是必然的!

刘邦的身后事

刘邦为了把他一手建立的刘氏天下传下去,他建立了庞大的相互制衡的功臣集团、成长中的刘氏诸王集团、和有主心骨的吕后集团,三个集团相互制衡,保持了稳定。

刘邦年纪越来越大了,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他在最后的几年里不是在剪除异姓诸王,就是在剪除异姓诸王的路上。韩王信、臧荼、韩信、彭越、英布…最后一战了,刘邦攻打英布时被流矢射中,为大汉朝的稳定耗尽了最后一滴血。

前195年四月,刘邦崩逝于长乐宫,太子刘盈即位。刘盈柔弱,吕后当朝,戚夫人和刘如意的结局只有一个,

必死

这个结局,刘邦是知道的。

在这之前,刘邦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结局,也做出了努力,他派了诤臣周昌担任赵王刘如意的国相。

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是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赵王刘如意被毒死。

刘如意,为何要生在帝王家呢?

标签: 刘盈

更多文章

  • 汉惠帝刘盈去世时,明明有儿子,为什么最后登上皇位的是弟弟刘恒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刘盈

    很多人对西汉开国后的历史了解的不太多,认为汉惠帝死后没有就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直接传给了汉文帝刘恒,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汉惠帝死后,并没有将皇位直接传给自己的弟弟刘恒(汉文帝),而是经过了一番波折的,刘盈在公元前187年去世的,而刘恒是在公元前179年即位的,两者相差八年。在这八年时间里,刘盈的皇

  • 为什么有人说刘邦把儿子踹下车是因为刘盈不是他亲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刘盈

    自古成大事者无不是心狠手辣之辈,所谓仁义道德不过是自己的门面,对于像刘邦这样的人而言,儿子死了可以再生,老婆死了可以再娶。爹妈死了就死了,只要自己活着,以后一切还是自己的,对于市井出身的刘邦而言,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刘盈肯定是亲生的无疑。但从最现实的角度来看,如果刘邦死了,以后刘盈活的可能性也不大

  • 刘盈是不是刘邦亲生的?那得算算,刘邦是什么时候去芒砀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刘盈

    “刘盈不是刘邦亲生的”这个话,其实是有可能性的。为什么说有可能性呢?咱们理一理历史的线索。刘盈是公元前210年出生的,刘邦则是在公元前209年从芒砀山重新回到沛县并担任沛公的。刘邦回到沛县之前,他一直在山上做土匪。因为之前,刘邦作为亭长庭长负责押送刑徒到骊山去修秦始皇陵,在路上,刑徒逃走了很多,因此

  • 汉惠帝刘盈明明有六个儿子,为什么皇位会传到弟弟刘恒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刘盈

    我们都知道汉孝惠帝刘盈明明在去世后留有六个儿子,那么为什么皇位却会传到弟弟刘恒手里呢?我相信,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我们便从各方面来分析刘恒可以即位的原因。首先,我们先来从惠帝刘盈身上进行分析。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多次经历易储风波的太子刘盈终于在母后吕雉等人的扶持下登上帝位。但年仅十六岁

  • 刘邦的八个儿子的命运:汉惠帝刘盈被吓死,老四刘恒最后当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刘盈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生有8个儿子,还有一个狠毒的妻子吕后。在刘邦死后,他的八个儿子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长子刘肥险些被杀死,最后结局还算完好。刘肥是刘邦在当皇帝前,与小酒馆里的曹寡妇生的私生子。在刘肥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刘邦对这个没妈的孩子很同情也很关爱。但是由于

  • 汉惠帝刘盈悲剧性的一生,皆由他母亲吕后造成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刘盈

    如果说“投胎是门技术活”,汉惠帝刘盈几乎跑赢了所有人,他的父亲是汉高祖刘邦,母亲是汉高祖的结发妻子吕雉,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腕人物。都说汉惠帝的一生归根结底是悲剧的一生,汉惠帝死后的谥号为“孝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孝顺、仁慈和皇帝,“孝”道出了汉惠帝刘盈是孝子,继承父亲的事业,“惠”道出了汉惠

  • 刘盈也是刘邦亲生的,为什么却得不到刘邦的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小阿米标签:刘盈

    刘盈是刘邦和吕后所生,比齐悼惠王刘肥年幼。刘肥是刘邦与他的一个情妇所生,刘肥的母亲地位比较卑微, 所以一直无名无份,刘肥自然也就不受重视。而刘盈是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嫡长子,按理说应该很受高祖的赏识才对,可是刘盈的嫡长子身份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对待。在历史上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而继承皇位的皇子也都

  •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短暂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教EXCEL标签:刘盈

    刘盈,大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皇帝,他尝遍的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富贵,而是有名无实的万般无奈。在他短暂的帝王生涯中,母亲的阴影始终折磨着他,最终,这个少年天子的一腔热血,被消磨成了靡靡之音。汉惠帝刘盈剧照刘盈性格柔弱,一直为刘邦所不喜,在刘邦被项羽追杀逃亡之时,就曾不止一次要抛弃这个儿子。相反,刘邦

  • 汉惠帝刘盈为何会娶自己的亲外甥女?

    历史人物编辑:晞雨凝香标签:刘盈

    汉惠帝刘盈之所以会娶自己的亲外甥女,主要是出于太后吕雉的安排,至于吕后为何要作此安排,我认为除了史料中记载的“亲上加亲”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更好的控制朝政,进而实现刘吕共天下的目标。外甥女嫁舅舅吕后嫁给汉高祖刘邦之后,生有一儿一女,儿子便是汉惠帝刘盈,女儿则被封为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后嫁给赵王

  • 刘盈有狠辣的母亲,为何最终会被戚夫人给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刘盈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一共有83个王朝,共559个帝王出现,据说这些帝王平均寿命为39.2岁。这些皇帝中,不乏有的终老而亡,有的死于非命,或有的因病驾崩。但还有一个皇帝,却活活郁闷至死。这个皇帝,就是刘邦与正妻吕后所生儿子刘盈。刘邦在政治上雄才大略、高瞻远瞩,不仅胆识过人,还是心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