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只当27天皇帝,刘贺咋就落了个海昏侯的封号?

他只当27天皇帝,刘贺咋就落了个海昏侯的封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重华读历史 访问量:4121 更新时间:2024/2/14 19:30:29

刘贺霍去病之弟霍光废为庶人的第二年,是汉宣帝刘病已慈悲为怀,册封刘贺为四千户的。那么汉中宗刘病已为什么还封他为海昏侯呢?

三月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粲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汉书.卷八宣帝纪》

窃以为,简而言之,汉宣帝如此操作,看似皇恩浩荡,实则恩威并重,明恕暗压。详而论之,其因有四。

一曰、贺鉴不远。

二十七日天子刘贺,在继位第十天的时候,霍光、张安世等就忍无可忍,着手要废掉他了。废黜刘贺,并不像历史记载的,刘贺荒唐胡闹——27天干了1127件违法乱纪甚至是伤天害理的事儿;而是年近弱冠的刘贺不甘心做弱冠之年就驾崩的汉昭帝第二,实则刘贺要亲政!为此,刘贺带着大量亲随智囊,浩浩荡荡,大肆张扬,即位做皇上。他的这帮亲随是要对霍光权臣及其他忠臣取而代之。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刘贺太着急,处理的简单粗暴,引起霍光等人的担忧和敌视。

不只是大臣担心富贵不保,就是宗室诸王、诸侯也对刘贺深恶痛绝。本来广陵王、燕王等妒忌大于羡慕,非常仇视他,刘贺却火上浇油了一把。

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汉废帝刘贺拿出诸王、诸侯、相当于省级的绶带,以及三公绿绶,还有县令的墨绶给原昌邑国的郎官,凡事大胆佩戴者,一律免除“家臣”身份。这是何等的胡闹。刘贺很快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刘贺不甘心做汉昭帝,刘病已更不甘心做刘贺第二,他只能做汉昭帝第二,甚至比刘弗陵还谦卑。刘病已即位后,以刘贺为教训,对重臣霍光、对宗室都是很敬重。因为他位高但不权重,而他的诸王、霍光他们位卑权重。

刘贺被废11年后,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汉宣帝是向世人证明,自己连“罪孽深重”的废帝都能以德待之,更何况是别人呢!这是向诸王和重臣表示自己的恩德。

二曰、调贺离昌。

公元前74年8月14日,十八九岁的刘贺,被十五岁(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上官氏给废了。上官氏只是豆蔻年华的小女生,起决定因素的是她的外祖父霍光。

想当初,霍光拥立刘贺,可霍光留了一手,在刘贺还没拜谒高祖庙(汉太祖庙)就把他废了。汉朝刘邦之后的皇帝即位后,都要祭拜刘邦的宗庙。小姐姐认为,我们可以理解为新皇的宣誓就职。没有宣誓就职,那只能算“实习”,最多是“见习”。

没过皇帝“见习期”的刘贺被废,诠释了什么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上官小皇太后和众臣驾临未央宫承明殿,将刘贺的“嫡系团队”——旧昌邑群臣拦刀门外。刘贺被群起而攻之,无奈宣布退位。随后,霍光以群臣教导无方,辅佐无功为由,把这二百多人的“昌邑集团”全部诛杀。这帮大臣死前大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对光杆司令刘贺的处置,大臣(其实是霍光)的意思把刘贺流放到房陵(今天神农架北部的房县),让他自生自灭。

房陵是古代流放皇帝、国王、外戚等贵族的瘴痍之地。这个提议被上官小皇太后否定了,皇太后让他重回故里,还赏赐了两千户汤沐邑。尽管刘贺智囊团团灭,但后来的汉宣帝认为小太皇太后上官氏这是放虎归山。他不停地监视他,一度让汉宣帝放心,但汉宣帝还是要调虎离山,毕竟昌邑曾经是刘贺的地盘。

三曰、暗地羞辱。

公元前63年,春暖花开的三月,即位11年的汉宣帝下诏,表明自己像虞舜对恶弟象一样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并册封曾经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封邑四千户。海昏侯国,位于扬州刺史部所监察的豫章郡海昏县(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境内。“海昏”两字给人感觉就是非常昏庸的感觉,就感觉“海量”一样。当然,对于海昏,专家们还有“海”通“晦”,西汉把大湖认为成“海”的说法,不是元朝才把湖泊当成海吗?不过是专家还是草根基本都认为“海昏”两字不是什么好词,是对刘贺的羞辱、警告,警示他能耗子尾汁(好自为之)。

小姐姐讲史认同这种说法,但是这并不是汉宣帝特地为羞辱刘贺而将其他县名改为海昏县。据《汉书.地理志》载,豫章郡和海昏县是汉太祖六年所设置的,豫章郡辖县十八:

南昌、庐陵、彭泽、番阳、历陵、余汗、柴桑、艾、赣、新淦、南城、建成、宜春、▲海昏▲、雩都、鄡阳、南壄、安平。

先有海昏县再有海昏侯国,可见汉宣帝是无意(guyi)羞辱他的。看似因为海昏县而设立海昏侯国,实际则是借用海昏县感观很糟的词,来达到对刘贺的警示和羞辱,从而使其踏实本分。

四曰、故纵欲擒。

刘贺从只有两千户汤沐邑的没有名分的诸侯,一跃成为四千户的海昏侯,其心境是复杂的。尴尬的地名,尴尬的身份,让他五味翻沉,哭笑不得,但毕竟跻身于一方侯爷。转眼几年过去了,也就不安分了。汉宣帝看他表现不错,其实让他更不安分,还放出了让他重新做王(豫章王)的消息。

刘贺和豫章郡的朋友,太守卒史(大概相当于处长)孙万世谈自己的历史和未来。孙万世问及当时被霍光废黜时,为什么不反击、不放弃,以天子身份冲出宫,杀霍光呢?刘贺表示,错过了机会。大概他还很后悔没听他的嫡系智囊团劝告,当初没有更低调一点,更狠一点儿,更当机立断一点儿。孙万世又说他,要到豫章郡就国——升为豫章王。刘贺立即称,是这样的,但不能说。

两人谈话,很快被扬州刺史柯这个人上报汉宣帝了。刘贺的豫章王的爵位黄了,自己还被削掉三千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户侯。因此,小姐姐讲史总觉得孙万世就是钓鱼的。

窃以为,基于以上四个原因,汉宣帝才封刘贺为海昏侯的。对于刘贺被封为海昏侯一事,您又有什么高见呢?欢迎评论区中指教。

标签: 刘贺

更多文章

  • 作死的刘贺,当了27天皇帝,却做了上千件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刘贺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要么是亡国之前的临危受命,要么造反临近失败前的垂死挣扎,亦或者是权臣手中的代理傀儡。但是有这么一个皇帝,却是因为自己的折腾而被权臣赶下台。这个当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是前段时间陵墓被发现的海昏侯刘贺。话说汉武帝晚年,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兵败而亡。随着年龄的增加,汉武帝也开始了

  • 2000多年的“刘贺墓”,盗洞无数却从未被盗,只因古代一个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刘贺

    前言中国的长斯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毛泽东大家都知道,现如今中国考古界研究中国历史,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发掘一些墓葬或者文物,对于历史资料来说,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们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了,但是古代墓葬的发现,却从来都是不会停止的,古代墓葬往往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尤其是那些贵

  • 海昏侯刘贺,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小舟说史标签:刘贺

    现而今,历史学家们最喜欢说的就是“强汉、盛唐”,尤其是大汉,“独汉以强亡”,两汉绵延四百多年,代出明君,勇将如云,贤臣群集,打得匈奴、南越等国“直叫爸爸”,不过,在两汉之中,有这样一个皇帝,他在短短27天的时间里,做下了上千件坏事,最后被权臣废黜,他就是海昏侯,刘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延

  • 历史故事:汉废帝刘贺的出现与被废都是天象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刘贺

    西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至公元前59年),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仅二十七天就被废黜。其人简历如下: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髆之子,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其父王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继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六

  • 考古发现一座古墓,推翻正史,事实证明海昏侯刘贺被误解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刘贺

    公元前74年,元平元年,刘弗陵驾崩。刘弗陵去世时21岁,应该有个儿子。然而,由于皇后年仅15岁,还未到生育年龄,霍光不允许他纵容其他宫妾(皇后是霍光的孙女,霍光希望她拥有与皇帝的专有权,以便生下皇帝的儿子,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按兵不动的刘弗陵甚至没有儿子,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皇帝没有儿子,他只

  • 27天被废,刘贺登基之后一天要犯将近40条罪?

    历史人物编辑:篮友知己标签:刘贺

    刘贺也就是昌邑王,虽然只当了27天皇上,是历史上在位最短的一位皇帝,但是犯下的罪状那可是一箩筐。在他被赶上皇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罗列了他的罪状,林林总总,加起来有1000多天。平均下来,一天可不就有将近40条嘛!不过,大将军看他不顺眼,既然打定了主意要把他从皇位上拉下来,有些罪可能也是“欲加之罪,何

  • “27天皇帝“刘贺的宝藏:揭秘他为何留下如此珍贵的文物

    历史人物编辑:一颗小土豆标签:刘贺

    海昏侯刘贺,是西汉末年的一位皇帝,被历史上称为“三句话的皇帝”。他仅仅做了27天的皇帝,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宝物。在正史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生平和事迹。刘贺出生于西汉末年,他是汉景帝的孙子,刘启的侄子,其母亲是汉景帝的女儿。他的父亲早逝,由其叔叔刘启担任摄政王。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

  • 霍光率先发难,刘贺只能坐等被废吗?一段对话揭晓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刘贺

    在中国历史上,海昏侯刘贺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虽然霍光为他编织的诸多“罪行”并不可全信,但他屡屡不听下属的劝诫,肆意妄为,尽显纨绔之性,也是最终被废的重要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讲,霍光拼了“老命”也要将其“置于死地”,则恰恰证明:两人之间一定进行过一场针尖对麦芒的交锋!那么,作为一个没落的藩王,刘贺有什

  • 刘贺在位仅仅27天就被废,刘病已意外登位,可他为何能坐稳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刘贺

    主少国疑的现象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难免会出现,皇帝年轻,自然就需要权臣从旁辅佐。如果权臣别无二心,彼此就能相安无事,甚至成为君臣和睦的典范;如果权臣一心想着把持朝政,君臣反目也是必然。对于刘病已来说,登上帝位完全是个意外,虽然有个皇曾孙的名头,但是从他的祖父戾太子刘据兵败被杀的那一刻开始,就再也无缘于

  • 汉宣帝为什么封刘贺为海昏侯,是有意贬损他的人品吗?

    历史人物编辑:扇新说史标签:刘贺

    关于刘贺为什么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可能多数大致了解刘贺经历的人都会想当然的认为,“海昏侯”这个封号是不好的,它应该是与刘贺生前27天干下一千多件荒唐事,而招至废黜帝位的经历有关;应该是其为人昏乱,处事荒唐的代名词;也应该是汉宣帝有意贬低其人品差而刻意授此封爵给他。不过从大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