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莽为解决社会矛盾托古改制,但因不适应社会现状而失败

王莽为解决社会矛盾托古改制,但因不适应社会现状而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大赛场 访问量:2970 更新时间:2024/2/14 19:34:22

王莽的政策以及“发明创造”让很多人感觉到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思维的人,但实际上,那些政策只是王莽针对西汉末期社会问题的“托古改制”而已,而所谓的王莽发明中,最有名的那件铜卡尺,也不过是一件时代为新莽时期的文物,与王莽本人毫无关系。所以,王莽穿越的说法拿来开开玩笑也就罢了,不足与辩。

接下来重点谈谈王莽的改革。

王莽这个人很有意思,翻翻《汉书》就能发现一个巨大的矛盾——《王莽传》是《汉书》中篇幅最长的,以至于要分为上中下三篇,号称“第一巨篇”。

这就很矛盾了,在西汉历史上,王莽可谓“窃国大盗”,属于绝对要被批判的角色,为何班固偏偏要用这么长的篇幅来写王莽呢?

实在是因为王莽身上可说的太多了,《王莽传》里不光写的是王莽个人的一生,更包括西汉末期整个社会的弊病、矛盾以及谋求出路的历程。

王莽的姑姑是汉元帝王皇后,王家作为外戚,可谓位高权重,因此王氏子弟大多奢侈,唯有王莽刻苦学习、生活简朴,因此名声很好。

赵飞燕

汉成帝在位期间,王莽曾经担任大司马,礼贤下士,保持着一贯的优秀作风。汉成帝驾崩后,赵飞燕就是被王莽贬为庶人并被迫自杀的。

汉哀帝继位,王莽被长期打压,只得夹起尾巴做人,甚至逼死了自己擅杀奴仆的亲儿子,这些行为继续为王莽积累着名望。

结果天随人愿,汉哀帝没干多久也驾崩了,汉平帝即位,这时王莽重返政治舞台,最终篡夺了汉家天下。

王莽称帝之后,开始大力推行自己的改革。

其实在西汉元帝时期,社会矛盾就变得尖锐了,辉煌的大汉雄风至此开始走下坡路,主要体现为严重的土地兼并和人口依附。其实这二者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农民破产,不得不卖掉土地,紧接着只能卖自己,去大地主、富豪家里为奴为婢,可是当时奴婢的地位太低,被打被骂都是轻的,一不小心就会被主人所杀,过得很悲惨。

对于朝廷而言,农民变成了奴婢,那么他们原本应该交给朝廷的赋税就流入了地主的口袋,直接导致朝廷收入减少,此消彼长,地主势力太大,也是不安定的因素,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王莽

所以,当时汉朝的有识之士都在想办法解决,而适逢其会,天降王莽,大家都把他当成了救星。早在王莽篡位之前,就被誉为“周公”、“圣人”。所以,王莽之所以能代汉,绝不仅仅是阴谋,更是大势所趋。

王莽想要改革,但是他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案,只能自己想。想来想去,他觉得应该“翻开历史找答案”。王莽曾经是个刻苦学习的好青年,果然,他通过历史,找到了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办法,那就是以《周礼》记载的周代制度为蓝本,推行他的改革。

第一,王莽参考西周“井田制”,规定土地是“王田”,不能随意买卖。第二,王莽规定奴婢是“私属”,也不能随意买卖。第三,王莽参考文献记载的上古钱币名称,改革币制度,废除了西汉沿用很久的五铢钱,发行一系列新的货币,甚至包括早就不用的刀币、布币。第四,王莽把盐、铁的开采、铸造权收归国有。第五,王莽将官名、地名都改为古代的名称。

在这些政策中,明显有浓重的“古风”,但是“古风”只是外衣,其内在则是王莽的解决问题之道。禁止随意买卖土地和奴婢,就是为了减弱社会上的兼并之风。盐铁国有与改革钱币,则是为了让朝廷获利,比如他铸造新钱,名曰“大泉五十”,其实只是稍微大了一点,却要抵得上过去的50枚铜钱,这不就是变相掠夺吗?

至于改革官名、地面,则属于瞎折腾,很多名词大家已经用习惯了,尤其是地名,他突然换掉,别说老百姓,连官吏也不熟悉,有时候写了新地名,旁边还得备注上老地名。

王莽‍

看上去,王莽的主要政策是有道理的,但是推行起来很困难。因为时代在发展,西汉末期的社会现状早已不是西周时期那样了,怎么能硬套上西周的制度呢?

更何况,《周礼》所记载的那些,并非是西周的真实情况,很多都是后来的儒者所重新构建起来的理想图景,“井田制”究竟有没有广泛存在过都还存在争议。

所以,王莽的新政让社会各阶层都感觉不舒服,难以接受,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他的统治也没有维持多久。

复古之风,古今中外都有。在中国,从孔子开始就在鼓吹西周的“理想生活”,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生活的春秋时代很黑暗。同样的,王莽也觉得西汉末年很黑暗,只有西周才是美好的时代。西汉昭帝时,曾经召开一场非常有名的盐铁会议,在这场会议中,以桑弘羊霍光为代表的大臣们主张国家推行盐铁专营,发展经济,而另一批“贤良、文学”则坚决反对,他们口必言“舜禹汤文武周公”,觉得上古之时啥都好,而当代啥都不好,这种心态和孔子、王莽都是一样的。

一直到近现代,复古还有很大的市场,历史似乎总是在循环。其实,绝大多数复古之风的根源就是对当下的不满,人们遇到问题时,往往会觉得回过头去找答案要比向前方探索出路更为稳妥,而且,不由自主地会把一种虚幻的美好赋予过去。

然而,过去真的有那么好吗?大汉雄风不是今天很多人所追忆怀念的美好时代吗?但汉代人分明觉得西周才好呀!

标签: 王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王莽被杀后,从东汉到晋都收藏着王莽的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王莽

    王莽是自古至今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通过王莽篡汉,有人说他是个窃国大盗,还有人说他新朝的政策说明王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他死后为什么头颅会被统治者收藏三百余年,他在班固的《汉书》里被写成了一个丑八怪,“莽为人侈口蹶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长七尺五寸,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反膺高视,瞰临左右”就是说王莽

  • 新莽王朝养成记:王莽称帝是偶然中的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王莽

    西汉的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很另类的模式:那就是宛如历史学界对夏朝的第一代君主到底是大禹还是启存在争议一样,西汉的末代皇帝到底该是汉平帝还是刘婴,也是有剧烈争议的。而导致这一无厘头现象的因素,完全在于王莽的操纵。而王莽的新莽王朝养成记,更可以被视为偶然中的必然现象。1、外戚的做大早在汉高帝刘邦在世的

  • 一口气看懂战国时期的齐国!王莽篡汉,竟然是齐国历史的尾声?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王莽

    战国时期的齐国,虽然和春秋时代的齐国一样,都叫齐国,但本质是两个政权。因为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姓姜,是姜子牙的后人;而战国时代的齐国,国君姓田,人家和姜子牙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齐国的这个特点,确实和先秦时期的其他诸侯国不太一样。比如秦国和楚国,自打有着俩国家,一直都灭亡,人家一直都是一脉相承,国

  • 历史上王莽到底为何臭名昭著,王莽在历史上为何骂声一片

    历史人物编辑:二哈说体育标签:王莽

    因为王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他的许多行为也非常的让人感到疑惑。最让人感到疑惑的,就是他杀死了自己的几个孩子。在古代,父亲杀害孩子,或者是孩子杀死自己的父亲,一般都是出现在帝王之家。但是王莽逼迫自己的亲生儿子自杀,似乎是他的一个兴趣。据说他的次子王获曾经杀死的一个奴隶,王莽就

  • 此人是汉室宗亲,帮助王莽篡汉,结果王莽却杀了他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王莽

    大家都知道王莽是西汉王朝的掘墓人,他以外戚的身份沽名钓誉,笼络人心,最重权势达到顶峰,篡夺了汉室江山。按道理来讲,王莽篡汉的时候,汉室宗亲应该站出来集体反对,甚至起兵平叛。可实际上当王莽篡汉的时候,大多数汉室宗亲却默不支声,更有甚者帮助王莽摇旗呐喊,极力帮助王莽篡汉。今天给大家说一个人,这个人是当时

  • 想象一下,如果王莽改制成功,中国历史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雪雪细说标签:王莽

    西汉和东汉之间,有一个历时十六年的新朝。代汉称帝而建立新朝的王莽,打出复古的旗号,进行所谓“改制”历史上称作“王莽改制”。曾几何时,王莽被认为是能拯救西汉王朝的唯一人选。西汉末年,整个国家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土地兼并严重,工商发展失衡,社会矛盾极其尖锐。汉宣帝以下的皇帝,大多才能平庸,王莽以能

  • 王莽掌权期间,曾经对一位孔子后人大力招揽,此人为何推辞不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王莽

    公元前2年,长安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汉哀帝的奶奶,也就是傅太后去世了。而接下来,就在傅太后去世之后,汉哀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之前罢免的孔光给找回来。这个孔光,是孔子的第十四世孙,同时还是东汉后期那个‘孔融让梨’的孔融的六世祖。因为汉哀帝之前将孔光罢免,就是因为孔光得罪了傅太后,汉哀帝是迫于傅太后的

  • 王莽篡位后,新朝只存在了十五年,为什么维持如此短暂?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王莽

    头颅被东汉保存,一直到西晋洛阳武库大火,才伴随着孔夫子的木屐和刘邦斩蛇之剑,一同化为灰烬。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而王莽建立的新朝政权,为什么只维持十五年就倒了?(一)、深藏不露的野心家杜甫曾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可见,王莽是一个极其善于

  • 王莽的改革,还是穿越者?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王莽

    王莽是一位传奇的皇帝,如果他不篡位,那绝对可以算得上是臣子的典范。也就是说没有人做臣子能够像他一样完美!可惜他最后关头还是篡位了!当了皇帝之后,篡汉自立为新朝。新朝只存在了15年,并且只有王莽一个皇帝。王莽在这15年期间干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很多人说他是被穿越的?我先下一个结论,他在位15年期间就做

  • 穿越者王莽的自述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王莽

    01我是一个穿越者,偶然间一个机会,我穿越到这个时代。我有着领先这个年代几百年的知识和阅历,还有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野心与展望,不过,这一切想要实施起来,都必须要有两样东西。一:民心,我知道民心者得天下。二: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才能保证我政策的实施。好吧,现在的我,只需要养精蓄锐,做善事就行,毕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