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浒,短小的才有内涵,每一段都是精华
一、宋时为了强化地方治安、预防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了地方旅店管理。旅店客服一面验看旅客身份证明,一面还得询问:“哪里来?何处去?姓甚名谁?做甚买卖?”然后登记在册。地方官府定期检查,并且要求旅店执业人员每月一次到里正处报名学习相关法令。旅客实名登记,应该始于宋。
二、城镇化浪潮汹涌,令宋廷统治者始料未及。缺乏经验的宋政府对游民管理并不是特别严格。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本身就出身游民,所以对江湖人、社会闲散人员的危害性有清醒认识。他限制这些人的活动范围,限制活动自由,长途贩运的商人需要介绍信,学生不可以住庙。清代则干脆通过户籍管理,把游民打入了另册。
三、何清曾在晁盖等人投宿的王家客店参赌,并且帮助店小二在文簿上登记投宿旅客信息。他发现,六月初三有七个贩枣的客人来歇宿,其中一个明明是保正晁盖,但他却使用了假身份证,说自己姓李,从濠州(安徽凤阳)来,到东京去。晁盖太出名,无形中加大了作奸犯科的风险。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是这个老理。
四、宋代因为经济繁荣,不抑土地兼并,所以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形成了游民社会。随着人口流动增多,官员走卒、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都有人在路途奔波,由此带动了宋代邸店业的兴旺,在城市和乡村,多有邸店的存在。旅店多了,其中从业人员难免会良莠不齐。孙二娘的十字坡酒店成了史上最著名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