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接受朝廷招安之后,朝廷便下令梁山大军先后进行了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的四次大的战争,经过了这四战,尤其是征方腊的战争,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梁山也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108名头领伤亡大半,存活下来的仅有27人,这其中包括宋江、吴用、卢俊义、花荣、李逵、燕青等人,相比较其他战死的伙伴,这些活下来的好汉算是很幸运了。
尤其是卢俊义和燕青等人,并非是宋江的亲信之人,能够有幸存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此时的燕青看出了这里的玄机,便劝告卢俊义要急流勇退、归隐山林,可此时的卢俊义却不听劝告,拒绝了燕青好心的规劝,后来的结局大家都清楚,燕青归隐之后得到了善终,卢俊义却被朝廷奸臣毒死了。燕青作为卢俊义在梁山唯一的心腹,为何不听他的劝告呢?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此时的征讨方腊之战虽然已经结束,由于方腊之战的残酷,除了阵亡的将士,还有很多伤员,所以大军只能就地休整一段时间,经历了如此激烈的大战,看到死去了这么多战友,很多人都萌生了退意,其实并非只有燕青能看出来,此时的卢俊义也知道,如果在这样无休止的打下去,自己肯定会丧命的,这一次虽然大难不死,但是只要自己不死,就会有无休止的战争,尤其是在北宋末年那个天下纷争的时代,只有离开朝廷的视线,自己才能真正的活下来。
既然卢俊义也想归隐山林,为什么他却没有听燕青的劝告呢?其实他并非不想,而是不敢,大家都知道卢俊义在梁山上虽然是个二当家,身份是副寨主,但是他自己并没有实权,估计他在梁山上的权力比燕青大不了多少,而且他的身边大部分都是宋江的亲信,假设他真的想一走了之,估计还没出发,就会被拦下,燕青离开宋江可能不会过问,朝廷那边也不会问责于宋江,因为燕青的身份只是梁山的小人物,而卢俊义作为梁山的二把手,朝廷知道卢俊义是梁山的副寨主的身份,如果他走了朝廷肯定会问责于宋江的,所以宋江是不会让他离开的。卢俊义也不敢。
因此说卢俊义不听燕青劝告归隐山林,其实并非他不想离开,而是不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