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乘风破浪的小董》原作者。
《人世间》很多人认为晓光和周蓉搭档时才人到中年,对晓光的角色有些不满,但其实更多的是羡慕晓光的好人品。
很多人喜欢《狂飙》的原因很简单,或者说高启强这个角色,也许演技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对这个角色的共情。
之前看了一个短片,大概意思是一个真汉子看到高启强死了,一会儿,下楼买了两包纸烧给高启强。为什么男人那么同情高启强,为什么会哭?
努力工作永远不是致富之道。有时你冒着生命危险,却没有成功。这句话完美的体现在《狂飙》上。底层群体永远对底层群体感同身受,底层人永远只和底层打交道。拔刀。
鲁迅老师说,“强者挑战强者,弱者挑战弱者”。这才是重点,高启强最大的恶就是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屡屡伤害比他弱小的人。
其实,我们喜欢的不是某个人,而是真理,阶级对立,上级对下级有轻易的执行力,下级必须依赖上级的规矩。
至于目前同时播出的剧,我看好《回响》。我觉得这部剧是近年来最良心的悬疑剧。
剧中的重点是丑的曝光。第一幕,东东和慕达夫的价值观不同。
歹徒绑架了一个女孩,一怒之下连刺了她几刀。第一枪击中了罪犯的胸部。见歹徒尚有反抗之力,便连开两枪。在场的人鼓掌,但观众开始在线提问,但慕达夫是唯一一个不应该提问的人。
冬冬的看法是人质受到威胁,而慕达夫的看法是法律层面的。一段片段讲述了两人的不同看法。
戏剧的中心是气氛。很多悬疑剧都是用、阴暗的画面和血腥场面来烘托紧张气氛,但气氛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参与其中。
剧情不仅是案件的侦查,还朝着几个方向发展,夏冰卿,徐山川被牵连,吴文超帮助(或联手),父母被置若罔闻,女警涉嫌诈骗.
这部悬疑剧非常吸睛,不像《他是谁》那样大片黑,但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东东是好的一面女主,夏冰倾是隐藏的女主。虽然领了盒饭,但他和冬冬的经历有些相似,剧中用的是镜像。镜中的夏冰倾和镜中的冬冬。镜外,这不仅仅是个案研究,更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这件作品最详尽的地方在于一幅画。冬冬看到了大力的画,大力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喜欢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狂热。这是东东的点评。
细节非常好。这些年,我只在《人世间》和宋佳那里看到过这样的细节。
周蓉19岁时,背叛了家人,独自到乡下做爱。走的时候,他带了三本书,说这三本书最重要。《叶尔绍夫》、《卡列尼娜》、《唐诗》,这些书清晰地呈现了周蓉前半生的命运。
第一本书:书中定义的是工人阶级,所期待的是文学风格。通过各种情况来表达阶级爱是不可取的,但本书的立场是爱至上。
第二本书:安娜嫁给了盛年的卡尔,阶级不平等,但贵族安娜还是选择了比她大20多岁的卡尔,安娜渴望纯洁的爱情,结果却撞得头破血流才多年以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爱只能被视为激情。
第三本书很简单,诗歌。这三本书影响了周蓉,也影响了周蓉对爱的渴望。这三本书反映了周蓉的前半生,而周蓉和书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把爱情放在首位,勇敢地追求爱情。她选择了爱情,诗人,嫁给了大她16岁的诗人。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明白,自己当年的爱情,是多么的可笑。
然后在《回响》,吴文超给夏冰倾推荐了三本书。根据剧中的表情,我觉得应该是《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和《爱玛》。你会发现,周蓉读的第二本书是一样的,但两人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前者喜欢,后者讨厌。
这些是细节。最近在很多电视剧里都没有看到贴图的细节,但是在悬疑剧《回响》里看到了。
剧中还有一个细节,剧中夏冰倾的父母,这种家庭属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而且这个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家庭利益远高于个人利益,夏冰倾的父母不管他们的女儿是否幸福。他们不在乎女儿嫁给谁,只在乎这段婚姻对她们有多大好处,能不能填补她们没有填补的空缺。
夏家的父母是典型的传统影子。他们关心家庭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违背女儿的意愿,逼迫女儿承担责任,成了他们的套路。
吴文超和许山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前者很可能是选择了救赎的道路,想要给夏治病,只是夏的执念太深了。许山川是一个玩弄感情的反派,但在我看来两人的角色在后面是对调的。夏冰倾的案子叫做大坑案,寓意她在父亲面前补了口子,既享受了徐山川带来的经济条件,又时时刻刻记着自己的耻辱。
东东在游戏中太理性了。很多人认为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理性的,其实这并没有具体的依据。性别从来不是考验一个人是否情绪化的,但我在这部剧里看到了冬冬,我觉得它其实是对紧张题材的一种改进。
这部剧真的很棒。这让我想起了之前流行的《隐秘的角落》。剧中有一些内景。其实室内场景真的很需要。很多观众在看悬疑片的时候总是含糊其辞。这种内心戏也恰好我们可以调整一部分条件。
宋佳在这部剧里演的太好了,一动就是王炸,直奔飞升榜榜首。剧情很新颖,紧张和欺骗一起拍,也算另类。
身份、心理、谎言、诈骗,这一切的原罪就是金钱,就像剧名一样,他说的每一个谎言都有回声,有回声,不知道观众怎么想,在我眼里这就是《是王渣》的剧本,《回响》也是我这几年看过的“最良心”的悬疑剧。
本文为小董个人观点,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