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阮姓为何能成为越南第一大姓?莫非真是水浒传中阮小七的功劳?

阮姓为何能成为越南第一大姓?莫非真是水浒传中阮小七的功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半仙儿 访问量:553 更新时间:2023/12/13 23:25:51

在中国一个人的姓氏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家族与身份的归属,长久的历史孕育出无数个姓,古代皇帝的姓氏对于平民百姓还是需要避讳的存在。

除了常见的王、李、林等姓氏,有一个姓氏在中国十分少见,在越南却成为了第一大姓,正是阮姓,那么这个姓氏的由来是如何的?

对于阮姓的缘由众说纷纭,有个说法称阮姓来源于《水浒传》中的阮小七,难道真的是如此?

越南第一大姓

阮姓身为中华的姓氏之一,最初来源于商周时期,当时各诸侯纷纷占据各个国家,其中一个诸侯国就被叫做阮国,是皋陶的子孙后代所建立,历经多场战争后无法幸存下来。

在周文王姬昌消灭这个国家后,虽然国家已亡,但皋陶的后裔依旧存在着,阮国的百姓仍然想要留住这个国姓,因此保留了“阮”作为姓氏并流传下去,此乃第一种阮姓来源的说法。

有人认为阮姓的渊源与地名有关,秦朝有个北方游牧的长居地叫做九阮郡,秦始皇统一国家后正式命名为此以便管辖北方的居民。

九阮是赵武灵王赵雍扩张的一片林胡之地,林胡是北方游牧族的其中一种叫法,赵武灵王夺得后占为己有,而后成为了赵国的所属,直到被秦始皇嬴政所统治。

九阮郡成为地名后当地的居民久而久之将它演化为姓氏,原本是当地居民的一种区分,九阮郡的姓氏后来又简化为单一的阮姓。

既然有根源是国姓、地名的猜测,那么便自然也有个人姓氏的来源这种说法。《春秋公子谱》中曾记录着春秋时期一位郑国人丰又大夫,他的字为石癸,后来将第一个字作为姓氏。

世代繁衍,子子孙孙都以石氏继续言传下去,一直到东晋王朝其中的一支分支因为战事与家族分散开,为了生存这个分支流落到了其他地方,时过境迁来到了战国时期。

此时的石氏居住在楚国的阮厝边带,因为带有阮字,他们在此繁衍后就改姓氏为阮姓,然后重新经历分支与迁徙,大部分的阮氏迁移到越南,定居后最终成为了越南人。

阮姓的由来

除了这三种主要的揣测外还有阮氏王朝的衍生、民族姓氏的流传等,明朝时代有位国君的姓氏是阮福氏,其中一位后代在1955年流落到其余地带后就称之为阮氏。

再来看看史书上曾出现关于阮姓的记载,《百家姓》中记载着许多汉字的姓氏,并且将其进行一个排列以便查阅,阮姓在其著作中排行第一百三十位。

《通志·氏族略》也曾有相关的记载,对应的是商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水浒传》中也曾对阮姓的由来作过说明,与阮小七有非常大的干系。

阮小七是阮氏三雄之一,被称为活阎王,另外还有立地太岁的阮小二、被叫做短命二郎的阮小五,三人原本在石碣村以打渔为生,后来宋江等人来到石碣村后与阮氏兄弟三人相遇。

为了打探生辰纲的消息,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偶遇他们,之后一同出谋划策躲避官兵后上了梁山,而后人编撰的水浒传后续中介绍了阮小七的最终又重新归回打渔本业。

又因为跟随李俊前往暹罗国,即为东南亚等地区,远渡海外后阮小七在有了一定职位后一人将阮姓继续传播开,阮氏持续壮大,想必这也是将越南第一大姓归功于阮小七的原因。

但事实并非如此,阮姓的根源应当与真实的历史有关,阮小七只是明朝时期施耐庵所创《水浒传》中的一名人物,单从出处就可以知道小说无法作为史书参考。

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来源于清朝时期,即使它的创作背景是北宋仁宗的年代,但连阮小七都是虚构的,阮姓的繁衍当然也就与阮小七搭不上关系,仅可看做是一种衍生。

另有一《阮氏族谱》显示,阮姓最初是在中原出现而非越南,所以它的由来仍然源于中原地区,对应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中“建安七子”之一的才子阮瑀正是阮姓,是当时著名的陈留阮氏,此外这一族还出现了“竹林七贤”的阮籍、阮咸等。

陈留阮氏原本乃名望氏族,但恰巧他们家族的人都不慕名利,也不愿陷入争夺权利的漩涡之中,所以对于形势采取观望的态度,后来几经多个朝代,阮氏的后代分散开。

越南的阮姓

等到南北宋时期的越南逐渐壮大,越南的陈守度创立陈朝,同时他与李朝又脱不了干系,为了巩固新的朝代,将姓氏为旧国姓的李氏都改为更加稀有的阮姓,此后阮姓开枝散叶。

朝代继续更迭,仅幸存了几十年的莫朝百姓也改为阮姓,1778年曾战败的郑姓族人为了逃亡也同样改为阮姓,久而久之阮姓成为越南十分普遍的姓氏,甚至到了第一大姓的地步。

越南的人口并不多,但姓阮氏的几乎占据了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中原的阮氏流入越南到普遍的过程中除了统治者的管控外还有两种途径。

其一是稍有身份的官员,为了息事宁人且不出风头,悄无声息地进入越南境地,躲开战事发生地,第二种是经商,海上进入越南后经营相关的产业。

越南在中国阮姓的族人流入,以及自身内部的更改姓氏,最终使得阮氏的地位无可撼动,越南曾经有段屈辱的历史,这段历史将阮氏焊在他们身上,其真假还有待考究。

传言在法国统治越南的时期,法国为了方便擅自将还暂未有姓氏的越南人命为阮姓,只因为自身接触的阮姓颇多,又介于当时的法国地位高于越南,所以就草率地决定了。

所以即使最后越南在1945年后脱离了法国的殖民地,也仍然被大多数的阮氏占据,总之阮姓对于越南而言已不可磨灭。

阮姓的根源有许多猜测,至今也未能统一说法, 并且多处揣测还有理有据,目前还无法真正探究其由来,但阮姓成为越南的第一大姓已成事实,并且其经历的过程十分曲折。

至于将阮姓的庞大归功于水浒传中的阮小七,则更多的可能是不现实的。

标签: 阮小七

更多文章

  • 足坛108将(第31位活阎罗 阮小七)

    历史人物编辑:常晓锋标签:阮小七

    前言记得2008年,当时CCTV5天下足球栏目做过专题节目《足坛108将》,将当时世界足坛上百位巨星与名著《水浒传》当中的一百单八将相对应。时过境迁,14年过去了,不少球星已经退役,年轻球员登上舞台,于是突发奇想,策划盘点当今足坛现役球员的一百单八将。争取每天更新1位人物,喜欢的朋友请收藏合集!以下

  • 为什么阮小七能被评为“上上人物”?阮小七披龙袍是故意的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阮小七

    水浒传中,有一位好汉被评为梁山众好汉中的“上上人物”,那便是阮氏三兄弟里的老幺阮小七,阮小七有什么本事?那就是水里的本事很厉害,要说起水里的本事,梁山上比阮小七厉害的人不少,他的两个哥哥的水性和武功就比小七强,更别说混江龙李俊、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了。这些人的排名都在阮小七的前面。那为什么又说阮

  • 能伏在水下七天七夜,张顺为何如此“逆天”?看他历史原型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张顺

    《浅说水浒》第518期(文/焦目)说过很多次梁山的马军头领和步军头领了,像卢俊义、林冲等五虎将、史进等八骠骑以及鲁智深、武松等,都是马步军中的高手。他们代表的是梁山猛将实力,从他们的战绩可以发现,他们在水浒中是一流的,别说辽国,就是方腊和朝廷军,顶多也只是和梁山在伯仲之间,而不是超越。马步军中高手多

  • 中国竞翔部长张顺奎谈“关键鸽”与“五六论”

    历史人物编辑:车师傅标签:张顺

    上海滩鸽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信鸽获得高位奖,贵在“一滴血”,这意思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赛鸽均含有优秀的血统,因而当某一赛程竞翔出现冠军,便有人把此鸽的“某一滴血”言传出来,使之上代血系身价百倍。张顺奎觉得此话有理,但不全面。他在长期育鸽竞翔过程中,提出“五六滴血”和“关键性种鸽”的论点,这就是说在现代极

  • 水浒中,张横本能善终却为何病死?难道因他助张顺死后成“神”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张顺

    一、尴尬的36天罡中之一张横在水浒36天罡中,属于非著名好汉,江州派系的。但提起他的弟弟,哪怕不是水浒迷也会知道,就是浪里白条张顺。张横其实挺尴尬的。弟弟张顺和李俊、穆弘齐名,属于揭阳三霸之一。而哥哥却完全隆重在了弟弟光环之下。所以张横跟另一位“哥哥”杨雄类似,几乎是被弟弟拉着进了天罡。但比起杨雄来

  • 《水浒传》晁盖被箭射中,危在旦夕,为何张顺没找神医安道全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张顺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那肯定是本领各异,所以就有个神医安道全,在梁山结局因为安道全有着神乎其技的医术,随意朝廷招安后便做了宫里的御医。安道全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六十五回中,那会晁盖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宋江爱攻打大名府时背上长疮,有生命危险。那个时候张顺着急了,瞬间想到之前给母亲治疗背疮的安道全。于是张顺快

  • 梁山正将牺牲都追封为忠武郎,为什么张顺被追封为“金华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张顺

    张顺,是江州人氏,其精通水性,绰号浪里白条,他有“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他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一,位列天罡星之中,排在第三十位,上应天损星。梁山在征讨方腊时,梁山兄弟死伤无数,其中张顺也是在征讨方腊时战死。而不同的是,梁山正将死后,追封的都是忠武郎,而张顺死后却被追封为金华将军。

  • 都说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水里张顺,但梁山有一好汉3项全能!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张顺

    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众多,梁山上各位好汉个个本非凡,都有一身的好本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能醉拳打虎,林冲是十万禁军总教头,还有其他的人也都各有本领,俗话说,“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水里张顺”,由此可见,众人对这三位好汉的肯定,这三位好汉都很厉害,但有一人是三项全能,那么他是谁呢?此人就是赤发鬼——刘唐,他

  • 《水浒传》死得最惨的五个人,黄文炳被活剐,张顺万箭穿心

    历史人物编辑:狗哥不够格标签:张顺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历来都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而但凡看过原著或相关影视作品的朋友都知道,《水浒传》是一部带着悲剧气质的作品,尤其是在“征方腊”章节中,光是我们熟悉的108条好汉,就死去了一大半,死去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的是被火炮打死的,有的是被毒蛇咬伤后毒气攻心而死,还有

  • 水浒传中张顺死后,我们看到了一个运筹帷幄的真正宋江!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张顺

    上一回,我们说到梁山已经战死13人,1个天罡星,12个地煞星,今天我们说说第六批战死的好汉们。第六批死的人非常多,是宋江军有史以来死的最多的一次,我们首先说说阵亡的天罡星张顺。浪里白条张顺是个非常潇洒的人物,长得非常白,而且也挺帅的,水里的功夫非常好,不过善泳者溺于水,就因为他对自己的水性太过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