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松和杨志,哪个更强

武松和杨志,哪个更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宁 访问量:2871 更新时间:2024/1/25 21:53:04

武松,天伤星,绰号“行者“,杨志,天暗星,绰号”青面兽“

武松与杨志,都是梁山上的一流高手,他们两个从来没有对阵的机会,许多读者对这两个人孰高孰低十分好奇,事实上,如果两个人真对上了,杨志几乎没有取胜的机会。

杨志很强,武功却有缺陷

杨志的出身,远比武松来得高,书中说他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出身于宋朝声名显赫的杨家将,不要说是武松了,满朝当中没有比他更为显赫的将门了。

然而,花无百是红,当年镇守边关、威震边关的杨家将也逃不过没落的下场。到了杨志这一代“自幼流落关西”,也就是说家业基本上都没有了。但即使这样,杨志仍然继承了家传的武功兵法,他“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再一次证明了将门无犬子的老话。

杨志的功夫,确实是战场上生死搏杀的真本领,然而杨志真正厉害的,很有可能是兵法。古代的军人世家,看家本领从来不是武艺的高低,而是指挥千军万马克敌制胜的兵法之道。

在大规模的冷兵器作战中,个人武功的高低微乎其微,纵使天下无敌的霸王顶羽,不也被一帮小兵逼得无路可逃?个人武艺不见史载的白起,不也赢得了军神的称号?纵横沙场的兵法,才是将门安身立命的不传之秘。

个人搏杀的单打独斗,从来不是将门传承的重点,他们练习武功的要求:够用就好。根本不可能投入所有的精力去精益求精、完善每一个细节、长年累月地打磨技巧。

杨志的武艺固然高强,但在打斗风格上,却趋于保守,没有武松那种舍命一击、奋不顾身的狠辣劲儿;杨志的武功更讲究一个“稳”字,少了武松那种充满江湖狠辣的“厉”字。

“野路子”的武松,是如何成为搏击大师的

从常规来讲,武松这样穷人家出身的,在武艺一道是,是永远无法赶上杨志的。所谓“穷文富武”,习武不仅要讲究天赋,也要讲究资源。

习武,要购置兵器、马匹、衣甲、器械,要延请名师、悉心传授,要注重营养,合理饮食,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武松家里穷得叮当响,哪来的钱请老师、买器械?武松当年能够横行乡里,靠的是一身天赋的力气。

武松脱胎换骨,是他在老家打死人之后,经历了数年的逃亡,再度出现时是在柴进庄子上,从景阳岗打虎开始,血溅狮子楼、醉打蒋门神、血战飞云浦、夜月杀孟州,一步一步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武松在醉打蒋门神时,使出了全书中唯一有名目的武功“玉环步、鸳鸯脚”,这门功夫绝不可能是武松自创,肯定是有高人传授。我们可以断定:武松在流落江湖的这几年里,一定遇到了高人,而且是那种深谙搏杀真谛的真正的顶尖高手。

那么,这样一个高手,为什么偏偏要把如此厉害的武功传授给武松呢?无非看上了武松的天赋。武功力气极大,两臂有千斤之力,体形魁梧却灵活敏捷,头脑冷静下手果断,天生就是练武的奇才。

正是因为遇到了明师,武松才在武道一途上逐步向杨志看齐。但这个时候的武松,未必是杨志的对手。武松武功的再次提升,是他得到了孙二娘赠予的镔铁双刀、上了梁山之后的事情。

武松在梁山之上,多经阵仗,搏杀体悟、与高手不断交流,武功再次大幅度提升,变成了无招胜有招、一击必杀的路子。删繁就简,将武功中多余的枝叶全部去掉,逐渐达到了圆融的程度。

从此之后,武松手下,再无三合之将。杀耶律得重,一刀断马头,一刀夺命;杀沈安,一刀了事;杀三大王方貌,一刀干掉;杀杭州24将之贝应夔,一刀断马头,一刀夺命。

审时度势、动如雷霆、出手必杀、挡无档挡,哪有什么招式,就是一刀而已!这不仅是招式上的碾压,更是境界上的超越。

至于有没有马,对武松来讲没有任何困扰。

此时的武松,武功已经完全超越了杨志。舍命相搏,杨志必败。只能说,武松确实是不世出的武学奇才,杨志与其相比终究差了许多。

决定生死和武功高低的其它因素

武功的高低,有许多因素,武松几乎是全方位碾压杨志的。

论力气,武松占优,他的天赋实在是太优越了,体力强、力气大、敏捷高,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这个道理,杨志在这方面差了点儿。

论打斗经验,武松可谓身经百战,什么样类型的对手都见过,马将步将都能就会自如。尤其是武松行走江湖,经验特别丰富,要是由武松去押解生辰纲,只怕晁天王要悲剧了。

论临阵机变,武松头脑灵活,擅长用势借势,不拘泥于成法,应变能力超强,这是科班出身的杨志所不能比的。

在性格上,杨志始终念念不忘的就是光宗耀祖,在光大家业的奋斗中消磨了英雄气,打斗起来总是少了那份不顾一切的利落,没有武松那么投入,那么放得开、那么豁得出去。

实际上,杨志和林冲的性格有点像,他们的性格导致了武功无法完全发挥,总是有所保留、有所克制,或者说有所束缚,这与个人的出身、心境有关。如果他们能够突破心灵上的枷锁,武功必定能够再上层楼。

结语:后期的武松战胜杨志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只是点到为止的较量,武松未必占优,最大的可能性是打个平手。

如果是空手生死相搏,武松必胜。

如果是持兵器生死之斗,很可能瞬间就分出了生死,大战三百回合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出现在冷兵格杀中。

最后谈一下作者对杨志的定位:每每读到杨志,总想起金庸书中的慕容复,一个志字和一个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慕容复是念念不忘光复大燕,杨志时时刻刻想着光宗耀祖,可惜时不于我,有志难伸,虽有龙虎之志,难酬英雄大业,人生之无可奈何,莫过于此。如果杨志是个碌碌无能之辈,倒也罢了,偏偏空有一身武艺兵法,却无用武之地。

背负着家族荣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重如山岳的负担,把一个人压得没有了英雄气,纵有天纵之才,只能落草为寇,最后病死在征方腊途中。

倒是武松,又直又钝,偏偏有大智慧、大气运,生生从极低处杀出一条大道,最终开悟,安然故去。

标签: 杨志

更多文章

  • 鲁智深杨志轮番上场打成平手,武松施展舍命三招,能否击败呼延灼?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杨志

    马上林冲,步下武松。这句话很多人都不赞成:豹子头林冲马战厉害,为何要自降身价跟霹雳火秦明联手对付大刀关胜?卢俊义单挑耶律四小将并斩杀一个,林冲能做到吗?梁山军伐辽的玉田县之战,耶律四小将跟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捉对厮杀而不落下风,最后梁山四将落荒而逃、卢俊义落单被围攻并获胜,谁

  • 杨令公的孙子到底是谁,真的有杨志吗?原来杨志撒了谎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杨志

    水浒的故事中,有一段非常精彩,这就是“智取生辰纲”。记得初中课上,语文老师还曾问过很多学生,能不能想到这种办法,或者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防范,大家都是耸肩摊手。不过,晁盖、吴用等人虽然劫走了生辰纲,却坑苦了杨志。杨志之前的官职是制使,因为押送花石纲时,遇到大风,花石纲都落在黄河中,吓得他只能逃跑

  • 梁山最会用刀的三个人,武松林冲和杨志,谁的刀法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杨志

    文/主任在梁山108将中,有三个人十分擅长刀法,一个是武松,另外两个是林冲和杨志。武松最开始是用哨棒,比如在景阳冈的时候,他随身所带的武器就是哨棒,后来在十字坡遇到张青和孙二娘夫妇,后来武松和张青结拜为兄弟,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张青和孙二娘就将他们所杀的一个头陀那里得到的人骨念珠、雪花镔铁刀赠送给了

  • 梁中书为何选杨志押送生辰纲?他看中了杨志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杨志

    关于水浒的阴谋论很多,和梁山108将有关的阴谋论更多,其中一个是说杨志。杨志祖上是杨家将,不过到他这一代没落了,但杨志颇有志气,他也想恢复祖上名誉,因此武艺高强的他考了武举,并且做到了制使官。做了制使之后,杨志接到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给宋徽宗押送花石纲。然而,押送花石纲的任务并不顺利,在过黄河的时候,

  • 王伦不想留林冲,为何想留杨志?他真正想要的结果,谁听了都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悟道君标签:杨志

    王伦不想收留林冲是真,但对于杨志,他同样也不想收留。他真正想要的结果是,同时收留杨志和林冲,其实王伦是个聪明人。王伦是梁山泊第一代寨主,但在后来者晁盖和宋江的光环下,王伦显得微不足道,读者对他的印象也并不好。实际上,王伦这个人并不坏,他对自己非常了解,对别人也小心谨慎。他自己是个落第秀才,没有什么大

  • 王伦邀请杨志上梁山,为何丢生辰纲后,杨志却去二龙山?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杨志

    林冲这辈子太倒霉了,也很悲剧,先是老婆被调戏,然后兄弟陆谦背叛他,帮着高衙内设计调戏自己老婆,紧接着自己被陷害。即便他被发配,高俅也没放过他,两次加害,幸亏林冲命大,不然早就死了。火烧草料场之后,林冲实在没办法,只得投奔梁山。那时候,梁山是王伦为寨主,柴进写了推荐信让林冲去。不料,王伦担心林冲抢自己

  • 为什么说梁山泊上活得最憋屈的好汉是天暗星杨志?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杨志

    作者:月伦娇娇读书的感觉《水浒传》,有时让人心旷神怡;有时它会让人感到悲伤和叹息。三十六颗星辰都有自己的人生描写,虽然可能会遇到宿命,比如武松打虎之后,林冲任八十万禁军教官时,卢俊义任大明府人时,都有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也乐此不疲。那时候,他给人的印象就和他的星名一样,凄凉无助,他就是天上的暗星—

  • 林冲和杨志斗到“分际”,到底有没有比出高低?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杨志

    跟三国演义一样的是,水浒里也有很多猛将,许多猛将都曾交过手,有的取胜,有的失败,有的不分胜负。但作者在描述两个猛将单挑时,有时会用一些难以理解(至少现在看起来是)的词,比如“斗到分际”。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个好汉不要斗了。”两个正斗到分际,秦明也把出本事来,不放方杰些空

  • 水浒传中,林冲为何恩将仇报非置鲁智深于死地?这事得问杨志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杨志

    引言:《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各个个性鲜明,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因为落难被逼上,所以梁山上鱼龙混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称之为好汉。而且梁山在宋江接手后,梁山真正的老大就不是宋江而是朝廷了,梁山也俨然像一个小朝廷,有实力的只能排到后面,而有关系的却能排到前面,里面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尤其

  • 杨志:从仕途官场到梁山草寇,“成也傲气,败也傲气”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杨志

    说水浒,读水浒,今天小雨为大家带来《水浒传》的讲解,本文内容,全部取自《水浒传》。梁山若要评第一倒霉蛋,那一定非杨志莫属,从三代将门之后,到落草为寇,孤独死在丹徒县。杨志的一生,得意的时间太短,而失意却是一个接一个,做人倒霉到这个地步,也真是令人同情。一手好牌杨志的起点很高,他是三代将门之后,武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