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取生辰纲之前,晁盖其实并不知道生辰纲的事儿。后来,还是赤发鬼刘唐找到并告知,晁盖才了解这事,并决定劫之。然而,刘唐去晁盖家之前,由于在路上喝了酒,到郓城县时天又已黑,他就在灵官殿里脱衣睡觉了。
雷横当时负责巡逻,到灵官殿时发现了刘唐。
刘唐鬓边有朱砂胎记,上面还有一撮红毛,面目可怖,又脱得赤条条的,还喝醉了酒。最关键的是,雷横从未见过他,所以他表示很怀疑,直接当成贼抓起来了。抓住刘唐之后,雷横没有去县衙,而是去晁盖家里吃喝。
为什么雷横抓住刘唐后,不去县衙禀告?为什么他要去晁盖家吃喝?为什么临行前,晁盖要给雷横银子?是因为雷横平时就蹭吃蹭喝,收钱收惯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原著中就能找到答案。
首先,天色已晚,县衙无人
雷横巡逻时,是在晚上。而他抓住刘唐时,则是在夜里。大半夜的时候,县衙不上班,知县不坐堂,所以即便回到县衙,也没人处理。另外,刘唐不是通缉犯,更不是什么答案的关键人物,所以不必着急处理他。而且,雷横抓着刘唐,严格来说没有任何证据,只是觉得可疑而已。
基于此,所以雷横没有把刘唐带去县衙,而是想着到晁盖的庄子里,吃喝一顿,等到天亮再去复命。
天色却早是五更时分。雷横道:“我们且押这厮去晁保正庄上,讨些点心吃了,却解去县里取问。”
从雷横这句话来看,他似乎只是想蹭吃蹭喝,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等到他和晁盖见面时,他说出了真正原因。
其次,村中现贼,晁盖有责
到了晁盖的庄子里时,起初晁盖只是让人安排酒菜,让雷横和土兵享用。后面,晁盖问起是否出现贼人时,雷横终于说了实话。
雷横道:“却才前面灵官殿上,有个大汉睡着在那里……本待便解去县里见官,一者忒早些,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问时,保正也好答应。见今吊在贵庄门房里。”
雷横所说的第二点,其实才是真正原因。因为晁盖不是白身,而是保正,也就是负责村中治安的队长。
郓城县管下东门外有两个村子,一个东溪村,一个西溪村,晁盖就是负责东溪村的治安。自己治下的地方,出现了盗贼(在雷横意识中,刘唐已经被认定为贼了),本来就要负责任。如果雷横直接押到县衙,县令知道此事,问起晁盖,而晁盖还不知道,那问题更严重了。
正因如此,所以才一定要到晁盖家告知。这样做,既能落个人情,也不会得罪晁盖,还能吃喝一顿,一举数得,岂不美哉?而晁盖也知道雷横的意思,所以雷横说完他就“道谢”。
对了,雷横临走时,根本没问晁盖要钱,也没有要钱的意思。倒是晁盖主动给他十两银子,还拿了碎银子给其他土兵。
此时,晁盖已经认出刘唐,雷横也放了刘唐,不再当贼处理。按理说,雷横于晁盖而言,已经没有人情了,为何晁盖还拿银子给他呢?
还是那句话,事情不成人情在。晁盖这么做,既是为了感谢雷横的告知之恩,也有感谢他和土兵的意思,因为他认了刘唐做外甥,这样等于亲人相聚。而他们相聚,是雷横等人成全的。所以,给银子很正常,这样也能让雷横更加相信,刘唐的确是他外甥。
所以,雷横吃喝收钱,不是因为他经常这么做,而是接受晁盖的心意。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雷横不该蹭吃拿钱,可能因为对雷横印象不好,尤其是和朱仝比较时。其实,原著中雷横虽然不如朱仝心胸,但是也不差,义释晁盖、宋江他也有功劳。而且,就这件事而言,雷横做法也不算过分。即便在现实中,恐怕也不是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