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仝为何与李逵势不两立?只因李逵突破了做人的底线

朱仝为何与李逵势不两立?只因李逵突破了做人的底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文清说历史 访问量:3373 更新时间:2024/1/17 4:04:41

朱仝之所以不放过李逵,是因为李逵的行为,已经触及了做人的底线,哪怕是再没有是非观念的人,看到这一节心里都会“咯噔”一下,李逵如此残忍,哪配得上什么好汉!那一瞬间我甚至觉得高俅都没有他这般可憎!

作者之所以要塑造李逵这样一个人物,表面上看是李逵冷血、残忍,实际上却揭露了梁山“替天行道”的虚伪,他们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无所不用其极,许多梁山好汉,并不是被朝廷逼上山的,而是被自己的兄弟逼上山的!

李逵的残忍冷血令人发指

梁山未必全是好汉,有贪花好色的,有贪财无度的,有背信弃义的,有偷鸡摸狗的,但要论及冷血无情,李逵绝对排得上号,他所在的地方必然是寸草不留,杀个精光,而且李逵头脑简单,宋江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只要能达到目的,根本没有底线。

梁山之所以要把朱仝赚到梁山上,是因为朱仝曾经先后救过两个一把手,还偷偷地私放雷横,最后自己被发配沧州,对他们可谓有大恩,可他们的行为完全是恩将仇报,令人发指。

朱仝之所以不放过李逵,是因为李逵的作为是朱仝所不能容忍的。朱仝和雷横是好兄弟,雷横事情败露之后被抓获,朱仝私下里放了雷横,而被发配到沧州。从这可以看出,朱仝是个重义气的好汉,把朋友看得比什么都重,所以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帮助朋友。

朱仝并没有上梁山的打算,即便是被发配,他想的是老老实实熬过去,找机会能够与亲人团聚好好过日子。朱仝到了沧州府之后,因为知情识趣,颇得知府赏识,甚至因为知府的儿子喜欢和朱仝耍,获得了知府的信任,如果这样过上几年,知府帮他洗脱是大概率的事情。

朱仝想好好过日子,那些所谓的朋友却想把他弄去当土匪,为了逼朱仝上山,李逵将朱仝带出来玩耍的小公子杀掉,而且是一斧大把脑袋劈作两半,要知道这是个四岁的孩子啊,李逵怎么能下得了手!

李逵干完这事之后,没有一点心理负担,拍拍屁股就躲到柴进庄上去了!他知道朱仝肯定会跟着来。在李逵的心里,觉得不就是一个小孩子嘛!而且是个狗官的小孩,砍了也就砍了!

李逵的行为背后的动机

如果说,宋江等想让朱仝上山,李逵并不是一个好的说客,他除了砍砍杀杀哪有别的本事?可他们还是把李逵派来了,这就耐人寻味了!宋江是个老谋深算的人,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考量。

在宋江看来,朱仝此人重情重义,而且曾经私放自己,是过命的交情,如果把把朱仝弄上山,那肯定是自己的嫡系,能够让自己的势力更加稳固,那么他派李逵前来就很耐人寻味了!

头脑简单的李逵,转眼就把宋江卖了。朱仝说如果杀了李逵,就跟大家上山。李逵听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这说明李逵的行为是得到宋江等的默许的!要不然,宋江会派好杀暴躁的李逵来办这件事?

宋江知道朱仝这个人的性格,用常规手段肯定无法说服,那就索性做得绝一些。李逵和雷横来到沧州时,肯定偷偷侦察过朱仝的行踪,了解他现在的状况。而从朱仝的言行来看,他是知道李逵的计划的,一个四岁的孩子就这样被李逵害死了。

李逵是个让人特别憎恶的人渣。他老娘的眼睛就是因为他惹祸逃跑,老娘天天哭瞎的,在随李逵上山途中被老虎吃掉,究其原因,这难道不是李逵自己造的孽吗?李逵不仅仅在赚朱仝上梁山这件事上做得特别过分,在江州劫法场时,他拿着两把斧头,一路杀过去,见人就砍,杀了多少无辜的围观百姓?

在攻打祝家庄时,李逵将扈三娘一家杀得干干净净,除了扈成腿快溜了之外,全庄上下无论老幼一个不留,一个庄男女老少起码有近百人口,都丧命在了两把板斧之下!象李逵这样的,如果没有宋江罩着,早被干掉了!

李逵的行为实际上是梁山的缩影

梁山打出来的旗号是替天行道,讲的是江湖道义,可实际上梁山好汉做出来的事,有几个是堂堂正正的?他们为了扩充实力,无所不用其极,朱仝只是其中比较倒霉的一个而已。

卢俊义原本是河北大名府的富豪,而且号称枪棒无双,江湖上公认的武林高手。他原本有着员外的功名,家里有有钱,可梁山的好汉们在墙上题下反诗,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只能上梁山。

神医安道全医术超人,岐黄之术高明无比,被称为“当世华佗”,宋江为了把它骗到山上,想了一个毒计,安道全喜欢一个叫李巧奴的女子,他让张顺把李巧奴杀了,在墙上写下“杀人者,安道全也”的名字,安道全长一百张嘴也说不清啊,只能乖乖地上了梁山。

更悲惨的是“霹雳火”秦明,秦明武艺高强,宋江想打他入伙,秦明当然不愿意跟这帮土匪同流合污了!于是宋江就派人冒充秦明,半夜杀到了青州。青州知府一怒之下,把秦明便宜都给杀了,秦明成了一个光棍,断了所有的后路,也只能上了梁山。

所以,李逵的行为,归根到底是宋江为了扩充实力所指使的,为了让梁山迅速壮大起来,宋江和吴用可谓用尽毒计,损招频出,断人后路、害人性命,这哪里是什么梁山好汉!这行的是什么道!

很多人看水浒,初看觉得有快意恩仇之意,再看便觉得背心发冷,朝廷固然黑暗腐败,这梁山又能强到哪去?打家劫舍、滥杀无辜、阴损无德!为什么那么多老百姓视梁山为贼寇?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结语:正因为李逵毫无底线的行为,才导致朱仝对其不依不饶,尽管后来朱仝还是上了梁山,但朱仝一定把李逵恨到了骨子里,对宋江和吴用也一定敬而远之!他甚至会后悔当初放掉这两个人。

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始终没有完全凝聚起来,就是因为宋江等玩弄手腕权谋,拉帮结伙、无恶不作,如林冲、鲁智深等人,耻于与这些人为伍,所以在征方腊之后跟宋江分道扬镳!从此两不相见!梁山好汉最后凄惨的下场,何尝不是报应!

标签: 李逵

更多文章

  • 水浒中,宋江为何毒杀李逵?依据李逵的历史原型分析,宋江杀得对

    历史人物编辑:刘文文标签:李逵

    一、经不起推敲宋江在喝掉毒酒后,为啥也要捎带脚的毒死李逵?《水浒传》给出了理由,原文如下。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出自《水浒传》)其实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怕李逵造反,连累了那些“得了富贵”的梁山兄弟,虽已

  • 武松和李逵同时反对招安,宋江为何只说砍李逵,却不敢动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李逵

    《水浒传》的故事发展到后期,招安问题成了水泊梁山108位好汉们的主要矛盾。以宋江为代表的招安派,想尽办法去完成这条路线。而以武松为代表的反对派,在宋江屡次提出招安政策的时候,总是明里暗里的反对。尤其是一次聚会,宋江教乐和唱出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句子时,武松终于按捺不住,冲着宋江就怼了回去:今日

  • 施耐庵为何让史进率先出场?知晓背后2个巧合,便能看清作者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史进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如果没有将这四本名著读个好几遍,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不过这四大名著虽然地位同高,但受众却截然不同,有人能将《红楼梦》读个几十遍,而《西游记》却一遍都不想看,也有人能将《三国演义》看得滚瓜烂熟,但打开《水浒传》就犯困。不过在我

  • 水浒108将中,史进为何第一个出场?看看他老爸和师傅就懂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史进

    水浒中,九纹龙史进是一位特殊的人物,因为在水浒江湖中,他既非宋江般的大佬,也不是如鲁智深、武松等般,水浒江湖中的头等好汉,却偏偏第一个出场亮相。关于他的背景交代,倒也简单,是史家庄的“富二代”,老爸叫史太公,这位老爷子,才是史家壮的真正老大。因为被高俅迫害逃亡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带着母亲逃亡到史家

  • 《水浒传》中,为什么第一个出场的好汉是史进?背后有个大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史进

    读过《水浒传》的人可能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第一个出场的好汉是九纹龙史进,他并不是108条好汉当中最出色的,并且他第一个出场后,作者施耐庵在他身上着墨并不多。其实,这是施耐庵的故意安排。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之人,当时崇尚官修史书,也就是历史著作只能由官方来编写,严禁私人编写史书,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为

  • 九纹龙史进的历史原型:与宋江并肩作战,一度成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史进

    史进这个人物有没有历史原型呢?这个问题自《水浒传》流传后便成了学者们研究的一个课题。经过分析和研究后,学者们得出一个结论,史进这个艺术形象的确有个历史原型。不过,这个原型的名字并不叫史进,而是名叫史斌。关于史斌这一历史人物的事迹,出现在三部史料当中,最早的一部是南宋史学家徐梦莘所撰的《三朝北盟会编》

  • 史进身上为何纹九条龙?因为原型人物曾经称帝,失败后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史进

    水浒108将中,作者只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比如仗义疏财的宋江,打抱不平的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落魄教头林冲等等。这些着重刻画的角色中,第一位出场人物就是史进。史进是史家庄庄主史太公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喜欢舞枪弄棒,还因此气死了老母亲。后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躲避高俅追杀时,在史家庄小住半年

  • 《荡寇志》解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水浒好汉史进刘唐缘何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史进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水浒传》续书,清代俞万春著)第一百二十六回,吴用派凌振等炸郓城县失败,徐槐将计就计反而胜了吴用一阵。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一百二十七回“哈兰生力战九纹龙,庞致果计擒赤发鬼”,看看后续发展如何。情节简介:徐槐接到郓城县情报,截林山发

  • 王进在史家庄长达半年,除传授武艺给史进,还有两个重要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史进

    原来王进在石家庄呆了半年。除了传授史进武功外,他还有两个重要的目的。故事发生在八十万禁军首领王进逃出京城之后。相关人物有王进、史进、史太公。故事原文如下:四人坐下,将杯子放在一起。”爷爷起身劝他喝了一杯酒,说道:“师父这么厉害,肯定是个老师,孩子有眼睛不知道泰山。”王进笑道:“奸不欺,美不躲,小人不

  • 武松到底能不能经得起两百杀威棒?对比史进能够得出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史进

    文/主任武松的武功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无论他是否有与一流高手交手的战绩和案例,光凭他徒手打死老虎这一件事情,就足以证明他武功的全面性。特别是在飞云浦上,武松面对四个有准备的杀手,在环境绝对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在身戴枷锁,脚戴镣铐的情景下,他不但躲过了对方的围攻,甚至秒杀了四个杀手。这件事件只能证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