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史进,鲁智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武松却不能理解。梁山好汉。然而,刚刚进入梁山的鲁智深却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情:他生平第一次被官府活捉。梁山亲兵为救他,不远万里来到化州,千辛万苦才将他救出。这是怎么回事?事情还得从鲁智深上梁山说起。
卢植来到梁山没几天,就向宋江提出了请求。鲁智深告诉宋江,他在涠洲岛认识了好友九枝龙石津,现在华阴县少华山与军事家朱武、跳虎陈达、白蛇杨春为王.鲁智深提出前往少华山,一是拜访故友,二是劝说少华山首领投奔梁山。
能够进一步壮大梁山的实力,宋江当然很高兴,便让武松与鲁智深一起前往少华山。
数日后,鲁智深与武松来到少华山下,提出要见史进。朱武等人闻讯后,立即前往山脚下迎接鲁智深。见有名的华和尚和行者来访,三人甚是欢喜。
然而,当鲁智深问起史进的事情时,朱武等人支支吾吾。鲁智深对此很不高兴,武松也埋怨朱武。无奈之下,朱武只好如实相告。
原来,化州人何太守上华山进香时,看上了为金天圣地寺画影壁的工匠王益之女玉娇枝,便派人提亲,但王毅拒绝了。何知府走投无路,心灰意冷,强行抢走余教之,并胡乱捏造罪状,送王懿入伍。王异从军途中路过少华山,被史进所救。
史进得知王异的遭遇后大怒,只身前往华州刺杀何巡抚,被活捉。得知史进的真实身份后,何太守勃然大怒,当众扬言要毁掉少华山。朱武等人一方面要防备大军的进攻,另一方面又担心史进的安危。他们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对于下一步,鲁智深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对武松说:“何太守何必如此好,明日我同你入州杀他!
但武松坚决反对,认为应立即回梁山,将情况报告给宋江。让梁山出兵攻打华州,以救史进。鲁智深对武松的说法很是不满,当即说道:“我们去山寨叫人的时候,不知道石家兄弟的住处在哪里。”没想到,武松也立刻反驳道:“杀了太守,怎么行?”救得了施国的官员吗?”
对于鲁智深和武松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朱武选择了站在武松一边。他对鲁智深道:“我师冷静,五都掌门也同意。
此话一出,鲁智深更加烦躁了,当即勃然大怒,道:“都是你这种慢吞吞的人,所以才把我石家兄弟送走了。”不去梁山坡报到,看洒家怎么走!”当晚,鲁智深一个人悄悄下山去了化州。
鲁智深独自来华州,究竟有何打算?《水浒传》第58话描述了鲁智深进城后,向人打听州衙所在地。路上遇到坐轿子路过的何太守,鲁智深心想:“我是来找他的,偏偏碰到了飒家的手!
这家伙居然敢死!”刺杀何太守。然而,鲁智深的刺杀并没有成功。最后,他也被何太守擒获下狱。直到宋江等人在华山杀了何太守,闯入华州城,他才得以重见天日。
那么,鲁智深此举究竟是一时冲动,还是早有预谋?在武松看来,此举无疑是自杀行为,有去无回。所以,当他得知鲁智深要一个人去华州城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说道:“不听人话,肯定会误入歧途。
”有计划。
前文说过,鲁智深进华州城的目的,就是刺杀何总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也是为了救时进。一旦何太守被杀,化州城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不仅可以暂时保住史进的性命,也可以为梁山大军抢救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为此,鲁智深选择刺杀,入狱。如果鲁智深计划得当,这次行动也很有可能成功。
却在鲁智深四处张望之际,被何知府发现,将鲁智深随意引诱入府。就在这时,鲁智深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为自己单凭一身武功就能打败刺杀何太守的将士。结果,事与愿违。鲁智深的行动不仅没有成功,还被抓了起来。
不过,被捕之后,鲁智深并没有慌张。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吓唬何知府,为梁山大军营救争取时间。当时,何太监只怀疑鲁智深是“关西五路劫宅之贼,前来报史进那家伙之仇”,却不知道鲁智深的真实身份。
鲁智深却对何巡抚直言不讳:“我是梁山泊英雄鲁智深,死了无所谓。萨家大哥宋公明下山得知,你的驴头会被砍下来送走。”
此话一出,何太守不敢贸然处死鲁智深和史进。于是,他“投文都省,明日乞降”。这样一来,两人的性命暂时保住了,也为梁山大军围攻华州争取了时间。
这种做法,和后来三郎石秀在大明府孤身一人拼死抢劫刑场的做法如出一辙。由此可见,鲁智深虽然莽撞,但有时粗犷中也有微妙之处。武松虽然长期在二龙山与鲁智深并肩作战,但对鲁智深的性格并不了解,更不知道鲁智深前去华州的真正目的。从整个事件来看,鲁智深只身进城刺杀何巡抚,还是有机会得逞的。
参考书籍:《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