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水浒传》,洋洋洒洒数十万言,惟妙惟肖写活一百零八好汉,就连哪街头的混混,食色的纨绔子弟,也皆是社会中的生活情景,读则触景生情,头脑中都是实情活物,又怎能不让人孜孜不倦,留恋复读?
且说众好汉个个有出处,人人有来源,只是书中只突出个“义”字,来龙去脉却并未尽然,只在那字里行间细细揣摩,再看些野史杂闻,不知作者虽写文章,也是厚此薄彼,单说那矮脚虎王英,也是被黑透了的。怎见得一个黑字?听小编细细道来。
《水浒传》原著中,王英自宋江投奔清风寨出场,因抢了个颇有风韵的少妇,要做压寨夫人。殊不知这美少妇乃清风寨刘知寨的夫人,宋江恰好在场,因正要投奔那里,便说情解救。王英被闹了个大红脸,便备说原因,只因自己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诺大年龄还未娶上媳妇,宋江当场答应日后保媒,王英这才作罢。宋江果不食言,后来将那巾帼英雄扈三娘强配与王英,王英自是奉若神明,倍加珍惜。此是后话,按下暂且不表。
单说王英,本是登州人氏,自幼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却是个大大的孝子。母子如何度日?只靠王英打柴为生。只因他常年们于深山,行山地如履平川,且身材矮小,便得个矮脚虎的名号。王英自幼酷爱武艺,见那打把式卖艺的,总要多看一会,学个一招半式,自己回家练练。后来偶遇响铃镖周昆,因看他是个孝子,便收为徒弟,教授三年,分别时以自己闻名天下的响铃镖相赠。
王英学成后,也不曾卖弄,仍是打柴卖柴,一心事母。只因一日一卖柴,遇本县恶少欺女,管闲事误杀恶少,却是那本地知府的衙内,官府登门缉拿杀了他老娘,王英怒一怒将那班衙役尽数打杀,然后亡命江湖。那时正逢梁山攻打祝家庄,这才有矮脚虎误投祝家庄,逞能逵当街镖打李逵,黑夜探营刺有宋江。正在梁山好汉一筹莫展之时,响铃镇周昆现身,设计活捉徒弟劝其归了梁山,并复投祝家庄卧底。后来事败被追杀,王英又误入扈家庄,由于夜黑慌不择路,竟藏身扈三娘绣楼,竟这才引出无尽的恩怨,直至二人喜结连理。
那王英确实是一真正好汉,有莫大的能耐,原著将他写成一个十足的色鬼,却是大大的不该。其实王英是不近女人的,而且怕见女人。至于那扈三娘嫁给了他,人道是宋江威逼,实属冤杠了他。试想,祝家庄一战,扈家庄也是灭门人亡,扈三娘乃性烈如火,又怎肯嫁与仇人?其实人家是娘胎里的夫妻。此话又怎讲?
原来王英的父亲与扈三娘的父亲,乃是八拜之交,情同手足,交如管鲍,被当地人称道。那扈家庄的成就全拜王英父亲所赐。二人早年块做生意,那扈庄主却不专此道,但赚了银子总是平分。后来两家夫人同时身怀六甲,约定生男结为兄弟,生女互为姐妹,若是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两家永世通好。后来果真是一男一女,便将一枚古钱作为信物,一劈两半,分别系于二人颈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他们满月那年,因有笔大卖买,王英父亲决定出海,亲临行前将积蓄尽数交于扈庄主,言明回来后平分,从此收手。谁知在海上遇风浪翻船,所幸王英母子幸免于难。扈庄主苦等一年无果,便在祝家庄边定居,又起了一座扈家庄。自后便是不断派人打听。你道他找多少年?这王英长了多少岁,他便找了多少年。之后便是王英误入绣楼,在那断头台上被发现了项上的古钱,这才有后来的秦晋之好。
《水浒》取材于历史,但符合历史的唐实在是太少了,大部分源于民间传说,我野史杂闻,只是作者巧妙构思,相互串联,才显出了精彩,去除了枯燥。只是将众好汉的身世,大部分都隐去了,或数语带过,只因他写恶便要恶,说善便叫善之故耳。这王英给写成一个色鬼就很不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