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除了梁山上的108人之外,其他角色也都特点鲜明。他们中不乏武艺高强者、智谋远虑者、投机倒把者、小肚鸡肠者、偷鸡摸狗者......如果让这些人组成一支足球队,谁又会是大家心中的首发11人呢?在小编心中,这11位角色,或可组成一支实力不错的队伍。
阵型:5-3-2
门将:“险道神”郁保四
郁保四虽然只是个在梁山上捧帅旗的,他能拿到这个位置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个子高,而在一支足球队中,教练在大多数时候会选择队里身高最高的球员担任门将。根据书中描述,郁保四身高一丈,而《水浒传》成书于明朝初年,因此依据当时的尺寸来计算,郁保四的身高就是3.16。这样的身高下,想必臂展自然不会差,而且郁保四在梁山与童贯的战斗中很好的完成了“把守阵门”也就是梁山杏黄旗的任务,由他来担任这支球队的门将想必已经是最佳选择。
三中后(由左至右):“八臂哪吒”项充、“大刀”关胜、“飞天大圣”李衮
首先,项充和李衮二人在梁山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和李逵组队上阵杀敌并确保李逵的生命安全,也就是说,他俩的最擅长的就是防守和护卫工作;其次,他俩的特点都是地面作战,放到足球场上来说,他俩在防守地面球时的抢断和拦截能力应该都是很强的;第三,因为要保全李逵的安全,他俩需要时刻保持专注,这一点能够确保他俩在足球场上很好的完成盯人防守;第四,每次李逵遇险时他们二人都能够快速上前营救,这说明他俩在速度方面也不吃亏,这样一来无论是回追还是身后球的防守上他俩应该都不会吃力。
选择关胜的原因则是因为关胜有帅才,他不但人高马大,而且极具谋略,也就是说他有统领后防线的能力。关胜是绝对有能力完成整条防线的调度工作,并且可以根据场上形势及时调整防线战术,他的存在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防守体系,保证球队的后防安全,甚至可以成为球队攻防转换时的第一出球点。
边翼卫:“神行太保”戴宗,“神驹子”马灵
这两位踢边翼卫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二人是全书中速度最快的,戴宗日行八百,马灵比他还厉害,日行一千。就凭这速度和体能,他俩绝对能够胜任需要上下翻飞的边翼卫位置。
其次,比起戴宗,马灵还有着不错的进攻属性,一手金砖(大力手抛球)绝技,也能让他在进攻方面为球队提供帮助。
中前卫:“入云龙”公孙胜、“花和尚”鲁智深、“大宋球王”高俅
这三人的分工十分明确,公孙胜以阵法见长且极其擅长调度,放到足球场上就和睡皮的特点极为相似,让他拖后组织绝对可以将球队战术梳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公孙胜善用法术,多次以飞剑打击对手,放到球场上这就是妥妥的大力远射和任意球破门啊。但是公孙胜很少和人正面交手,这说明他在身体条件不是特别好,这样一来,鲁智深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没错,鲁智深的角色就是负责拦截扫荡,彻底解放公孙胜的。因为鲁智深的身体条件极佳,他不但身强体壮(倒拔垂杨柳)、体能充沛(饱腹状态下),而且有勇有谋(打镇关西,打周通时候懂得用谋)。由他担任中场扫荡者的角色再合适不过。
至于高俅就不用多说了,什么“鸳鸯拐”(蝎子摆尾)对于高俅来说这是个“开胃菜”,他的水平在球迷心里是能和普斯卡什、齐达内、巴乔等人并驾齐驱的。但实际上,高俅的水平甚至比这些人还略胜一筹,根据书里的描写,他的盘带技巧绝对不比齐达内和马拉多纳差(球像黏在身上)。
另外高俅的射门能力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因为宋朝时的球门和现在完全不同,想要得分必须把球踢进离地三丈高(十米)的一个比球大不了多少窟窿里面。虽然没有守门员,但是这还是要比现在的进球难度大得多的。虽然现在也有不少球星完成过将足球踢进篮球框的挑战,但是篮筐离地面只有3.05米,也就是高俅时代的1/3,而且篮球要比足球大很多,相比篮筐也要比高俅时代的窟窿大了不少。由此可见,高俅的射门水平确实出神入化。
前锋:“道君皇帝”赵佶,“行者”武松
宋徽宗的入选想必大家不会有太多异议,毕竟他一眼就看出了高俅身怀绝技,踢过球的人想必都明白,只有会踢球的人才能看出来其他人的真实水平。因此赵佶的足球水平应该不低,而且经过高俅的多年陪练,“涨球”是势必的,而且他是皇帝啊,也就是这支球队的大BOSS,让他踢个前锋,无论是从实力上讲,还是从人情世故上讲,都不过分吧。
武松或许是水浒传所有角色中心理素质、爆发力(打虎)、进攻欲望(打架都是主动出手)方面的天花板了。这几乎是成为一名优秀前锋必备的三个条件,进攻欲望保证他整场比赛的战斗热情;爆发力为他提供了速度与力量,助他轻松突破防守;而心理素质则不但提供了进球率方面的保障,还能够让他始终保持“顺风不浪、逆风不怂”的良好心态,甚至可以帮助他成为球队领袖。另外不要忘了武松的绝技可是“玉环步,鸳鸯腿”,这名字一听就是过人和射门的利器,因此武松获得一个前锋名额当之无愧。
小伙伴们,这样一支水浒队伍能帮助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吗?或者说,大家对于水浒足球队还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