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布衣豆腐聊水浒中纸马结义篇18:为啥晁盖经常供奉纸马,而宋江很少这么做

布衣豆腐聊水浒中纸马结义篇18:为啥晁盖经常供奉纸马,而宋江很少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乐艺会 访问量:517 更新时间:2024/1/20 6:17:23

2、为啥晁盖供奉纸马习以为常,而宋江偶尔为之?

之前我们说,晁盖晁天王非常喜欢焚香祭天,标明心迹,喜欢搞些仪式感。在三阮前来晁盖庄上的生辰纲小聚义,到占据梁山之后的新旧头领初聚义,到清风山系统人马上山的再聚义,一直到宋江上山,梁山好汉达到四十条之多的兴旺聚义。晁盖都要祭祀神明,焚香烧纸,其中按照逻辑推理,也少不了纸马供奉的环节。

这说明,晁盖是非常喜欢,偏好,熟悉、重视这种仪式的。而宋江方面,这种兄弟一来,就焚香祭祀的做法。似乎并不明显,也不如晁天王那么多见。这又是为什么呢。

文昌

无锡纸马陶氏木版年画第四代传承人陶晓梦作品

其实这种仪式感,是领导管理艺术的一种。晁盖喜欢这种形式,熟练这种方法,就是因为他一直是组织的领导,他老人家至少一直在管理着一个庄子,也独霸控制着村坊。当时雷横带着士兵去东溪村巡逻,雷横抓住了夜宿庙宇的刘唐,因为自己已经到了东溪村,他就立即联想到了热情好客的晁盖晁保正,想去庄上讨些点心吃。这个所谓的晁盖庄上,乃是东溪村内部的农庄,这种状态在水浒中我们都很熟悉了,比如史进所在的史家庄,孔明孔亮所在的孔家庄,还有李应所在的李家庄,还有梁山泊三打的祝家庄。

晁盖的庄子在书中也曾经被叫做晁家庄,既然叫做晁家庄,可见是一个以晁姓居民为主的聚落,晁盖之所以能成为庄子的领导,是因为他的势力财力,霸气、武艺,以及愿意维护村坊利益,愿意为大家出头的劲头,以及身为保正的公家人身份。当然他手下也有一帮如狼似虎的庄客,也充满着威慑力。

插图:唐鼎华

书中就说过,郓城县管下东门外有两个村坊,一个东溪村,一个西溪村,只隔着一条大溪。当初这西溪村常常闹鬼,白日里就去迷惑那些下水的人,最终让人淹死在了水溪里,大家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一天有个僧人经过这里,听说了这等邪恶之事。僧人就传授了一个镇鬼之法,让人用青石凿个宝塔,放在鬼出没的地方,镇住溪边。这样一来,西溪村的鬼,都被赶过东溪村来。那时候晁盖得知了大怒,从溪里走将过去,把青石宝塔独自夺了过来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皆称他做托塔天王。正是因为晁盖勇于为东溪村的人出头,而且身负惊人臂力,不俗武艺,所以东溪村的人都尊奉他为领头人。

所以,晁盖不仅是自己晁家庄的大哥,也是整个东溪村的霸王,他不仅保佑了东溪村,也慑服了西溪村。所以书中才说“晁盖独霸在那村坊,江湖上都闻他名字。”

晁盖在自己的晁家庄上是领导,在东溪村是领袖,在东溪西溪两村是霸王,在江湖上是众望所归的带头起事大哥,所以刘唐公孙胜千里迢迢前来投奔,在生辰纲行动小组中晁盖也是带头大哥,在早期梁山上他也是大当家,晁盖,一直是组织机构中的领导者。所以他既然是组织的领导,那么,团结属下,凝聚人心,就必然是他常年频繁的必修课与家常便饭。为了贯彻领导的艺术,烧香请神是必须的,祭天明志是必然的,供奉纸马,也是日常的。

云南民族博物馆纸马木版 乐艺会资料

但是宋江平时却不大烧香祭天,供奉纸马,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作为宋江来说,他上梁山之前,并不是一个组织的领导。他只是一个精神领袖。你看,他的工作岗位,只是郓城县衙中职务低微的基层小吏押司,在县衙官吏组织体系中是结构的末端,所以,凝聚团队,主持仪式,都轮不到他上心。他与大家的关系好,无非是平时为人仗义,乐善好施,出手大方,大家觉得这个哥们值得交往,是条汉子,办事靠谱,懂得交情,在职场上情商比较高,人缘比较好而已。

而在自己的家族系统中,宋江家中虽然也颇殷实,他的父亲也是一方财主,也被喊为宋太公,但是宋江本人却并不在乡下与父亲弟弟一起居住,他在郓城县城里头客居。所以与乡下宗族中的关系并不太密切,宗族中凡是有需要祭天焚香的仪式,也应该是宋太公主持,宋清辅助而已,况且,书中写得分明,为了自己的安全,宋江早就偷偷准备了一份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的脱籍文书,以备万一之时的急用,书中写到:“那时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抄扎家产,结果了残生性命”。宋江担心未来有朝一日自己出事会连累家人,所以事先写下脱籍文书,做个伏笔。

三世佛

无锡纸马陶氏木版年画第四代传承人陶晓梦作品

所以,公人去宋家村宋太公庄上缉拿宋江的时候,宋江的老爸才说“他自在县里住居,老汉自和孩儿宋清在此荒村守些田亩过活。他与老汉水米无交,并无干涉”。当朱仝,雷横再次奉命去搜查的时候,宋太公又说道:“两位都头在上,我这逆子宋江,他和老汉并无干涉;前官手里已告开了他,见告的执凭在此。已与宋江三年多各户另籍,不同老汉一家过活,亦不曾回庄上来。”

既然有朝一日要去标明父子关系不好,所以宋江父子平时就不会来往过于频繁,就算有实际的来往,也并不能过于张扬,否则宋太公怎么能对外号称宋江已经三年多不大往来呢。由此可见,宋江对于家庭的集体活动,参与的不会太多。他是一个游离于宗族生活之外的孤子。所以他才对于父亲的内疚特别深,因为平时尽孝得实在太少。

插图:唐鼎华

因此,宋江不管是在岗位体系里,还是家族生活中,都不是一个组织的领导,他在江湖的仁义名声,都是精神层面上的,所以他对于焚香祭天这类的仪式,并不熟悉,也不擅长。甚至一开始并不重视。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宋江一旦成为了梁山的大领导,他同样面临着凝聚团队的课题,同样需要激发兄弟的组织归属感,所以不管此前他对于祭天焚香仪式是否熟悉,是否重视,现在,他只能重视,只能去操持了。而且,晁盖从一开始就给大家定下的这个规矩,已经成为梁山工作的一个基本形态,大家都习惯了,也有了期待,你六人聚义就要焚香烧纸,十一人聚义也要焚香烧纸,四十人聚义还要焚香烧纸,宋江上山也要焚香烧纸,那么,一百单八将大聚义的时候,又怎么能够不焚香烧纸呢?没道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事涉版权,违者必究

标签: 晁盖

更多文章

  • 冷眼看水浒:晁盖是如何把自己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晁盖

    看到这个标题,估计不少读者会以为我胡说八道,晁盖做过第二任梁山之主,好歹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怎么会糊涂到自己害死自己?读过《水浒传》的不少读者都认为晁盖就是被别人害死的,有的说是被宋江害死的,有的说是史文恭被害死的。但在我看来,晁盖之死其实是咎由自取,害死他的既不是宋江,也不是史文恭,而是他自己。1

  • 冷眼看水浒:晁盖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晁盖

    众将得令,引军回到水浒寨上山,都来看视晁头领时,已自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宋江等守定在床前啼哭,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众头领都守在帐前看视。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晁盖不顾众人反对,执意亲率人

  • 晁盖攻打曾头市,只带自己的人,排斥宋江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素笺谈墨生活标签:晁盖

    晁盖之死,向来有很多阴谋。比如,有人说,晁盖被架空,有人说晁盖之死,就是宋江派人下山做的,为的就是夺了晁盖的寨主之位,诸如此类。实际上,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还有人说,宋江带了很多人上梁山,这些人都是他的嫡系,晁盖就是知道被宋江架空了,所以即便攻打曾头市,也是带着林冲、刘唐、阮氏三兄弟、白胜等老部下,这

  • 《水浒传》中如果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不死,宋江和晁盖的关系将怎么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晁盖

    要想回答上面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仔细想想晁盖是怎么死的,是不是就是简单的被史文恭所射杀?从晁盖的死来看,其实有很大的疑团,首先史文恭万不会傻到,暗箭伤人而又在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而且史文恭也是名扬江湖之人应该也知道暗箭伤人是为人所不齿的,在后来史文恭被杀之前也并未允许其做辩解,而从杀人动机上感觉宋江谋

  • 晁盖为何会成反面教材?做人不能暴露的三大死穴,他一个也没落下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晁盖

    前言在我国传统文学经典作品中,《水浒传》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有非常经典的特色,比如,被称为托塔天王的晁盖,他原本是梁山附近一个村子里的富户,在村中担任保正的职务。在平日里,最大的爱好便是结识天下好汉,但凡有人来投奔这位富豪,他们都会被热情接待。他不仅喜欢结交天下好汉,还是一个胆子非常大的人。在他们村子

  • 白胜出卖了晁盖,为什么还能入伙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晁盖

    在许多人看来,白胜是个叛徒,被捕后招出了晁盖等劫生辰纲的事,可为什么晁盖最终还是不计前嫌带他上山呢?按照很多人的观点,好汉,就应该宁死不招,打死也不说出兄弟,只要招供了那就是变节投敌,那就是叛徒,晁天王应当一刀把他砍了,可为什么白胜最后还是回到队伍中了呢?其实白胜这事,在当时说起来真不算啥。 白胜是

  • 晁盖其实从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了,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晁盖

    《水浒传》中各路英雄好汉人物的故事被中国百姓所熟知,是一段传承在中国民间的佳话。书中关于晁盖的描写,淋漓尽致,让我们见证了一位英雄人物的浩荡一生。晁盖最终死于曾头市战斗中,成为了读者心中的遗憾。集聚各路好汉,却以悲剧收尾晁盖结识了江湖上不少的英雄,当地人称它为托塔天王。后来晁盖决定投奔梁山,上梁山之

  • 曾家五虎姓名有玄机:史文恭知道晁盖不是自己和梁山好汉射杀,为何不能明说?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晁盖

    史文恭可能是被冤枉的,有人说这在他的姓名中似乎就有暗示:死到临头,才知道有弓箭射杀晁盖这回事——史文恭者,死闻弓也。这也很好理解:如果史文恭参与了那场暗夜伏击,火把照如白昼,梁山好汉怎么会看不见那匹惹祸的“照夜玉狮子”?如果史文恭在场,又怎么能让陆战水平一般的阮氏三雄把晁盖救出去?史文恭被卢俊义生擒

  • 晁盖生前做了一件糊涂事,让宋江有机可乘,忘记了提拔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晁盖

    在水浒传的五大元老之中,他们的结局基本上都是一个比一个惨,其中晁盖不仅死的惨就连临死前还下了一个糊涂的遗嘱,可能死后真的是含恨而终,晁盖虽然是个江湖中的汉子,可是他却不敢滥杀无辜的事情,当年的很多书生都说他的是个义薄云天的好汉,更有托塔天王的美誉。晁盖有个很好的有点就是重义气,非常的耿直,不会拐弯抹

  • 晁盖为什么带着二十个头领攻打曾头市,最后还中箭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王也游戏解说标签:晁盖

    作为梁山水泊的带头大哥晁盖为什么要带着20个头领攻打曾头市?直接原因是因为一匹“照夜玉狮子马”,真正原因是自从宋江上梁山之后,是屡建奇功,而且跟随宋江的小弟越来越多,威望风头直接压过了晁盖,威信日盛,晁盖有被架空的危险,在梁山上几乎没有什么实权了。所以,晁盖仅仅为了一匹马,就要攻打曾头市,是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