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评论说,金眼彪施恩有意结交武松,是因为自己的武艺不敌蒋门神,便利用武松来报仇,重新夺取了快活林酒店。
这个评论当然有道理。施恩的武艺确实算不上上佳,他自己就曾对武松说:“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拚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
孟州的十字路口,是交通要道。客流量如此巨大,当然赚钱的很。
正因为赚钱,就会有人眼馋。所以蒋门神倚仗自己的本事,便强行从施恩的手中,抢夺到了快活林。
施恩的武艺当然比不上蒋门神,自然被打得稀里哗啦。
可是江湖好汉,向来讲究“有仇必报”。施恩的心里,一直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只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比不上蒋门神,才一直在暗暗地等待时机。
第一个原因是势力,蒋门神的后台是张团练,就是当地负责武备的武官。而施恩的父亲管营相公只是一个监狱长,离团练还差了三级。第二个原因是实力,蒋门神也有十来个徒弟,都是练武的练家子,施恩的队伍只是一些能拼命的囚徒,当然比不上那些徒弟。
施恩有勇,有一定的武力值。只是武艺上属于中流,不能够和强壮的高手进行对抗而已。若不然,他也不能占据快活林这么多年。
从对蒋门神的态度这件事情就可知,施恩具备了“谋”,审时度势的能力,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江湖汉子。明知敌不过,难道还要送死吗?等待时机,就是谋略的体现。
他的“谋”,还体现在对待武松的态度。
请看他们交往的情况。施恩向前说道:“兄长请坐,快活林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日子过得好不快活。近来被蒋门神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
这段话证明了什么?施恩的直爽,直言相告,并且没有虚言。
武松是什么人?金圣叹给予《水浒传》的评语里,对武松的定位是“天人”,意思是好汉中的好汉。这样的好汉,看人的眼光能够差到哪去?
若施恩是虚伪的汉子,或者是狡诈的儒生,以武松的精细,哪有看不出来的道理。
武松帮助施恩,就如这句话所说:“小人有何才学,如何敢受小管营之礼?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当下饮过酒,施恩纳头便拜了四拜。武松连忙答礼,结为兄弟。
结为异姓兄弟,武松出师才有名。为自己的兄弟出头,首先就是名正。名正,胆气就壮,自然办事就容易成功。
醉打蒋门神的整个过程,就是武松做事的精细所在。而施恩的全程配合,也证明了施恩当得起武松兄弟的名头。
施恩帮助武松,首先免除了杀威棒,是好汉重好汉的义气;施恩让武松在牢里好生休养,日日好酒好肉,是好汉对好汉的相惜。
如此看来,金眼彪施恩,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好汉,而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好汉。
当武松因为醉打蒋门神以后,被张都监陷害。施恩上上下下到处花钱,意图为武松脱罪。这不单纯是为了救兄弟,更为了江湖最宝贵的义气。
当武松重新被刺配时,施恩赶上来送行,并悄声提醒武松,防止被人加害。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施恩对于武松的真正情义。
不久后,施恩也跟随武松投奔了二龙山,并随着二龙山全部在梁山入了伙。
只不过梁山的谋,有军师吴用、神机军师朱武,武将方面,有五虎将、小彪将,施恩两方面都没有得发挥,才在梁山被淹没。
征辽的过程中,施恩不幸战死。
武松在六和寺出家,却为施恩奉上了牌位,时时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