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108将中,为什么戴宗的胎骨,被泥塑成像放在庙里?

108将中,为什么戴宗的胎骨,被泥塑成像放在庙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马哥体育 访问量:3264 更新时间:2024/1/16 12:06:04

《浅说水浒》第515期(文/焦目)

在征讨方腊之后,参与的102名好汉,最后只活下来36人。对于这批人,结局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三大类,一类是做官,比如宋江、卢俊义、吴用、花荣等;一类是回乡为民或者求闲,比如宋清杨林裴宣蒋敬等;还有一类就是出家,有武松、朱武、樊瑞戴宗等人。

其实,好汉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避祸,不然就会被奸臣所害。

出家的人中,武松活到八十岁而死,朱武和樊瑞何时而死没说,他们跟随公孙胜修道,想来不会短命;唯有戴宗最奇怪,他先是做官,没多久就纳还了官诰而到岳庙里出家。几个月后,他邀请道众作别,然后大笑而终。

戴宗死后,很荣幸地成了神,被供奉在庙里。

(戴宗)后数月,一夕无恙,请众道伴相辞作别,大笑而终。后来在岳庙里累次显灵,州人庙祝,随塑戴宗神像于庙里,胎骨是他真身。——《水浒传》

所谓胎骨,就是骨架。这就是说,戴宗死后,庙里的人不但塑造了他的像,而且这塑像里用的还是戴宗的真身。也即是说,戴宗的塑像,是以戴宗身体为骨架,塑造了他的神像。这玩意听起来很恐怖,但实际上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因为,首先这说明戴宗的尸体不腐,否则即便用泥塑也会发臭腐烂;其次,这说明庙里的人很尊重戴宗,否则根本不会供奉在庙里。身体一旦被塑成像,就意味着会被永远放在庙里,受世人供奉,世世代代,永不停歇。

在古代,只有修行很高的道士或者僧人,在坐化后身体才不会腐朽,即便不做处理,也能这样。正因为神奇,所以后人才将其肉身塑像,予以膜拜。因为泥包着尸骨,所以这种情况,也叫包骨真身。

唐代的高僧田志超,成佛后就被包塑真身;明代也有这种情况。韶关南华禅寺中,祖殿里就供奉着六祖惠能的真身,而且还有憨山禅师、丹田禅师的真身。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瞻仰一番,感受一下高僧的魅力。

戴宗之所以能如此,和他的经历有关。

事实上,在前期,戴宗并不算什么好人。他在江州牢城做节级时,曾问入狱的犯人要钱。当时宋江故意假装不认识他,戴宗就不断恐吓,甚至拿了棒要打宋江。

不过这样也没啥,因为好汉们都有魔性未退的黑化期,何况戴宗每次用神行法也需要钱。上梁山以后,戴宗便没这么做过。因为速度快,他还成了梁山走报机密的大头领,为梁山立下赫赫战功。

征方腊后,连崔府君都跟戴宗打过交道。戴宗听从崔府君的建议,到岳庙陪堂出家。崔府君是古代传说中的判官神,在冥府中掌生死簿。

只见戴宗起身道:“小弟已蒙圣恩,除授兖州都统制。今情愿纳下官诰,要去泰安州岳庙里,陪堂求闲……是弟夜梦崔府君勾唤,因此发了这片善心。”——《水浒传》

出家之后,戴宗每天都殷勤地“奉祀圣帝香火,虔诚无忽”。从上梁山到出家,可以说是戴宗的立功期、赎罪期,所以他不但能善终,而且成了一位修行很高的道士。也正因为他虔诚,所以能被包塑真身。

标签: 戴宗

更多文章

  • 戴宗临死前为何大笑?你看戴宗辞官后,对宋江说了些啥,梦见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戴宗

    一、水浒江湖,水下更精彩读《水浒传》倘若只关注好汉谁更厉害,虽未尝不可,却容易错过水下面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水下的东西,才支撑起了“水浒江湖”。比如笔者之前谈过,《水浒传》跟历史的关系。为何必须是鲁智深活捉方腊,不能是武松呢?因为鲁智深的历史原型,是后周太祖郭威。而这位“郭雀儿”,又是正牌皇上大哥。方

  • 如果刘唐和打虎的武松单挑,胜负会怎么样?鲜花为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刘唐

    刘唐和武松单挑,肯定是武松赢。武松的武功在水浒传小说中有充分的展现。武松打虎表现出了武松的力气、反应和敏捷。老虎上来一扑,一掀,一剪,但都被武松轻松躲过,这充分说明了武松的反应和敏捷。老虎扑武松,武松向后一跳,就能退出十步远,这说明了武松的弹跳出众。武松抓住老虎脑袋,把老虎摁住,老虎拼尽全力都无法挣

  • 吴用到底有多狠?为了逼宋江上山,不惜准备牺牲刘唐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刘唐

    梁山贼寇,嘴里天天喊着官逼民反,自己是被逼无奈才上的梁山,其实他们逼人上山的事儿干得比谁都多。不管是早期的吴用还是后期的宋江,都是此道高手。比如为了逼秦明上山,不惜派人假冒官军屠杀村庄;为了逼李应上山,把李家庄烧成白地;为了逼卢俊义上山,害得他家破人亡;为了逼朱仝上山,派出杀星李逵斧劈衙内。如此种种

  • 晁盖让刘唐送信的背后:拉宋江下水,把刘唐送到官府怀抱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刘唐

    话说,当日刘唐跑去向晁盖送信,邀请他一起截取生辰纲时,却被外出巡逻的朱仝和雷横误以为是贼,而抓了起来。晁盖便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贼,所以私下前去查看。一看,这人“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不难看出,这个人是一个相貌特征很明显的人。但是,为什么日后还偏偏要让这样一个体貌特征很明显,官

  • 李逵吃硬不吃软武松吃软不吃硬都好处理,还有两位好汉软硬不吃,宋江该咋办?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逵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一百单八将,自然是啥人都有,他们上梁山前的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性格也是迥然有异,宋江能把这些五花八门的好汉拢到一起,也真是很不容易了。记得有这样一个笑话,甲问乙:你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还有啥是你不吃的?乙冷冷地回答: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这当然是一个笑话,能不吃软、

  • 清明祭祖踏青,采摘野菜,千万别把“李鬼”当“李逵”

    历史人物编辑:醉花荫下情标签:李逵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明天就清明了,淅沥沥的小雨也阻止不了我们踏青的步伐,野外的春景,舒放严冬的郁结情绪,我们祭祖、郊游、折柳,采野菜。但是田野刚冒头的青色野菜,并非都能吃哦,大家采摘的时候可要擦亮眼睛,避免采错。每到清明就会看到报道:“2023-4-1,一家6口踏青采野菜,将化儿

  • 《水浒传》李逵临终之时,和宋江说了这样一句话,令宋江羞愧万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李逵

    在水浒传中,自从梁山好汉们去攻打方腊之后,一切都变了。之前都是梁山好汉快意恩仇,从没有他们杀不了的人,他们也都没有死去,但是自从宋江不顾众人反对选择跟随朝廷那一刻开始,本来从看的心里很痛快的一部电视剧,到最后看得心如刀割一般,心想这个宋江真是害人不浅啊!打败方腊之后,一百零八好汉所剩无几,一些看透朝

  • 宋江对李逵情有独钟?李逵临死前,对宋江说了短短几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李逵

    但即使是如此,朝廷还是不肯放过宋江等一行人,并还赶尽杀绝,所以等到最后,宋江也并没有等到高官厚禄,而是等到了一杯毒酒。就在宋江临终前,还不忘带走自己的兄弟李逵,骗了李逵也喝下这毒酒。而李逵在得知自己喝的是毒酒的时候,也垂泪的说道:“罢了!生时服侍哥哥,死后也只做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说罢不久后,李

  • 李逵临死前说了20个字,听起来十分扎心,但却道出了宋江的本性

    历史人物编辑:江辰雨标签:李逵

    说到水浒传相信许多人都看过,里面的许多好汉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李逵,他长相魁梧,皮肤黝黑,所以看起来有点吓人,但是李逵却是个心地善良,十分孝顺的人。他最初是因为打死了人才逃亡江州,后期上了梁上后想把母亲接来享福结果却害死的母亲。他的人生算是个悲剧了。在水浒传中李逵可谓是一个非常

  • 宋江骗李逵喝下毒酒,李逵死前留下24个字,道出宋江真小人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李逵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我们熟悉的英雄好汉,比如《水浒传》里面的108条好汉,以宋江为首的好汉在梁山聚义,在经过招安以后,四处征战的故事。在《水浒传》里面,后来宋江成为首领,但还是有很多人对宋江不服气,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还是有人忠于宋江的,比如我们熟悉的黑旋风李逵。在《水浒传》里面,李逵是一个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