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扈三娘为啥非要嫁给王英

扈三娘为啥非要嫁给王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丹丹 访问量:434 更新时间:2024/1/30 3:21:11

扈三娘如果不嫁给英,只有死路一条。

扈三娘与王英,一点都不般配。扈三娘貌美如花、武艺高强,王英却贪花好色、相貌猥琐、武艺也不咋样,简直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只要稍微动脑子想一下就知道,扈三娘怎么可能看得上王英呢?她当然有着自己的苦衷。

这事是宋江一手操办的

宋江在收服王英时,曾经承诺将来给他找个漂亮的老婆。这事在宋江看来并不难办,梁山人多势众、势力雄厚,哪天下山抢劫的时候,顺道就能把这事给办了。

可宋大哥身为一把手,事务繁重,既要考虑梁山内部事务,还要与朝廷的征剿大军、周边的势力作斗争,这事就一直耽搁下来了。

但是,两个人之间的约定,王英可是一直没有忘记。他早就一眼看上了扈三娘,正好拿这个来说事。从书中可以看出,宋江对扈三娘也是有那么点意思的,那么他能不能拒绝王英呢?

当然不能!王英虽然本事不咋样,却是宋江的心腹,对宋大哥忠心耿耿。梁山势力复杂、山头众多,宋江当然要笼络王英了。

失信于人是混江湖的大忌。如果宋江拒绝了王英,别的好汉肯定会说宋大哥说话不算数,从而离心离德,这是宋江无论如何也愿意看到的。对于江湖大哥来讲,脸面、信用、口碑、形象,比什么都重要,女人算得了什么?

纵然宋江也对扈三娘有意思,但王英既然开了口,宋江如果拒绝的话,那就是和兄弟抢女人了,这事宋江是干不出来的。所以,无论是出于维护自身形象,还是为了笼络王英,宋江都别无选择。

扈三娘为何不反抗

让一个貌美如花、心高气傲的女人嫁给王英这样的货,扈三娘是肯定不愿意的,但她还有别的选择吗?

并且,梁山把她一家都杀得干干净净,全家百余口人,仅哥哥扈成逃生,她与梁山有着血海深仇、灭门之恨,她怎么可能从贼呢?可在宋江面前,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长期以来,宋江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一个武艺不高、一心想招安的软骨头,是典型的投降派,却自动忽略了宋江的本来面目。

宋江以一介押司小吏,却能够在郓城上下其手、结交匪徒、手眼通天;

宋江与阎婆惜翻脸后,下手狠辣而娴熟,割首的动作,流畅自如,毫无害怕惊惧、手足无措;

宋江打下无为军之后,将黄文炳全家四五十口人,无论男女老幼不留一人,报复之心何等强盛;

此后,宋江又将黄文炳做了烧烤,割一块肉,烤一块肉,用下来酒;不仅如此,宋江还将黄文炳的心肝做成醒酒汤,给众位梁山好汉喝。试问,这些好汉喝是不喝?逼着人吃人肉,这种扭曲的心理,难道不让人恐惧吗?

梁山不乏杀人不眨眼的好汉,他们凭什么对宋江服服贴贴?难道是因为宋江大方?难道是因为宋江经常给他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宋江啊,是一个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吃人肉、喝人血的主啊,扈三娘这样在正常家庭长大的女孩子,早就被吓傻了,宋江让她嫁给王英,她敢说半个不字?

如果扈三娘拒绝嫁给王英,会有什么下场

如果扈三娘性子烈一点,抵死不从,宋江会怎么办?不外乎以下三种选择:

第一种,斩草除根,将扈三娘杀掉,并承诺再给王英重新找一个;

第二种,霸王硬上弓,将扈三娘捆了,送入洞房与王英成就好事;

第三种,派人将扈三娘关押起来,慢慢磨她的性子,最后扈三娘还是得答应。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扈三娘看来,全家都死了,寨子也没了,啥都没了,无依无靠的,好死不如赖着活,就这样吧。

那么,扈三娘能不能假装答应,伺机逃跑或者报复呢?也不行。

第一,古代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从了王英,就没有反悔之理;

第二,梁山也不可能完全相信扈三娘,一定对她严加防备,逃跑或者是纵火等等,机会基本上等于零。

第三,梁山势力极大,一介弱女子,就算想逃,能逃到哪里去?就算跑了,谁敢收留她?一介弱女子,又如何谋生?

扈三娘就此沦为梁山的一员。

结语:扈三娘的选择,是无奈。她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留给她的,只能是嫁给王英当老婆。

其实,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人心和人性。假如扈三娘逃了出来,他还能够过正常的生活吗?

在许多人看来,扈三娘在土匪窝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谁知道发生了什么?闲言碎语、风言风语,那种滋味扈三娘能受得了吗?

扈三娘并没有犯什么错,可在许多人眼里,她在土匪窝里呆过,那就是最大的错;有些事无论发没发生,它就是发生了。

人们不愿意相信事实,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不管你扈三娘愿意不愿意,是自愿还是被迫,都是你的错。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梁山这群土匪的错,扈三娘只是个无辜的受害死而已。

可惜世人惹不起土匪,只能迁怒于扈三娘了。一个被土匪玷污过的女人,还是去死好了。世人大抵如是想。

别看他们说起扈三娘鄙薄无比,可如果梁山好汉到他家,掏出明晃晃的刀子,只怕他会将家里的钱粮女人双手奉上。

舌头是软地,杀起人来比钢刀还要锋利。

扈三娘,真的是别无选择。

标签: 扈三娘

更多文章

  • 梁山上的无名女子,与扈三娘命运很像,但比扈三娘更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扈三娘

    《浅说水浒》第091期(文/焦目)水浒是一部大男人的书,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一百单八将,绝大多是都是男人。而且,作者介绍好汉时,往往都会说此人是真好汉,不好女色,只喜欢刺枪使棒,打熬力气。所以,水浒中的女人,被严重黑化,多数都是坏人或者比男人还男人,比如潘巧云,潘金莲、卢俊义妻子贾氏、李瑞兰、王庆的老

  • 扈三娘最喜欢的男人是谁?肯定非色鬼丈夫王英,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秦风猎猎标签:扈三娘

    说到梁山的108条好汉,大家都知道,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男子,但其中也有三位女人,她们分别是“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和“一丈青”扈三娘。但是,如果让看过《水浒传》的观众来评价这三个女人谁最漂亮,人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扈三娘。那么,扈三娘最喜欢的男人是谁?肯定非色鬼丈夫王英,而是另有其人说到扈三

  • 李逵杀扈三娘全家,罪大恶极,鲁智深为何不替扈三娘出头呢?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扈三娘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虽然遇到了一点小抵抗,但最后还是顺利拿下了祝家庄,除了逃跑的教师栾廷玉、扈三娘哥哥扈成之外,其他皆被剿灭,令人可恨的是,李逵不顾宋江将令,私自带兵闯入此前已经投诚的扈家庄,不分青红皂白,将扈太公一门老幼,尽行杀戮,一个不留。本以为宋江会问罪,没想到最后因为李逵杀了祝彪和祝龙在先,正

  • 李逵为何要杀了扈三娘全家,这才是根本原因,肯定超出你的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扈三娘

    其一,李逵为了立功,为了得到扈家的财产和粮食,其实这也是梁山的对外打仗的根本目的,梁山为何一次又一次的对外征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钱和粮食,梁山只是个孤岛,所有的粮食和物质都依靠外援,当时王伦统治梁山之时,依靠柴进的救济才勉强生活,何况现在的梁山人马众多,为了维持梁山的局面,四处征战掠夺钱财和

  • 李逵杀扈三娘全家,扈三娘为什么保持沉默?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扈三娘

    他杀人如麻,他杀人不分青红皂白,他把杀人当作嗜好,他把战争当作杀人狂欢节,他杀人后从不反思自己,他杀人后从不忏悔被杀的冤魂。这个杀人狂魔,不是别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黑旋风李逵了。李逵犹如一架疯狂开动着的杀人机器,有学者统计过,李逵杀死的百姓比官兵还多。李逵疯狂舞动着双板斧,砍下的是百姓一颗颗血淋淋的人

  • 宋江想娶扈三娘吗?后来为何把扈三娘嫁给王英?

    历史人物编辑:好运说历史标签:扈三娘

    三打祝家庄时,扈三娘曾亲自去捉宋江,幸亏林冲来得及时。扈三娘虽然武艺不低,但是林冲武艺更高,仅仅十回合未到,扈三娘就不敌林冲被活捉。捉住扈三娘后,宋江没有让人把扈三娘押在军营,反而让人把扈三娘绑住双手,送到他父亲宋太公处了。宋江为什么这么做?对扈三娘他是怎么打算的呢?宋江是要自己娶扈三娘吗?其实,宋

  • 林冲错过了扈三娘,又错过了女将琼英,真是造化弄人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扈三娘

    三打祝家庄之后,林冲活捉了扈三娘。心想终于能够给自己续弦了。无论是论相貌,还是情理来说,论资历名声,扈三娘都应该属于自己。扈三娘与林冲也是非常般配。在梁山好汉中,更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的功劳大,资历深,谁分到的东西就越好。林冲在梁山上的资历自然是最深的。他上山比吴用一群人还早,自然是元老了。而且林

  • 性格懦弱甚于林冲,表现平庸不如鲍旭,此人却混进了天罡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鲍旭

    一百零八将齐聚梁山后,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工作分工。相对而言无论是马军五虎将还是八虎骑,其排名都较为合理。但在步军头领中却出现了极大的混乱。除了排名两位的鲁智深和武松之外,其余八人不但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还不如排在步军将校中的好汉。本文要说的便是这样的一位,他的名字叫做杨雄。杨雄本是蓟州两院押狱兼充市

  • 足坛108将(第60位丧门神 鲍旭)

    历史人物编辑:顾睿标签:鲍旭

    前言记得2008年,当时CCTV5天下足球栏目做过专题节目《足坛108将》,将当时世界足坛上百位巨星与名著《水浒传》当中的一百单八将相对应。时过境迁,14年过去了,不少球星已经退役,年轻球员登上舞台,于是突发奇想,策划盘点当今足坛现役球员的一百单八将。争取每天更新1位人物,喜欢的朋友请收藏合集!以下

  • 孔明不是诸葛亮,杨慎一个偶然失误,为何延续200多年才发现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孔明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是明代四朝元老,还当过皇帝的讲读老师。杨慎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从小就熟读诗书。11岁就会写诗,当时就是大家公认的“小神童”,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23岁那年就考取了状元。他和当时的解缙、徐渭,被历史学家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而且杨慎居首位。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