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明不是诸葛亮,杨慎一个偶然失误,为何延续200多年才发现

孔明不是诸葛亮,杨慎一个偶然失误,为何延续200多年才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汽车早知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4/2/20 16:26:34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是明代四朝元老,还当过皇帝的讲读老师。杨慎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从小就熟读诗书。11岁就会写诗,当时就是大家公认的“小神童”,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23岁那年就考取了状元。他和当时的解缙、徐渭,被历史学家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而且杨慎居首位。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是这样一个大才子,也闹了一个大笑话,而且这个笑话一直延续了200多年。杨慎当年在编写一本《丹铅总录》的书籍时,其中有记录魏武帝曹操刑罚非常严苛,曾经征用一个叫孔明的人为官。杨慎在注释中,特意在孔明二字的前面加上了“诸葛”两个字。于是大家在读这本书时,都把这个“孔明”当成了诸葛亮

杨慎当年是大才子,在学术界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所以后来大家都依照杨慎这个观点,认为这个孔明就是诸葛亮。一直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个叫孙志祖的举人,无意间读到杨慎的这部书,看到这个解释,心里就画魂了。心想,不对呀!当年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是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的。而且一出山就辅佐刘备,刘备死了又辅佐刘禅,一直到病死五丈原,他啥时候被曹操征用了,他可不是徐庶徐元直啊!会不会是前人搞错了。

这要是遇到别的文人,看到这里一定会认为,像杨慎这样的大学问家,怎么会搞错呢,一定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把这段情节给漏记了。要怎么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呢?这个孙志祖还挺较真,非得弄出个子午卯酉来。于是开始查阅大量的史料,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这个“孔明”,是颍川人,一个山野村夫,姓胡名“昭”,字孔明。当年听从曹操的召唤,跟随曹操了。因为这个孔明,跟诸葛亮相比,简直是萤火虫和电灯,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杨慎凭着直觉,才把他误认为是诸葛亮了。然而此孔明非彼孔明也。

明朝状元杨慎这个错误“注解”,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才被一个清朝的举人给更正过来了。毕竟诸葛亮的名气太大了,而胡昭的名气又太小了,所以才使明代第一才子,闹了这么一个大笑话。而后面的人,学识浅薄,就更难免以讹传讹了。由此可见,即使是某一方面的学术权威,也免不掉出差错的时候。诸葛亮那么能掐会算,还误用马谡,结果演了一出“失空斩”的大戏呢!

所以说,从古至今,治学必须要严谨,来不得半点马虎,不然就会误人子弟。而且越是名气大的人,造成的影响就越大。拿如今社会来说,越是公众人物,越是要谨言慎行。像前些年某姥爷在饭局上,嘴上没有把门的,结果在观众中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自己的饭碗也搞砸了。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光阴荏苒,春风秋月。多少当年显赫一时的人物,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杨慎虽然不慎,在著书立说上留下了一个错误,也可以说是一个遗憾,好在被后人发现并更正了。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杨慎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在历史上,杨慎不仅是一位受后人尊敬的,敢于上书进谏的贤臣,而且更值得称颂的,还是他留给后人的这首《临江仙》。

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标签: 孔明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舍弃魏延建议,司马懿大笑孔明,结果千年后得知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城歌爱娱乐标签:孔明

    在三国时期,如今三国人物都是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诸葛亮在公元228年发动第一次北伐,这个时候的魏延给诸葛亮提出了建议。不过诸葛亮舍弃魏延建议,司马懿大笑孔明,结果千年后得知真实原因。毕竟诸葛亮觉得要走大道一步步夺取凉州。魏延的想法和诸葛亮恰恰想法,认为要一步到位。其实看三国要懂权谋之道,诸葛亮与李严

  • 周瑜文武双全,智慧不输孔明,他为什么不独立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孔明

    三国之中最经典的一场战斗,莫过于三国赤壁之战。而领导这场战斗,最终取得胜利的就是周瑜。正史上所有的关键性决定,全都是周瑜决定的,并没有诸葛亮什么事儿。后来的很多诗人也流传大量称赞周瑜的诗歌。作为三国顶级军事家,文武全才的周瑜智慧也不输孔明,他为啥没有自立为王呢?要知道,在东汉末年时候各方诸侯只要是手

  • 刘备死后,孔明为何一直战败呢?姜维临死前终于说了实话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孔明

    三国时期: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当时出现很多英雄豪杰,能人奇士,很多谋略过人的人物,横空出世,如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郭嘉等人,而最出名的某过于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他在隆中时常在好友面前,就自比管仲乐毅,而他的好友们更加认可他的才华,赞他有惊天谓地之才,定国安邦之策,从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来看,绝

  • 为什么诸葛亮不能统一三国?诸葛孔明徒有虚名,还是魏国太强?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孔明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说起三国来,大家一般都会谈的津津乐道,有时候也会因为谁的武力值高争得面红耳赤。三国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每个喜欢三国故事的人的精神食粮。今天小编想要说的是诸葛亮为什么不能统一三国呢?当初他可是水镜先生力荐、让刘备打了几个胜仗的徐庶都自愧不如的“卧龙”。刘备为了得到“卧龙”诸葛

  • 说一说三国中最传奇的谋略家诸葛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孔明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

  • 此人早早道破了孔明的命运,智谋远在诸葛亮之上,却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孔明

    三国里有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被世人称为“智圣”的诸葛亮----忠臣楷模、兼智慧的化身。但中国有句老话:“饮水思源”,说起诸葛亮,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司马徽。有一天刘备去拜访司马徽,问天下之大,谁能称得上先生口中的俊杰?而这个被称为“镜水先生”的司马徽,一口就说出了诸葛亮的名字,对他给予了很大

  • 孔明如果投靠曹操,是否能超过曹营五位谋士,成为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孔明

    三国里面,要说哪方阵营的英雄谋士最多,那当属曹魏那边,武有五子良将,文有郭嘉荀彧等,但是刘备那边可以说仅仅靠着诸葛亮一人便完成了逆袭,倘若诸葛亮去了曹操阵营,能不能超越曹营五谋士,成为老大,并且帮助曹操一统天下?答案是不行,先看以下分析。曹营五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诸葛亮虽然聪慧,

  • 此人才华横溢,与孔明不相上下,平生第一计,就让曹操损失惨重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孔明

    相信很多人都特别熟悉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因为这个时期处于乱世,所以出现了很多的英雄豪杰,就连比较出名的谋士也基本上都出自这里,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除了诸葛亮号称卧龙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能够和他齐名,这个人在出山之后直接就打败了曹操,让曹操一直都非常的郁闷,但是也因为这个计谋让很多人都不敢再用,你知

  • “南阳孔明后裔”匾额高挂广西阳朔,别把历史当泥巴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孔明

    一方“南阳孔明后裔”匾额,高挂在广西阳朔葡萄镇翠屏村的武侯祠门楣上,成为当地一道文化风景。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十年,从17岁到27岁,“春秋十载,博览群书,故谓管乐,吟啸待出”……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多年后,当他的子孙在广西扎根时,他们称自己为“南阳孔明后裔”,亦如当年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掷地有

  • 他不死,曹操不会赤壁大败,周瑜孔明都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孔明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群英荟萃的时期。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不到一百年的历史诞生了无数智谋之士、熊虎之将,精彩纷呈。水镜先生曾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曾经同时拥有诸葛亮和庞统,但也仅仅是建立蜀汉政权而已。如果不是郭嘉英年早逝,也许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就一统江山了。这么说绝不是夸张。赤壁大败后,曹操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