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最忌惮军事奇才李左车,为何在背水之战中,李左车败给了韩信

韩信最忌惮军事奇才李左车,为何在背水之战中,李左车败给了韩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小二说历史 访问量:1318 更新时间:2024/1/16 18:55:27

韩信有“兵仙”的称号,可以说在秦末汉初他是那个时代最为顶尖的军事家。但是,有一个叫左车的人,韩信对他还是有所忌惮的。

李左车一开始还是韩信的敌人,背水之战后被韩信俘虏了,之后李左车当了韩信的谋士,为韩信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说这个李左车,也是少有的军事奇才,为何他会败给韩信呢?

说到他们两个人的较量,就不的不说背水之战了,我们都知道背水之战也是韩信的成名之战。此战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

下面我们就看看韩信是如何战胜李左车的?

当时赵国的主将是陈馀,二十万大军都是在他的手里。李左车只是陈馀下面的一个军师,李左车这个军师是懂军事谋略的人,但是,陈馀就是一个书生。

书生一般都是比较自大的,让陈馀指挥李左车也是属于外行人指导内行人。

这个人事任命本身就为这一次战争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当韩信带领着三万人马要打赵国的时候,陈馀就带领着大军迎战了,韩信是从代国这边行军的到达赵国的,若是从代国到赵国,就必须要穿越太行山。

穿越太行山有好几条路,都是很艰难的,韩信选择了最短的一条也就是井陉路。

当李左车知道韩信的行军路线后,他就告诉陈馀,韩信这个人不能小觑,也不简单,他敢带领3万人来攻打我们拥有20万军队的赵国,说明他并不是泛泛之辈,这样的人我们要小心谨慎。

若是想要战胜他,也并不是难事,但是,必须要听我的计策。

李左车想要给陈馀要3万人马,他想带着这3万人马,通过别的道路穿越太行山,赶到韩信军的后面。

然后,待韩信军队穿过井陉路的时候,他和陈馀一起前后夹击韩信军,这样韩信军队退无可退,进无可进,肯定是必败无疑的。

井陉路就是韩信的死亡之地。

要说李左车这个计策绝对是万无一失的。若是陈馀采用了他的计策韩信必死无疑,韩信想要活命,想要打赢这个战争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左车的建议也传到了韩信那里,韩信听说后确实大吃一惊,若是陈馀真的采用这个战术,这个仗就没有办法打了。

还好,最后陈馀否认了李左车的建议。

陈馀给的理由是,我们堂堂赵国打仗就要打光明正大的仗,偷鸡摸狗不是我们的作为。所以,这种偷袭的办法我们是不会用的。

事实上陈馀之所以否认李左车的建议,就是因为他知道韩信只有3万人马,而他有20万,这个力量对比太悬殊了。

在陈馀看来这个仗怎么打都是能够赢韩信得。因此,他才否认了李左车的建议的。李左车尽管知道这个战役,若是不采用自己的办法,打赢是有点困难的。当时的韩信也是大名在外了。

但是,他说了不算,也只能干着急。

韩信知道陈馀小瞧自己了,否定了李左车的建议,然后开始按照原计划行动了,他先是让自己的部下几千人马,带着汉军的旗帜,秘密的行军藏到赵国城池附近。

然后,又派大军度过井陉路去挑衅赵军,选择和赵军在约定的地点进行大战。赵军都出城池去准备打仗去了,这个时候他们的城池就空了。

韩信先派的几千人马,他们就到了赵国城池当中,把赵国的旗子给换成了汉军的。主战场上,韩信的军队和陈馀的军队交战了。

韩信命令士兵和赵军交战的时候,把自己的旗帜,战鼓都给扔了,让赵军争抢,这样就会造成混乱的场面。

因为古代的时候缴获对方的战鼓、旗帜,都是有奖赏的。赵军看到汉军的旗帜战鼓满地都是后,他们就开始疯抢了。

这个时候韩信趁着赵军混乱,再让军队攻打赵军。而且他们是且战且退,到了河边他们背水列阵,和赵军殊死拼杀。

两军打得很惨烈,胜负难分!

待两军打累了之后,要暂时休整一下,赵军就打算退到他们的城池休息,但是,刚走到城门不远处,他们就看到了城墙上的旗帜,都换成了汉军的。

这时候大部分赵军意识到自己的城池被汉军占领了,赵军被汉军给打败了。所以,这些赵军就开始乱了。

几十万人开始不听命令逃跑了。

他们一乱城池里换旗帜的几千汉军杀了出来,韩信那边也杀了过来,赵军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大部分在混乱中丢了性命。

陈馀这个主将在逃亡的时候,也被乱军给杀死了。就这样韩信取得了战役的胜利,韩信开战之前,就交代士兵,留意一个叫李左车的人,最好是活捉他。

所以,李左车最终被韩信给捉住了。

李左车被俘虏之后,韩信以最大的礼仪招待了他,最后终于感动了他,李左车成为了韩信的一个谋士。

韩信有了李左车的辅佐,如虎添翼一般。攻打燕国的是,韩信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把燕国给拿下来了。

还有后来很多的战役,李左车都有参与。

标签: 李左车

更多文章

  • 李左车,让“兵仙”韩信尊为师长,韩信险些丧命太行山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李左车

    他差点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不是司马迁记入《史记》,又或者是韩信拜为师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话便是李左车所说!出自《史记·列传第三十二 淮阴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成功。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聪明之人未必永远聪明,

  • 为什么龙且的死,会让项羽第一次感到失败的恐惧?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龙且

    提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相信稍微有点儿历史知识的朋友都会对其竖起大拇哥,称赞他是一位真汉子,一位真英雄,天不怕地不怕,宁愿拔剑自刎也不愿意灰头土脸地渡过乌江见江东父老。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位“气壮山河”的英雄,也被司马迁捕捉到了情感上的细节,并且在《史记》中明确记载有“项王恐”。这三个字

  • ?龙且有多重要?为何西楚霸王项羽知道他的死讯之后,自己也将灭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龙且

    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的下场的确很惨,但他也曾经有过比较辉煌的时期,而他的全盛时期又令很多诸侯王对他非常忌惮。只不过是当他手下的一名司马龙且死了之后,令他的震动还是非常大的,那么龙且在项羽军中的重要性就有多大呢?下面是天马菌的观点。龙且在项军中的重要性项羽本来就是拥有一手好牌,有很多英雄豪杰在反秦之初,

  • 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为何在第一次与韩信交手时就被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龙且

    楚汉之争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战争之一,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战争。只不过最终的项羽失败,刘邦通过楚汉之争建立了西汉王朝。在历史上,人们对刘邦的评价就是“刘邦真小人,项羽真君子。”相比较来说,项羽的结局凄惨。项羽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选择了在乌江自刎,一代西楚霸王就此陨落。人们对项羽的做法大部分是感

  • 龙且很重要?为何龙且一死,楚霸王项羽就知道自己离灭亡不远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龙且

    在秦朝灭亡之后,楚汉展开了长达四年的争夺天下之战,人们非常熟悉刘邦帐下的韩信、樊哙、周勃、灌婴等猛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麾下也有五名大将,他们分别是龙且、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一)大将龙且历史上,项羽最仰仗的武将包括龙且、曹咎、周殷(此三人同为西楚大司马)、钟离眜、季布、英

  • 楚将龙且刚刚战败身亡,项羽就极度恐慌,项羽到底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龙且

    汉四年,楚将龙且奉命救齐国,但被韩信击败,死于潍水之上。龙且一死,一向怼天怼地的项羽便表现出极度恐慌,项羽到底在害怕什么? 首先,在韩信攻下齐地之后,项羽便已知道,情况对他很不利。 汉四年,韩信擅自发兵袭击齐国,齐国田氏不敌韩信,以兵败如山倒的形势失去对齐国的控制权,田氏不甘心失败,便向项羽求救,项

  • 同样都是战神,为何龙且会输给韩信?其实就是因为龙且看不起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龙且

    或许,很多人都会说龙且本来就不如韩信,其实还真就并非如此,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其实相对来说龙且还是比较厉害的,虽然他只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但是他却是楚国的第一战将,尤其是他曾经还击败过英布,可见龙且到底是多么厉害的一种存在,即便是把他封为楚国的战神,那么还真就是一点也不算过分,只不过他的名气确实

  • 龙且本是项羽手下大将,却被韩信一招击杀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龙且

    秦朝末期四处都是农民起义,整个国家都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很快秦国的主力军队都被项羽击败之后,秦国没有能力对抗起义军,很快就被推翻了。只有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项羽和刘邦为了天下多次进行战争,最后刘邦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汉朝。在两个势力抗争的期间,我们知道项羽基本上所有的战争都是亲力亲为,这是因为项羽的

  • 有人说龙且也是“一代战神”,那他为何会输给韩信呢?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龙且

    其实在我看来,龙且谋略不如韩信,悍勇不如项羽,显然当不起“一代战神”这个称号。他虽然一直跟随项羽南征北战,深受项羽信任,但实际上他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并不多,除了曾率兵大破英布之外,两次独自领兵作战都惨遭失利,最终自己也战死沙场。龙且根本当不起“一代战神”这个称号龙且或许算得上一员大将,但无论是领兵作

  • 项羽手中的王牌,龙且之死,让项羽走向衰败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龙且

    西楚霸王项羽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人物之一。在汉朝建立之后,司马迁记载史记时候,项羽是唯一一位以王侯身份被写入帝王史籍资料的人。因此,司马迁对项羽的为人和经历肯定是敬佩的,否则也不会将项羽写入帝王史记中。秦朝末年,由于不满秦王朝残暴的统治,无数英雄揭竿而起反抗秦朝。项羽和刘邦就是起义军的一员。不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