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古代称美女为姬?同姓为何不能通婚?孟姜女到底姓什么?

为何古代称美女为姬?同姓为何不能通婚?孟姜女到底姓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宗辉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4/1/17 3:51:44

在《史记》中以“姬”称呼女性的现象极为常见,其用法主要有三类:一、沿用《左传》等先秦典籍的称呼,如骊姬、蔡姬、伯姬等;二、作为美女的通称,如宠姬、爱姬、美姬等;三、加在女性姓氏之后,如戚姬、簿姬、曼姬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和春秋战国之时,以“姬”称呼女性的用法仅限于第一种,即“周女称姬,齐女称姜”。也就是说,女子名字中带有“姬”指的是这个女子为“姬”姓。西周和春秋之时,社会上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因此女性的名字中一定要标明自己的姓。

当时女性的命名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母国之名+母姓,如骊姬,其母国为骊戎,骊戎为姬姓;二是本人排行+母姓,如众所周知的孟姜女,“孟”并非她的姓而是排行,她其实是姓“姜”;第三是本人或丈夫的谥号+母姓,如“穆姜”中的“穆”为本人谥号,“武姜”中的“武”为郑武公谥号,她们都是“姜”姓女子;第四为夫姓+母姓,如“夏姬”中的“夏”为其夫“夏御叔”之姓,“姬”则为郑国之“姬”姓。

此外,亦有母家之氏+母姓、夫家之氏+母姓及夫国国名+母姓等命名方式。也就是说,当时的女子名字中一定要带上本姓。因而《礼记》中有“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的说法,意思是买妾时不知道女子的姓,则通过占卜的方式来确定两人能不能结合。

当然,周王朝禁止同姓通婚,其实并不是基于遗传学或生理学的考量,而是出于壮大姬姓的目的。西周发源于西岐,可谓是边陲小地,其宗族力量完全不能跟殷商相比,于是采用了分封制使“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而之所以形成“同姓通婚,其生不蕃”的理念,一是为了发展姬姓,因为当时姬姓之人本就少,如果再同姓通婚的话,无疑不利于本姓的发展;二是为了通过本姓之女与他姓之男通婚,使得他姓势力与本姓捆绑在一起,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

春秋之时虽然礼崩乐坏且周王朝式微,但周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姬”姓女子仍是尊贵的象征,因此各国之人都以娶“姬”姓女子为荣。而“姜”姓则为齐国国姓,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齐国的“姜”姓之女的地位亦水涨船高。因此,先秦典籍中多有关于“姬”姓与“姜”姓之女的记载。

此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姬”既然是尊贵的象征,为何最终成为了女性的通称,甚至与略为低贱的“妾”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因为战国之时周王朝名存实亡,齐国和楚国等大国都渐渐有了用“姬”代指美女的习惯,这其实折射出了它们想征服周王朝的心理。美女和土地是战胜方的两大战利品,以“姬”姓代指美女则意味着提前将周王室的美女收入宫中。

当然,最终征服周王朝统一天下的并非齐楚而是秦国。秦国将周王室及六国的女子纳入后宫,并以周朝之姓“姬”称呼她们。在使“姬”姓低贱化的同时,亦彰显了自身胜利者的心理。这无疑向天下表明,原本尊贵的姬姓女子现在不过是我宫中之妾,我秦朝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于是,“姬”开始成为女性的通称。秦汉之时不仅产生了“姬妾”、“歌姬”和“舞姬”等词,亦形成了以某姬称呼美女的习惯。

参考文献:

左丘明《左传》司马迁《史记》戴胜(编)《礼记》刘向(编)《战国策》田恒金《从《春秋》《左传》看先秦时期女性的名字及其文化内涵》

标签: 孟姜女

更多文章

  • 孟姜女并不是秦国人,哭倒长城?秦始皇:和我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武成读史标签:孟姜女

    相信孟姜女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在许多戏文,民间戏曲,现代的电视剧中都曾提到过。讲的是秦朝的时候呢,有个叫范喜良的男人,他娶了一个哭功惊人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当时呢,正好赶到秦始皇嬴政要建长城,比较缺人,就开始全国的征人去搞建筑。孟姜女和范喜良人家两个呢,才结婚三天,范喜良就被抓去当壮丁了。这眼

  • 说孟姜女不姓孟的董宇辉,你还有什么不会?

    历史人物编辑:睡麋鹿林标签:孟姜女

    亲爱的董宇辉老师我们的小王子,孟姜女难道不是姓孟吗?好吧,她姓姜,是我草率了。没文化,真可怕,误了子弟脸一阵啪啪。现在法律规定“一夫一妻制”,应该没有所谓的“嫡出”跟“庶出”了吧?要是真的能与你不分伯仲,九个多月了也就不会未见第二个董宇辉,所以说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无可替代,好像不只是一句戏言。人和人

  • 孟姜女哭长城还有如此黑幕,秦始皇为何大声疾呼:这黑锅我不背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孟姜女

    历史很有趣,古人有言“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品读历史,以达到博学多识的目的,从而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涵养。同样,通过历史的研读,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很多比较有意思事情,甚至能够做到知往昔以鉴未来防患于未然!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中国出现了很多引领时代的英雄人

  • 原来孟姜女哭长城是老天从小就按排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孟姜女

    孟姜女为了范喜良哭到长城,大家都知道,相传孟姜女并不是人,而是出生在冬瓜里。秦朝初期,在松江府华亭县(也就是现在的上海松江区)内,有一位孟姓员外,这个人在本地算是富户,家里有地有房还有不少钱。孟员外年轻时比较会经营,早早的置下了不少房产和地产,早些年可能干活太猛,伤了身体。年近60岁了,膝下还无儿无

  • 真的有孟姜女这个人物?她又是为何哭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孟姜女

    我国民间有孟姜女哭长城的说法,这是世代相传的民间悲剧,因为秦朝的残暴闹得孟姜女苦不堪言,最后长城都被哭倒,感天动地。民间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很多说法都无从可考甚至是以讹传讹,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到底是怎么来的?传说毕竟是传说,长城很明显不会被哭倒。事实上我国史料是有关于孟姜女的说法的,孟姜女的原型

  • “孟姜女哭倒长城”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孟姜女

    “孟姜女哭倒长城”是真是假?盂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在秦始皇时,由于劳役过重,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不过三天,新郎范喜良就被迫出发去修筑长城,可惜的是,不久他因饥寒劳累而死,其尸骨就被埋在山海关长城墙下。孟姜女挂念丈夫,就身背寒衣

  • 孟姜女的丈夫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埋在长城下面?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孟姜女

    说到万喜良大家肯定不知道是谁,但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你们应该都知道吧,没错万喜良就是孟姜女的丈夫,这个故事真假不知道,但是左转里面有记载有他们的原型,只不过那个男的叫万杞梁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将军,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初心是好的,防止外国的侵犯,可孟姜女的丈夫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埋在长城下面?原因一:不方便

  • 孟姜女哭长城的英伦之泪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孟姜女

    先说一个英文单词:rearhorse ,螳螂。是由rear和horse组成。rear,举起;horse,马。螳螂在马前举起双刀……这个画面太熟悉了吧:螳臂当车。古代是马拉车。再举个英文单词:ape,意思有猿;猴子;模仿他人者;模仿……汉字猿,由犭、袁组成。袁,古义是长的衣服。由此大家可想到另一个成语

  • 孟姜女的故事如何启示人们珍惜家庭和忠诚?

    历史人物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孟姜女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1、为什么孟姜女的故事中,长城的崩塌是由于她的哭泣引起的?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孟姜女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女性形象。她的故事源于春秋时期,是一个关于杞梁和他的妻子孟姜女的爱情悲剧。然而,在后来的演绎中,孟姜女的哭泣导致长城崩塌的情节成为了

  • 孟姜女“哭长城”的真实发生地最新解密

    历史人物编辑:陌殇爱宠物标签:孟姜女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以说在中国家喻户晓。目前全国有数十个地方都称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地方,有的地方还建成旅游景点。到底哪一处是真实发生地,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云。最近,小编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终于找到了答案。可以确切地说,这是唯一的真实发原地,它既不在秦长城附近,又不在齐长城附近。而是一座被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