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在“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下,女性必须“以色侍人”,再加上汉武帝虽然是英雄,却有英雄的通病,那就是好色。
卫子夫的上位史
卫子夫的出身并不高贵,其父不详,母亲卫媪曾为平阳侯家僮,一说侍妾。她怎么被汉武帝看上的呢?
时年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灾,顺便去看望大姐平阳公主,老刘家的孩子就喜欢去姐姐家做客,然后找一个歌女回家,比如赵飞燕也是如此。
平阳公主也有心给刘彻找一个良家女子,因为陈阿娇进宫后一直无子。
于是平阳公主便将先前物色好留在家中的十几个女孩精心装扮,并令她们拜见武帝,然而武帝却并不满意。这时,侯府的歌女上堂献唱,卫子夫亦在其中。此刻的卫子夫光彩照人,如一轮明月照在堂上,刘彻一下就为之倾倒,这个“以貌取人”的皇帝,一下就看上了卫子夫。
继而,武帝起身更衣,卫子夫则随去侍候,并在尚衣的轩车中得到初幸,刘彻非常高兴,感谢了姐姐,又赐给平阳公主大量黄金。
入宫后卫子夫深得宠爱,继“尊宠日隆”后,史书又接连用“大幸”、“有宠”形容她。后来陈阿娇被废,卫子夫立为皇后,因她而显贵起来的卫氏家族亦不负君王所望,并未如大部分外戚一样寄居于裙带之宠。
随着太子刘据一天天长大,卫子夫的容颜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元朔六年(前123年),随着年轻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现,汉武帝对卫子夫持续十五年的盛宠开始逐渐转移。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钩弋夫人)等更替受宠。
所以卫子夫的失宠完全是因为“色衰而爱弛”,古代帝王家的女人,都逃不过的命运而已。
陈阿娇《长门赋》
《长门赋》哀怨无比,据说是陈阿娇失宠后,花重金请司马相如写的。作品以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口吻写成:君主许诺朝往而暮来,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幸临。她独自徘徊,对爱的期盼与失落充满心中。
陈阿娇之所以能做皇后,最后被厌弃,可能与卫子夫的上位史不同,她嫁于刘彻时,刘彻还是胶东王,所以很有可能是政治联姻。
传说“金屋藏娇”这个成语出自阿娇,说的是刘彻娶阿娇时,要给她打造一个金屋,然后好好宠爱。一时的甜言蜜语,怎么能敌得过岁月无情,帝王善变呢?
陈阿娇终于因为所谓的善妒、娇纵被刘彻所抛弃,其实阿娇也好,卫子夫也罢,不过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而已,只是深情错付的可怜女人。
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李夫人李夫人出身于普通平民家庭,她的父母兄弟均精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虽然如此却挡不住她变成一个绝色佳人。
其兄李延年虽然是太监,可是极其受宠,就得益于他们精通歌舞,看来汉武帝是个爱好歌舞的人。
李延年每次演唱新作,听众无不感动。李延年陪汉武帝起舞,唱道:“北方有佳人,风姿绝世,亭亭玉立,回眸一望能倾覆城池,回首再望能倾覆国家,岂不知倾城倾国的祸患,只因为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叹息说:“好!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儿吗?”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对汉武帝说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善长舞蹈,汉武帝便召见李夫人,见到李夫人后,发现她果然是美丽善舞,心里很喜欢她,于是将她纳入宫中为妃。从此李夫人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即昌邑哀王刘髆。
这个李夫人非常聪明,知道自己是因为美丽受宠的,在生病后,绝对不让汉武帝看望,她的姐妹就问她为什么如此,李夫人说,我是因为美貌得宠的,而现在生病,导致容颜憔悴,皇帝看后一定失望。如果他没有看到我这个样子,在我死后,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我美好的模样,他就会善待我的家人。
李夫人可能是看到了前几任的悲剧,所以想到了自己,这也是无奈之举,谁不愿意爱人常伴身边,可是李夫人懂得,帝王之家哪里有真爱。
果然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感怀于她,于是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后来,汉武帝任命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不论是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在那个时代都是男性的附属品,深情错付的女子而已,帝王之家薄情寡义,哪里有恩宠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