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景之乱刘恒本欲启用季布做御史大夫,为何突然终止任命

文景之乱刘恒本欲启用季布做御史大夫,为何突然终止任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楠者电影解说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4/1/21 17:46:56

楚汉之交战乱频发,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极为深重的苦难买,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样的乱世对百姓来说无疑是地狱,可也是英雄豪杰辈起的时代。“一诺千金”的故事主角季布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本是西楚霸王项羽手下的大将,却在投降汉朝后成为西汉初年少有的名将,受到汉初皇帝和掌权者的信赖。在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季布甚至有机会成为朝廷的御史大夫,登上权力的巅峰。可惜的是不知为何原因,刘恒在召见季布前临时取消了这个任命,最终让他回到河东郡继续担任郡守的职务。

季布在汉初名臣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传说故事。他是少有的,同时在项羽和刘邦手下都获得足够信任的名将。在成语“一诺千金”的故事中,季布就是主角,他的影响力能够左右当时上流社会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所以很多汉初的大臣和权贵都为了得到季布的赞扬而趋之若鹜。由于这样的影响力,季布在汉初朝廷中也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刘邦掌权的时代,还是后来刘盈、吕雉和刘恒相继执政,季布都受到执政者的信赖,在朝廷中声望很高。他也因此在朝中做官顺风顺水,军政两界都达到了极高的地位。

与很多跟着刘邦起家反秦的开国元勋不同,季布是豪侠出身的楚人,在楚汉之争时加入了项羽的阵营。因为军事能力的卓越,项羽重用季布,让他带兵与刘邦的军队作战。季布的能力很强悍,屡次击败刘邦的军队,让刘邦陷入窘迫困境,也使刘邦对其恨之入骨。因此在项羽兵败自刎于垓下后,季布成了西汉朝廷重要的通缉犯之一。季布为了躲避追杀,先在濮阳的周家做奴工,后来又被卖到了鲁地的朱家。朱家主人认出了季布,对其非常尊重,帮助他去洛阳寻求脱罪的机会。最终朱家主人说动了开国元勋夏侯婴,请他代为给季布申辩。

季布因为是楚地最为出名的豪侠,早就已经名闻遐迩。在战场上又为项羽立下很大功勋,于夏侯婴多次交手,所以双方是非常熟悉的。夏侯婴既佩服季布豪侠的名声,又看重其卓越的军事能力,所以答应为季布申辩。夏侯婴是刘邦的太仆,虽然职位不高,却也是开国元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夏侯婴在沛县的功勋集团中,是以识人而著名的,大名鼎鼎的淮阴侯韩信便是夏侯婴从刑场上发掘出来的。他认为季布是难得的人才,便向刘邦申辩,为季布说情。然后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放弃了对季布的千金悬赏,并召见了季布,任命其为郎中。

从加入西汉朝廷开始,季布就是深受信任的。在刘邦时代他虽然是郎中,却不是后世那种普通的中级官员,而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臣属。西汉初年的郎中主要是长官门户和车骑等事物,内充侍卫,外从作战,是皇帝极为信任的人才能担任。实际上在汉初的时候,郎中其实就是皇帝的备选人才库,各地需要人才的时候都是从郎中里面下派的。季布在郎中这个位置上做到刘邦去世,汉惠帝刘盈即位后将其升级为中郎将,更是深受皇帝的信任。此处的中郎将也不是后来滥用的中级军官,而是西汉朝廷军职的巅峰。

西汉初年将军并不是常设职务,而是出战时的临时军职。战争时期才会任命将军出征对敌,战争结束后就会缴回印玺,恢复到常设军职。而军职中尽在将军之下的中郎将便成了最高的常设军职,是军队中极为重要的人物。西汉的中郎将受光禄勋管理,平时统领皇宫宿卫,是皇帝身边最为重要的将领。季布从郎中升级为中郎将,这体现出他受到刘盈和吕雉的信任,其权力足以与沛县出身的开国元勋们比肩。而在吕雉当政期间,她对季布的看重甚至超过了沛县的功勋集团,在很多军事顾问方面都听从季布的意见。

吕雉乱政之名在历史上响当当的,但她在军事上却没有犯下什么错误,这于季布的参谋密切相关。吕雉当政时期西汉与匈奴的关系不好,匈奴单于看不起吕雉,与汉朝的信件中常常有轻慢和侮辱性的语言。舞阳侯樊哙是吕雉阵营中少有的名将,又是吕雉的妹夫,所以叫嚣着向匈奴出兵,号称要“横行匈奴”。当时所有的将领都畏惧吕雉的威势,在这个事情上附和樊哙。唯独季布站出来阻止这次出兵,理由是刘邦四十万大军尚在平城受困,樊哙号称十万大军横扫匈奴就是吹牛,出兵只会失败。吕雉深思之后听从了季布的建议,断绝了出兵的想法。

从这个事件来看,季布显然是深受吕雉信任的,说出了所有人都不敢说的话。吕雉乱政时很多开国元勋要么受到打击报复,要么贬官夺爵,甚至遭遇杀身之祸。吕雉外戚集团独霸朝政,就连沛县元勋集团都只能潜身缩首,而皇帝刘盈也只能唯唯诺诺。樊哙作为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号将领,自然在军事上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但季布不但敢于公开批驳樊哙,而且还是当着吕雉的面,可见其地位非常不一般。吕雉不但没有怪罪季布,反而接纳了他的建议,这说明吕雉在军事上对于季布是非常信任的,甚至认为季布能力在樊哙之上。

吕雉去世后吕氏外戚集团嫌弃了诸吕之乱,以周勃、陈平、灌婴为首的沛县功臣集团联合齐王刘襄等诸侯王起兵反吕,最终把吕氏外企集团连根拔起,用力了汉文帝刘恒。当时在吕雉执政时受宠的大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报复和打压,可季布却能够全身而退。他被委托到了河东郡做郡守,这在当时也是一等一的封疆大吏。他对河东郡治理得很好,不但在民生和经济上大为发展,还在抵御匈奴南侵时取得不少功勋,受到朝廷内外官员的推崇。也正是因为如此,刘恒才有了把季布调入朝廷做御史大夫的想法。

然而在季布已经抵达长安,刘恒准备召见季布之前,却因为一些闲言碎语而终止了这个任命。这样的情况不但季布没有想到,就连刘恒自己也找不到充分理由向季布解释,只能以股肱之臣的夸奖把事情糊弄过去。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显然刘恒当时是非常尴尬的,却又不好明说原因,只能编个理由糊弄,然后把季布打发回河东郡。按照史书的说法,刘恒终止任命的原因是有人说季布好发酒疯且难以接近。熟悉汉朝初年背景的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刘恒的托词,更深层次的原因并没有落到史书之上。

汉初的将领中好酒的比比皆是,樊哙、周勃就是最典型的,但是他们都做到了左丞相的高位。人际关系最差的开国元勋是王陵,但因为是刘邦拜兄的关系,也做到了左丞相,甚至在当丞相时敢和吕雉争锋相对。御史大夫虽然是秦汉时候的顶级官职,与丞相、太尉并称三公,但在地位上还是稍逊一筹的。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辅佐丞相治国,也有监督丞相的职责,实际上就是备用丞相。当丞相不能履行职责时,才有御史大夫暂时代理职务。对于这样官职的任命,皇帝肯定要多方考察的,刘恒把季布招到长安之前,肯定听取了各方的意见。

既然如此,在季布已经抵达长安等待接见的情况下,刘恒又为什么突然终止对其任命呢?从当时的历史文献来分析,其中的原因既与季布之前的经历有关,也是当时的西汉朝廷局势所致。而刘恒作出这种决策,也是经过多方面权衡利弊,最终向现实情况妥协的结果。

汉文帝刘恒是沛县功勋集团扶持上位的,所以在初期朝政是由沛县功勋集团掌握大权,先后以周勃、陈平等人出任丞相。刘恒让季布出任御史大夫,很显然的目的就是制衡沛县功勋集团的权力。从能力上看,季布不比周勃、陈平等人差。从人际关系上看,季布与夏侯婴、窦长君等人关系更好。

尤其是从资历上看,季布不论是在中郎将任上,还是在河东郡守任上,都是出类拔萃的。汉初是郡国并行制,季布能担任郡守,在地方官职已经是顶峰了。回到朝廷除了三公的职位,其他不是平调就是降官。将季布调回朝廷出任御史大夫,从程序和人才方面开完全是合乎规矩的。然而季布本人的一些细节情况,却让刘恒感到犹豫了。史书上说的季布为人难以相处,其实暗指的是季布与沛县开国元勋存在矛盾,其实就是与周勃等人的矛盾。在刘盈和吕雉执政期间,季布是受到重用的,而沛县开国元勋中从王陵辞职后便当起了缩头乌龟。

在当时政治斗争激烈的情况下,对于受到吕雉重用的季布,开国元勋们不可能有好感。除了季布的伯乐夏侯婴以外,其他人都不太待见他。而在楚汉战争中,季布又曾经是这些开国元勋们的苦手,这就使双方矛盾更加尖锐。在诸吕之乱后,沛县元勋们防范吕氏外戚集团残余复起,作出了不少打压和排斥异己的事情,自然对季布这样的吕氏重臣非常反感和排斥。如果让季布顺利坐上御史大夫的位置,这将对沛县功勋集团的贵族们将是极大的制约。虽然这对于汉文帝刘恒的皇权有极大的好处,却不利于开国元勋们掌控朝廷大权。

季布有个很大的优势是他的影响力大,声誉极好,人缘关系非比寻常。在当时流行一句话“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一诺千金”的由来。说季布难以相处,其实只是沛县功勋集团的这些人,对于其他功勋将领和开国元勋,季布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比如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就与季布来往密切,在项羽阵营投靠汉朝的文臣武将中,季布更是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刘邦在剿灭异姓诸侯王后留下的六国旧贵族们,对于季布也有相当的好感。如果季布成为御史大夫,他必然是刘恒拉拢这些非掌权贵族的桥梁和途径。

在刘恒刚刚上位的背景下,西汉朝廷的政治架构非常微妙。内有沛县功勋集团掌权,外有刘氏诸侯王蠢蠢欲动,而刘恒又想坐稳皇帝的位置,这就形成了极大的政治风险。刘恒本意是让季布与沛县功勋们互相制衡,以彰显皇权的力量。但沛县功勋们强烈反对后,刘恒最终还是终止了这个想法。刘恒不是强势的皇帝,所有执政行为都是求稳的。他不愿意过于激烈地引发朝廷的派系斗争,在遭遇阻碍后主动选择了退却。这种做法固然稳定了朝廷的局势,却也为后来功勋集团的坐大留下了隐患,以至于汉景帝刘即位后内斗更加激烈。

虽然这件事情在史书上只有非常简短的叙述,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也可以看出汉文帝初年西汉朝廷是处于危机重重的。汉文帝在朝中势力不大,为了稳定局势想尽了一切办法。他作为皇帝并不是懦弱的人,也不希望成为权贵手中的傀儡,所以才有召回季布的想法。但是为了国家的稳定,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忍让和妥协,缓缓的处理朝中矛盾。在他的选择下,西汉的国力开始回升,而沛县功勋集团因老一辈的去世也江河日下,朝廷中的大权才开始逐渐归于皇帝之手。这种做法让皇帝看起来不那么威风,但对于国家和百姓却是一种幸运。

标签: 季布

更多文章

  • 匈奴单于写信让吕后嫁给他,樊哙欲出兵征讨,季布为何让吕后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季布

    吕后是刘邦结发的妻子,为人聪慧、有决断。为了稳定天下,她帮助刘邦除掉了许多异姓王,并在刘邦死后使用黄老无为的方法治国,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地基础,是一位很有政治眼光的女强人。吕后在稳定住国内局势过后,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而其首领冒顿更是匈奴中百年难得一遇的雄主。这位冒顿是位极能隐

  • 英布、季布、栾布,汉朝怎么这么多布? 汉朝有三位将领名字当中都

    历史人物编辑:月色有江河标签:季布

    英布、季布、栾布,汉朝怎么这么多布?汉朝有三位将领名字当中都有个布,分别是英布、季布和栾布。汉朝怎么这么喜欢布?可能古时候的人生活艰难,经常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所以名字里带个布。说说汉朝这三布。英布九江王英布,平民百姓出身,秦法残酷,他被刺面,所以也称黥布。最初跟随项梁和项羽与秦作战,屡立战功,被项羽

  • 汉室传奇:季布熬过项羽,熬过刘邦,熬过吕雉,直斥刘恒不知深浅

    历史人物编辑:纵观历史2020V标签:季布

    #历史#(本文大约1000字,阅读需要2分钟)当年,秦末各地起义纷起,季布,是西楚王国人,是项羽的将领,战场上曾经数度追逐刘邦,让刘邦受到极大的侮辱和惊恐,而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丁公,也是在战场上追杀刘邦,有次差点把刘邦斩于马下,刘邦求饶,丁公放刘邦一命。【刘邦为报私仇,发告天下追杀季布】八年楚汉战争后

  • 意气任性、酗酒刚直、隐忍忠勇的季布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季布

    季布是楚地人,任性使气,好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多次使汉王刘邦处于困窘之地。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重金悬赏捉拿季布,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给他穿上粗布衣服,到鲁地把他卖给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到洛阳拜见汝阴侯滕公,乘机

  •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的一诺”季布当奴隶求生,有何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见史简谈史标签:季布

    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说明季布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后世的“千金一诺”就是出自于此。季布是个怎样的人呢?史书记载季布是楚地人,与项羽是楚国的故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一看就是个行侠仗义的好汉。投靠项羽后,与钟离眛、虞子期、龙且号称项羽手下四大得力干将,统

  • 他是项羽名将,刘邦称帝,为什么放过追杀自己的季布,并委以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季布

    用最简单的文字讲述最真实的历史。在项羽自杀了以后,项羽的部下四下溃散,逃亡的逃亡、归隐的归隐,有些人命好,可以惶惶然度过一生;而有些人,则在恐惧中度日如年。因为此时的刘邦已经称帝,他实际掌握着生杀大权!那些如履薄冰、度日如年的人中,大多都是曾经伤害过刘邦,让刘邦恨之入骨的,还有一些才能本领高强的,必

  • 陈坤:如何探究人性,诠释李信?

    历史人物编辑:朱俊伦标签:李信

    陈坤是一位著名的演员,他曾经塑造过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他在《芈月传》中扮演的李信一角。通过这个角色,陈坤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于演技的执着和用心。而这种用心不仅仅是在表演方面,更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用心去探寻人生,感受人性的无限可能,对于陈坤来说,这就像是

  • 李信黄金圣斗士突袭,888点券给守约,曜迎双喜,永久皮肤任你领

    历史人物编辑:游戏小雷标签:李信

    王者作为一款接近十年的手游,也算是为数不多的热门级别了,当下王者也是给予了玩家们许多的新皮肤。李信黄金圣斗士突袭;就在近期,李信也是又被曝光了一款新皮肤,并且据知情人士透露,李信的这款新皮肤是黄金圣斗士系列的,根据黄金圣斗士当中的双子座进行设计,因为双子座也十分符合李信这位英雄的人物设计,就目前来看

  • 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置李信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妹讲史标签:李信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灭,六国的运动,被看作是秦国如猛虎下山一般,各个撕咬东方大白兔,而大白兔们各个被吓得瑟瑟发抖,只能是望风而降。但这里面却有个很不寻常的表现,那就是秦国第一次攻灭楚国的时候,遭遇到了秦国这些年最大的失败,七个都尉战死,大量士兵死伤逃亡,秦军非常狼狈的逃回了秦国。用现在的话说就

  • 秦始皇谦卑宽仁的一面,向王翦认错,宽恕败将李信,接受顿弱批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李信

    秦始皇十三岁继承皇位,三十岁称帝-九。他在位三十七年,是第一个完成统一中国的铁腕政治家。后人对秦始皇评价不一,但大家都一致认为秦始皇心狠手辣。毕竟,得力的政治家都是冷酷无情的,但从史书上可以发现,秦始皇也有谦虚宽容的一面。王建父子是秦始皇最重要的将领。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他们率领秦军,为秦开疆拓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