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灭六国,为何打楚国需要出兵六十万?王翦:这事你们学不来

秦灭六国,为何打楚国需要出兵六十万?王翦:这事你们学不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历史晓东 访问量:4829 更新时间:2024/2/29 18:19:40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始皇在解决了内忧外患之后便开始逐步进行一统天下的大业了,而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步登上了舞台,在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之中,王翦的功绩是绝对不可磨灭的。

在战国四大名将之中,王翦的军事才能是不是最高的?我想很多人都会说不是,因为就同战国四名将李牧来比吧,王翦在他手下就输了两次,从这就可以看出李牧的才能高于王翦。

但是王翦的厉害不在于此,战国四名将之中为什么只有王翦能够善终呢?这恰恰说明了王翦高超的政治才能,其他三个,李牧和白起被君王猜忌被逼自杀,廉颇也同样因为功高震主而落得个客死他乡,只有王翦能够善终,就算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王氏家族一直是朝堂的功勋,其孙王离在名将蒙恬死后接手长城军团。

而王翦更高的智慧就在于灭楚之战中能够打消秦始皇的疑虑,坐拥天下兵马却让秦始皇对他放心,这是王翦的厉害之处。

当然,我们在这要问一个问题,当时秦始皇要灭楚国的时候,王翦为什么要用六十万兵马就够了?

秦灭六国究竟用了多少兵力?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之中,要说阻力最大的无疑是赵国和楚国,赵国因为有名将李牧所以能够抵挡的住秦国的进攻,可是赵国自长平之战之后国力一落千丈,靠着李牧仅仅只能苟延残喘而已,因为赵国在战国末期连祖宗之地晋阳都丢了,可见赵国国力衰弱到了何种地步。

而楚国也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另一个对手,自当年鄢郢之战之后,楚国就几乎失去了半壁江山,可是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在战国前中期,我们从历史地图上就可以看到,楚国疆域有多大?几乎是以一敌六,六国加起来疆土面积和楚国差不多,可见楚国的国土辽阔。

不过楚国虽然国土辽阔,可是按照楚国人的话来说,当时很多都地处偏远,属于“不毛之地”,在秦国崛起之前,中原人一直视楚国为蛮夷,所以楚国是大而不强。

可是这广袤的国土也无疑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大的障碍,因为大军攻打楚国还要补给,同时占领之后不派兵留守吗?所以楚国虽然大而不强,可是这广袤的领土也是秦国必须要征服的障碍,我们从秦国讨伐六国的兵力就能够看到这其中的差距:

秦灭韩国,只派了一个内史腾,这个领军主将连名字都没有记录,可见秦国对韩国已经不看在眼里了,而韩国灭亡之后其仅仅是秦国的一个郡,灭亡魏国秦国也没花太多时间,仅仅十万大军围城三月,魏国不攻自破,秦国未损失多少。秦国灭燕齐两国也是碾压,灭燕国,燕国国君直接杀了自己的儿子割地投降,而齐国更是直接不战而降,可见这两国早已经被秦国吓破了胆。而秦灭赵楚就难多了,一次是秦始皇亲政前的樊於期攻赵,秦赵肥之战被李牧击败,十万精锐被杀,樊於期逃亡燕国,这对于此时的秦国来说也是一个重创;而李信灭楚则是损失了二十万兵马。所以从这就能够看出,秦国灭六国,最主要打的还是楚和赵,楚赵被灭,六国不攻自破,但是楚国地大物博,以公元前230年秦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政府楚国,虽然秦始皇定下了先灭三晋之后逐步统一天下的战略。

秦灭楚国,王翦要六十万大军?这背后有何门道?

那么言归正传,灭亡楚国王翦为什么一定要六十万大军呢?当时秦始皇嬴政因为这个问题分别问了李信和王翦,王翦回答是六十万不可,而李信的回答则是二十万,而秦始皇一下子就认为王翦年纪大了胆子就小了,所以大胆任用李信。

事实上李信灭楚之战的失败并非李信所造成的,因为李信和秦始皇是千算万算都没算到身为秦国相邦的昌平君居然会反水,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前期李信对楚国的战术是成功的,事实上李信对于楚国的评估虽然有一定的认知错误,可是大体上也没有轻视楚国。

而王翦后来伐楚真的用到60万人了吗?从前期的对峙来看,并没有,王翦这六十万大军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威慑楚国的,让楚国时时刻刻面临着压力,不敢放松,而后期王翦决定出兵那一刻也只是用了其中一部分,在兵法上来说,全军压上也属于一种兵家大忌。

那么既然用不到六十万大军,为什么王翦一定要用六十万大军呢?其实王翦的智慧从这就可以看出了:

撇开别的不谈,王翦是一个武将,既然是武将就先要从军事的角度去思考下问题,当时楚国比之韩赵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我们可以看到楚国就算是衰弱到了那种地步,其可用之军还有40万以上,这就说明了之前我说的楚国大而不强。

但是你真能能放任那40万大军不管吗?楚国拥有40万大军,在各地世族手中还拥有一部分私兵,秦国能击败楚国,可是要一城一池去争夺,那么秦国的统一要等到何时?

与其这样,不如对楚国形成威慑力,达到一战而歼之的目的,让秦国60万大军对楚国40万大军形成威慑,而当秦国大军来临之际,楚国也正好落入了秦国的圈套。

可是这长期对峙的局面对于秦国是有利的,因为此时的秦国已经从几个方向包围了楚国,且综合国力都在楚国之上,所以在对峙了一年之后,楚国就已经撑不下去了,王翦下令出击,而楚国也因为此次大战被一举击溃,楚国四十万大军至此覆灭,剩下楚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另外一点也是王翦的政治高超,我们上文就说了,60万大军王翦全用到了吗?没有,战争后期这60万大军很多都是驻扎占领的城池,因为楚国公卿力量强大,所以必须要用秦国军队去镇压,那么既然用不到为什么要60万大军呢?

其实这就是自保的一种方式,当时王翦父子已经灭了赵、燕、魏三国,可以说已然是秦国庙堂军功第一人,在军界很有威望。可是这种威望对秦王来说也是一种威胁,如果秦王真的要如同其祖父秦昭襄王一般,那么老王下场也就惨了。

所以王翦必须得打消秦王的疑虑,所以当秦王问及灭楚之战时候,王翦一口咬定要60万,而当秦王问及李信时,李信一口回答要20万,这就让秦王嬴政误以为王翦已经老了,不堪重用了,是时候该让年轻人上台了,所以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之道。

这就好比公司,领导要你去收购对方公司,你问两个员工,一个说要6000万,一个说只要2000万,换了你是领导,你会选择哪一个?我想很多人无疑会选择后者。

且假设李信真的能够成功灭楚,那么李信之功也足以与王翦分庭抗礼,至少在朝堂之上有了牵制的对象,不会出现像白起那样,军界大佬都以白起马首是瞻,而历代君王之所以会对武将不放心就是担心将领在外会拥兵自重。

不过李信灭楚是千算万算万没算到昌平君会背叛秦国,而这也是嬴政失误的地方之一,但是这也是我佩服秦始皇的一个重要地方:李信灭楚不但无尺寸之功,反而让秦国损兵折将,可是我们看到秦始皇自始至终未杀李信,同为副将的蒙恬也并没有杀,相反在这之后蒙恬成为了自王翦之后的秦国又一名将,所以秦始皇虽然是“暴君”,可是他自始至终未杀一个功臣,也足以见其心胸宽广。

相反历史上很多的“仁君”,往往都有卸磨杀驴的举动,比如汉朝刘邦,七个异姓王只剩一个。

结尾

所以王翦灭楚堪称是王翦之情商的又一重要表现,恰恰说明了其政治高超,如果没有王翦的政治智慧可千万别学他,因为一般人还真学不会。

到这一点,李斯应该为自己庆幸,因为你应该庆幸的是王翦首先是一个武将,而绝非文臣,否则以王翦的智慧,李斯怎么去匹敌?秦始皇死后,李斯就被夷三族,而王翦家族却是一直持续千年盛世,这就是两人的差距。

王翦自始至终从未参与夺嫡,而李斯想要保持荣华富贵便押宝在了胡亥身上,可是他又小看了赵高,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所以王翦的高明之处没有智慧的人还真学不来,他的这种不争而争才是令人最让人忌惮的。

标签: 王翦

更多文章

  • 功高盖主而受主公猜忌时怎么办?王翦萧何都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能家标签:王翦

    公元前224年,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带着六十万秦军准备攻打楚国,出征前王翦屡次跟秦王嬴政要广置田宅产业。不是他需求,是他为了让秦王放心。汉初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取得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光彩,但是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时分,为了让刘邦安心,强买百姓田产,自污以求自保。王翦和萧何在中国历史上能够

  • 王翦多次找秦始皇要钱要封地,秦始皇不但没怒反而高兴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王翦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以公元前236年秦军伐赵拉开序幕的统一六国战争,前后持续15年。期间,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参与外,其他五国,要么为王翦带兵所灭,要么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可以说是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在中国历史

  • 古代皇帝为何会纵容腐败?王翦、萧何、萧宏是漏网之鱼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王翦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军事家。主要成就有攻破赵国都城邯郸,灭燕赵;率秦大军灭楚,与儿子王本一起成为秦始皇灭六国的最大英雄。一年,他奉秦王之命,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王亲自送行。正要离别的时候,王翦突然请求秦王赐给他一些肥沃的农田和宅邸。秦王很好奇,便问他:“走吧,将军,你还愁穷吗?”王建回

  • 同样的处境,王翦和韩信结局不同,韩信这句话常被提起!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王翦

    从古至今,帝王们成就霸业后都会做这样一件事:那就是铲除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重臣。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铁律,刘邦当属其中的代表人物。刘邦的成功是必然的,强大的秦王朝倾然崩塌让刘邦抓住了机会,后续的竞争对手是一介武夫项羽,天下百姓早已对秦二世的暴政恨之入骨,项羽却在风口浪尖大肆屠城,终失人心。在这样的大背景

  • 王翦父子是统一6国大功臣,为何秦统一之后却失踪了?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王翦

    王翦父子是统一6国大功臣,为何秦统一之后却失踪了?王翦父子是统一6国大功臣,为何秦统一之后却失踪了?王翦还有王贲父子在秦国统一6国的过程中,那是非常优秀的人物。可以说,当初整个秦国统一6国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他们父子领导打下来的。他们为了秦朝的统一,立下了很多战功。照理说,这样的功臣,在秦建立之后,应

  • 英雄辈出,我为何要选吴起、白起、廉颇、王翦为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王翦

    #历史#(本文大约1900字,阅读需要6分钟)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晋国的三家大臣——韩虔、赵籍、魏斯瓜分了晋国,周王朝也不得不予以承认。韩、赵、魏三国的诞生,标志着大时代变革的开始。战国是一个洗牌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战国七雄的崛起,更是让战国时

  • 秦始皇统一天下最大功臣,兵圣战神之王翦,急流勇退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王翦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兵家四圣之一,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中结局最好的人,人们常说:“齐有太公,秦有王翦”。王翦王翦,陕西富平县人,年少时喜爱兵事,热爱学习,喜读兵书。王翦在嬴政成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相当冷静的特征,这是一个大将应有的优良品质,并且有勇有谋,所以,秦始皇多次夸赞过王翦说:“王翦当为

  • 白起和王翦谁才是秦国头号名将?穰侯魏冉笑笑不语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王翦

    秦朝是历史上最为悲剧的朝代,从大一统到被灭国,仅仅存在了14年;但秦朝也是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因为它完成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在秦朝一统天下之前,华夏正处于一个诸侯割据的乱世,其中最强大的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而秦国仅是其中一国而已。各诸侯国之间充斥着战争与联盟,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彼此间犬

  • 《资治通鉴》赏析 - 王翦得知军士正在嬉戏,决定下令进攻楚军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王翦

    王翦得到了秦王嬴政的保证后,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率领大军开始征伐楚国。他秦国大军取道陈丘以南抵达平舆,楚国人闻讯王翦增兵而来,立即出动倾国之兵抵抗秦军,但此时的王翦下令军士坚守营寨不与楚军交锋。楚国军队一心想和秦军交战,于是多次到营前挑战,但是秦军始终不出战。不仅如此,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漱沐浴,

  • 王翦打仗前都会提一个条件,秦始皇很无奈,却只能咬牙答应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王翦

    秦始皇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帝,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不单单靠秦始皇自身的雄才大略,还多亏他手下大将的得力,战国四大名将,秦国便独居二人,其一便是杀神白起,还有一个便是战功赫赫的王翦。白起用兵讲究一个快准狠,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的,而王翦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典范,战必胜,攻必取,这就是王翦的打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