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帝国并非二世而亡,传了三世,可惜秦三世上位晚,已无力回天

大秦帝国并非二世而亡,传了三世,可惜秦三世上位晚,已无力回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翔说历史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3/12/8 18:36:36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秦国自秦始皇到秦二世胡亥就灭亡了,但其实并不是,只是胡亥在位三年,没有继承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而秦始皇本身也没有将胡亥当继承人培养,为了替扶苏省心,对胡亥的培养可想而知了,秦始皇心中最理想的继承人是扶苏,但可惜的是扶苏被害死了。

秦二世胡亥继位之时,由于秦朝严格的法制,所以并没有对六国遗族斩草除根,甚至都没有消弱,可以说齐、楚、燕、赵、韩、魏这六国的复国势力极其强大,只是他们一直在蛰伏,等待秦始皇驾崩后就准备起军复国。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事情,其实李斯是被赵高怂恿加胁迫而造伪诏害死扶苏让胡亥继位的,那赵高为何要这么做?这里就要谈到赵高的身世了。

首先,赵氏「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 皋陶的十四世孙造父生活于周朝,因为善于驯马和驾车,深深得到周穆王的宠爱,后来因为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带穆王回京,穆王就赐给他造父赵城(现时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代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赵姓。所以赵国其实和秦国王室是同宗关系。

赵高此人,出生赵国,本为秦国宗室远亲,而且有据可查的是,赵高家族本是赵国贵族,后来因秦国攻赵,赵高家族被灭,被俘虏,他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秦朝官府专门设立的收容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隐官,赵高兄弟皆出生于此。

可以清晰的明白了吧,赵高并不是一个奸臣,他是一个复仇者,如果扶苏继位,赵高还怎么报仇?怎么让赵国复国?所以在赵高看来,扶苏必死。至于真实的赵高是什么人?古人有言,字如其人,赵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著有《爰历篇》六章。

如果是一个奸伪妄臣,秦始皇不可能会重用赵高,古代君王都会辨字识人,可见赵高字应该是雄浑大气、笔法恢宏,但可惜秦始皇并没想到,赵高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复仇者。

在害死扶苏之后,赵高又害死了秦国顶梁柱之一的李斯、蒙恬等,秦国陷入内乱,再往后,由于赵高有意为之的制造秦国混乱,加上六国复兴势力强大,终于,在有心策划的一起陈胜吴广起义下,各种起义连绵不绝,且势力极强,很多农民军比正规军还强。

在秦国迟暮的时候,赵高命手下害死了胡亥,可怜胡亥,本就不是帝王命,也从未学习过帝王之术,秦始皇给他的使命就是无忧无虑享受荣华富贵度过一生,却被有心人阴差阳错当了秦二世,还被操控起来,赵高在朝廷之上“指鹿为马”,而不敢反抗。

但赵高也无法善终,赵高本想自己也有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但这次却无人同意,没办法,将玉玺传给了子婴,子婴是谁?子婴的身世说法众多,但是被广为认同的是扶苏的儿子,子婴生平鲜见于史册,早年经历不详,最早记载其事迹的文献是《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子婴本身贤良,有明君之风,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准备杀害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子婴向秦二世进谏说:“我听说以前赵王迁杀良臣李牧,而改用颜聚;燕王喜暗用荆轲的计策,而违背秦国的条约;齐王建杀他的先世忠臣,而用后胜的谋议。这三位君王,都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丧失国家,殃祸降到自身。现在蒙氏一族,都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君主却要在一时之内舍弃他们,除掉他们,我认为这不可以。我听说轻于思虑的人不可以治理国家,不能广纳众智的人不可以保全君王。诛杀忠臣而任用没有节操品行的人,这是对内让群臣不能相互信任,对外让战士的斗志分离!我认为不可以这样。”但秦二世不听子婴的劝谏,派人杀死蒙恬和蒙毅。

不久,秦二世胡亥又在赵高的蛊惑下,对大臣以及始皇帝的皇子、公主展开血腥大屠杀,子婴有幸逃过此劫。

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但赵高也留了一手,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秦已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他说:“秦本来只是诸侯,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六国各自独立,秦国地方更狭小,竟然以空名称帝,这样不行。应该像以前一样称王,才合适。”故而子婴不该再称“皇帝”,只适合当“王”,并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玺。

赵高让子婴继位也不是真的好心,或是放弃帝位,而是为了自己布置好再次夺位,但是子婴不是简单人。

斋戒五天后,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宦官韩谈商量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害秦二世,害怕群臣诛杀他,便假装申张正义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竟与楚国相约,灭掉秦朝的宗族后在关中称王。如今让我斋戒朝见宗庙,这是想在宗庙趁机杀掉我。我装病不去,赵高必定亲自来请,赵高来后就杀死他。”于是,子婴便假托生病,不理朝政。赵高数次派人来请子婴,子婴不去,赵高果然亲自前往子婴所在的斋宫,说:“朝见宗庙有关国事,君王为什么不去?”趁此机会韩谈刺死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城内示众。

但可惜的是,留给子婴的时间太短,子婴自继位到秦国被灭,共在位46天,起初还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刘邦进军关中,子婴自知无力抵抗,当时的群臣也都纷纷抛弃了秦朝而投降了刘邦,子婴不得已与刘邦达成协议后退位投降,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

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

但是没想到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或许这是刘邦刻意的算计,因为子婴在秦人心中威信很高,如果是刘邦杀了子婴,那从此关中便与他无缘,如果他善待子婴,而他也知道项羽肯定回来关中,而且项羽肯定会杀掉子婴,因为秦国和楚国的仇恨太大,项羽杀死子婴后,刘邦正好可以笼络关中民心,进而夺取天下。

秦末,子婴临危受命,是时诸侯并起,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反秦,秦朝的军事实力已经被联军瓦解,子婴即位时内外交困,秦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大一统的秦朝,“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生命只有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婴所能做的只有四件事——谋除赵高,整肃朝纲,抵御刘邦大军,亡国。

虽然子婴迅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魄力,诛杀了赵高,以图重振秦廷,但大势已去,秦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贾谊、司马迁:“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蔡东藩:“子婴不动声色,能诛赵高,未始非英明主;假使秦尚可为,子婴得在位数年,兴利除害,救衰起弊,则秦亦不至遽亡。然如始皇之暴虐,二世之愚顽,岂尚得传诸久远?子婴不幸,为始皇之孙,贤而失位,且为项羽所杀,祖宗不善,贻祸子孙,报应其果不爽欤!”

历史上,对子婴都是正面的评价,相信如果在位数年,秦国未尝不能重现始皇帝荣光。

标签: 秦三世

更多文章

  • 秦三世在位仅46天,就灭了此恶人三族,被司马迁大赞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秦三世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秦帝国的开创者嬴政希望将自己的基业千世万世的传承下去,所以将自己成为始皇。可惜秦朝虽然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第一个多民族融合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秦始皇计划中的万世传承也传了三代,秦二世胡亥以及秦王子婴。而

  • 秦朝有三位君主,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 西汉贾谊在《过秦论

    历史人物编辑:黄山绿水标签:秦三世

    秦朝有三位君主,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明确提出秦为天子,二世而亡。后来司马迁写的史记也基本沿用了这个说法。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逼死扶苏,当上秦朝的皇帝。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逼死。秦二世死后,赵高迎立子婴。不过赵高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仅以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故子

  • 神话:赵高当时权利那么大,死的如此窝囊,秦三世让大家刮目相看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秦三世

    导语:一代奸臣赵高,为何死得那么窝囊?相信很多历史的网友都有所耳闻,不仅仅在《神话》剧情里边有所体现,而且在剧情《秦时明月》里边直接或间接的也突出了赵高的权利很大,可以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记得在古代的时候,赵高的名声真的是和岳飞时期的秦桧一样,流传千古遗臭万年,在秦二代的时期,不仅仅意图谋反,

  • 都说秦二世而亡,那么没有存在感的秦三世,到底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秦三世

    在我们的常识中,通常认为秦朝是二世而亡,但我们又都知道秦二世胡亥之后,秦朝还有一位继任者,那就是子婴。不过子婴的称号比较特殊,在其继位处,依旧采取皇帝的称号,但当时天下分裂,纷争四起,秦已经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所以这个名义上的“秦三世”违背了秦始皇千秋万世的想法,改皇帝为秦王。但这个在秦朝最后时期即

  • 秦朝灭亡后,秦三世子婴以及儿子们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秦三世

    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为始皇帝,他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但事与愿违,在秦始皇死后,全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到了三世就灭亡。那么,秦三世子婴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的结局又如何呢?子婴,即秦三世,出身不详,史书记载在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之后,本想自己做皇帝,哪知道大臣们不同意。由于胡亥的兄弟姊妹早就被赵高

  • 身世扑朔迷离的秦三世子婴是雄才还是“废柴”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秦三世

    我们所熟知的大秦王朝的皇帝只有秦王嬴政还有秦二世胡亥,其实还有一个在位仅46天的秦三世子婴。子婴因为在位时间太短,而且主动去掉皇帝的名号,所以人们普遍对这个秦三世没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仅在位46天的秦三世子婴。秦二世胡亥被权臣赵高杀害后,赵高在想篡位当皇帝却无人支持的情况下,被迫立子婴

  • “秦三世”子婴是谁?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这个结果最真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秦三世

    我是搜史君,每天给大家带来有趣的历史故事!快来关注吧!泱泱中华,五千年上下,我们有着丰厚的历史,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的改朝换代。有着喊出“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王朝。有些锦绣风丽,万国来朝的大唐朝。还有着黑脸包公明断案,提高经济的宋朝、更有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亚洲的蒙古元朝。还有着铁骨铮铮,不称臣、

  • 秦明明有秦三世子婴,总计三任皇帝,为什么有人说秦二世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秦三世

    秦二世而亡国,说的没有错误。秦国自始至终总共就是出了两个皇帝,一个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另一个就是二世胡亥。那么三世子婴,又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明白一点,子婴是秦王,不是皇帝。为什么到了子婴这里就有皇帝降格为秦王了呢?因为二世胡亥当皇帝的时候,全国各地纷纷起来反抗秦国了,秦国失去了除了关中以外的领土

  • 秦三世子婴身世之谜,他到底是秦始皇的弟、侄、儿子、还是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秦三世

    其实子婴很憋屈,他戴上了秦灭亡的官家帽子,而史书曝光度却远远对不起自己努力得来的帽子,但亡国之君的帽子自己要一戴到底了。但今天,咱就给你好好唠唠关于身世多变君子婴的身世之谜,但因为史书记载子婴的内容真的太少了,还内容不一所以一切皆属“猜测”。他是秦始皇的‘儿子’?‘孙子’?还是‘侄子’?先来唠唠子婴

  • 秦始皇嬴政一生之敌:自私的臣子李斯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李斯

    最近有部高分国产热播剧:《大秦赋》。 这部剧的服化道大都经过历史的考据,演员演技也够精湛,剧情不拉胯,让观众有种被尊重的感觉。(当然它也有些让观众诟病的缺点:40岁的张鲁一演13岁的少年嬴政那段就遭大家吐槽。) 作为靠写《权力的游戏》剧评起家的小写手,怎能错过这样的好剧? 本文我就从“自私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