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平周勃身为汉朝元老,为何纵容吕后分封诸吕为王?

陈平周勃身为汉朝元老,为何纵容吕后分封诸吕为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骏飞 访问量:1856 更新时间:2024/2/19 7:17:16

陈平周勃等人,曾是一同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兄弟;吕雉虽然残暴,却是刘邦明媒正娶的夫人。打个比方来说,出生入死的大哥挂了,做小弟的再看不惯他的遗孀,也不好把大嫂给废了。

当然,陈平、周勃等人直至吕雉死后才动手,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点原因:

首先,当然,历史上的吕雉,其实比陈平、周勃更狠。

吕雉虽为一介女流,但她在秦末汉初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在刘邦起义的过程中,吕雉便曾为之造势,硬生生地往刘邦头顶加上了“天子气”。尽管吕雉未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她绝对也算得上是汉朝的开国功臣。

另外,就政治手腕而言,吕雉也绝不逊于一般男子。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讲: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熟悉汉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就连大名鼎鼎的韩信,最后也是惨死于吕后手中。至于后宫夺嫡时,吕雉四处拉拢后援,又搬出“商山四皓”来赢了戚夫人,更是显示出了不俗的谋略和权术。

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对比,即便韩信被处决时已经遭到了限制,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但陈平、周勃等人,还能比韩信更高明么?以他们的实力,或许根本不是吕后的对手。

其次,吕后在世时,虽然封了吕姓诸侯,但诸吕并未作乱。

尽管刘邦生前有过“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但自汉惠帝驾崩后,大权已旁落至吕后手中。此时,虽然有人提出质疑(比如右丞相王陵),可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却表示了支持:

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史记·吕太后本纪》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按照陈平和周勃对王陵的解释,之所以顺应吕后,也是出于无奈:

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後,君亦不如臣。

陈平和周勃看得很清楚,当时吕后掌权,身为臣子难以与之公然对抗,但他们却可以韬光养晦,以实现“全社稷”和“定刘氏之後”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吕后封了诸吕,但他们在吕后掌权时,除了嚣张跋扈,倒也没有作乱行为。所以,拥戴汉室的大臣,也没有必要铲除他们。可是,吕后一死,矛盾爆发,这些吕姓诸侯王有了谋逆之心:

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硃虚等,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史记·吕太后本纪》

如此一来,虽有诸侯之名,却有尺寸之功的吕姓王,根本斗不过陈平、周勃等人,势必会被刘氏碾压。正因如此,“诸吕行动”才随即展开:

公元前180年,陈平、周勃等元勋联合刘氏子孙,迅速诛灭了吕姓诸侯王。值得一提的是,曾经骄横一时的吕姓诸侯们,不仅顷刻间被取而代之,而且不少人死的还颇为惨烈。比如,吕产最后是被杀死在厕所中的:

硃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馀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日餔时,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史记·吕太后本纪》

在诛灭吕姓诸侯的同时,诸大臣经商议决定,迎奉代王刘恒入京,将刘恒推上皇位,取代了后少帝。刘恒即位后,西汉政权终于再次恢复稳定,结束了吕后与诸吕擅权的局面。

参考资料:《史记》

标签: 周勃

更多文章

  • 陈平周勃好机智,临势变策,没有得罪当朝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周勃

    汉朝是历史上让我们中国人骄傲自豪的朝代,也是最让人血脉喷张的朝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在中国的历史上,再也没有这么霸气的一个朝代。“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从一个不起眼的乡镇小吏干起,一步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刘邦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说起刘邦,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并不

  • 汉文帝总是恭敬地目送周勃退朝,突然有人说:丞相要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周勃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召集一众人跟随着他打天下和项羽争夺领土。这一众人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韩信和萧何,实际上除了这二人之外,周勃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忠臣。汉高祖刘邦对周勃的评价也是相当的高,甚至说出“安定刘氏天下的这个人一定是周勃”的话。刘邦即将驾崩之时,他告诉吕后一定要重用周勃。刘邦的种种行为都能看

  • 大功臣周勃却差一点不得善终,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周勃

    公元前174年,丞相周勃在大牢里捶胸顿足。一个狱卒看到后鄙夷地说:“堂堂元老,这么一点小事就能难倒你,真让人鄙视。”周勃慌忙向狱卒请教保命之法,并用重金做酬劳。于是,狱卒对他耳语了几个字。堂堂一国丞相因何会沦落至此呢?这还要从他剿灭吕氏,迎立代王刘恒为帝说起。01前180年,吕氏一族被周勃、陈平以及

  • 周勃、周亚夫的悲惨结局是皇帝与功勋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周勃

    自古有名、有功绩的将领大多得不到善终,尤其是在汉朝时期,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在他们手下的将领普遍的遭遇都不好,如西汉韩信,后世称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在西汉建国之后他也免不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再如东汉时期的周勃、周亚夫父子,他们分别是汉文帝、汉景帝两朝的大功臣。其中周勃,他不仅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而

  • 周勃为刘邦争夺天下立下战功,可他差点没能善终,这到底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周勃

    这天,在周勃的宴席上,一位大臣醉醺醺地指着他说:“你呀,还在这里吃喝享受,不知道自己快死了吗?”周勃忍住怒气,问道:“这是为何?”结果,他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保住了自己的老命。周勃和刘邦是同乡,早在刘邦起义的时候他就以中涓的身份跟随在左右,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亲近了,周勃更是为刘邦争夺天下立下赫赫战

  • 周勃陈平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周勃

    周勃陈平陈平和周勃都是秦末汉初刘邦手下的重要人物,两人都是西汉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陈平和周勃之间有着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两人之间的关系又怎么样呢?首先需要说的是周勃是武将,而陈平是一个谋臣,所以说在两人交往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陈平占一点优势,其实早在两人刚接触的时候,

  • 一生两度拜相的周勃为何晚年如此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周勃

    周勃诛吕兴刘,有再造大汉之功,为何晚年却被抓进监狱,留下了一句:““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堂堂太尉的晚年为何如此凄惨。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的话,就是汉文帝不喜欢周勃,不希望功勋集团继续控制朝堂。先说一下周勃诛杀吕氏一族,这完全是一场政变,吕氏一门根本没有造反的意思,而周勃诛杀吕氏一门,完全

  • 诸吕之乱中,忠厚的周勃为何违背盟誓?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周勃

    勃为人木彊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周勃是汉初的名将、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年轻时以繁重的工作为生,有强健的体魄,再加上他弓马娴熟,孔武有力,因此成为了高祖手下著名的先登大将之一。高祖在沛县时便和周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他忠厚的性格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再加上周勃作战时悍不畏死,对汉政权极其忠诚,因此高祖从

  • 刘邦手下人才济济,为什么临终病榻前选丞相,要特意提到周勃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周勃

    刘邦是一个"草根皇帝",他没有出身和背景,靠着自己的胆识和很多人才的帮助,才终结了秦朝末年的乱世,走向了大汉皇帝的宝座。刘邦一路走来,遇到的人才数不胜数,有的人会打仗,有的人会出谋划策,可是大多数人在刘邦登基之后不是隐退就是被杀,但是只有周勃一直都深受刘邦信任,甚至在临死之前还提出让他继任丞相。周勃

  • 汉高祖遗言,安刘氏者必勃也,是什么让刘邦如此信任周勃。

    历史人物编辑:雨雨的生活标签:周勃

    在楚汉大战中,周勃参与了大部分的战事,也立了不少军功。但在汉军阵营中,还有韩信、彭越、英布这样的大佬,周勃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二级的武将。但是在西汉成立之后,天下并没有因楚国灭亡而走向太平盛世,先是燕王臧荼谋反、韩王信叛乱,后是陈豨叛乱、卢绾起兵,搅得刚建立起来的大汉是一片狼烟。此时周勃作为主将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