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那些“高干子弟”也上了战场,他们结局怎么样?
中国有一句古话是这么说的,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这就是一种家风传承,这句话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就是在战争年代了。很多在抗战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们,他们的孩子也不简单,从小就追随着父母长辈征战沙场,“保家卫国”这四个字是在他们骨子里刻下的铮铮誓言,当国家遇到危难时,他们跟他们的亲人一样,挺身而出保护着国家及人民。
在我国结束了近代期间的战乱后,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邻居越南在其他国家的怂恿下开始不断挑衅我国国威,试图入侵我国,我国被迫下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中越战争”。我国很多将军的后代在这次的危机中义无反顾的投身军营,冲锋在杀敌第一线。那么,在对越反击战中参加第一线战斗的那些“高干子弟”也上了战场,他们结局怎么样?
张力是原160师师长张志信的唯一一个儿子,虽然从小张志信对儿子很疼爱,但是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位被国家所认可的优秀战士。于是,张力成年后就参军,张力步入军营后,刻苦训练,不怕苦与累,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成为部队中数一数二具有优秀军事素质的一位战士。战争爆发后,张志信就将儿子派上了战场的第一线。
有战争就有牺牲,在一次战斗中,张力不幸中弹身亡,牺牲前还在想着父亲对自己的教诲,嘴里叨念着自己没有给父亲丢人。这样的将门虎子,是令人钦佩的。父亲没有给儿子“走后门”,安排轻松的任务,而是冲锋在前线,上阵杀敌。张志信很快就得知了张力牺牲的事情,他悲伤的握紧自己的双手,说:“他是人民的好儿子,更是人民的好战士!”
曲宁江的母亲是42军负责人曲奎的儿子,战争爆发前,曲宁江已经从军了,战争爆发后,曲宁江在第一时间情愿参加战斗。在一次战争中,曲宁江所在的部队受到了越军的突袭,突袭前很多人都在休息,因此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人数,曲宁江当机立断,一边反击一边掩护战友撤退,最终因掩护一位战友不幸中弹身亡,牺牲时年仅19岁。
最后介绍的这一个家庭,很是特殊,被人们成为民族脊梁。这个家庭就是保山军分区司令刘斌一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全家都积极参与到战争中。家中的女人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刘斌的妻子加入了服务队,女儿加入了医疗队。大儿子加入了最危险的侦察连,因执行任务战友中不幸踩中地雷爆炸后波及而牺牲,二儿子为替哥哥报仇,同样加入了战场,最终也不幸牺牲。
刘斌在得知两个儿子先后牺牲的消息后躺在床上整整三天三夜,最终决定派女婿继续上战场参与战斗!很多人一定会纳闷,明知危险重重,为何还要如此前赴后继呢?这就是伟大的英雄主义,正是这些推动着我们国家在前行。可以说,这些后辈们没有丢父辈的脸面,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责任,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而其他3个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危难时刻,觉醒的中国人就可以挺身而出,推动着变革的发生,也有很多人为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英雄们的事迹,和平年代更应该牢记这些,不能滋生骄傲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