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14年章邯为何成统率,打天下的名将都去哪了,秦王做了什么

秦国14年章邯为何成统率,打天下的名将都去哪了,秦王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慧说历史 访问量:125 更新时间:2023/12/31 22:28:00

喜欢秦朝历史的朋友,会关注到一个细节问题,那就是当年秦王指挥灭六国时是何等威风,但为何在14年以后,与项羽对战的只有一个名气不算大的章邯呢?大家都想知道,当年那些名将都去哪里了呢?对于这个问题,经过多方查阅资料,现向大家介绍一下。

那些名将,应该说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年纪大,已经不在人世了。另一个去处就是回乡下耕田,当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了,好听点,就叫解甲归田了。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有所不知,虽然这些名将为秦王打下了江山,统一了六国,但秦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分封,而且还想法子将这些名将的军权收回,变成中央集中制。结果就是名将虽然多,但一个个被劝退了,最后无人可用了,所以就回到前述所说的章邯出来应战项羽了。

相信大家也清楚,按正常人的想法,如果大家帮助老大打下了江山,总有一些大赏赐吧,否则不就是忽悠了吗?他们原本想的就是得到分封,让自己和后代永远享受这难得的福利和待遇。据了解,当年秦王统一六国成立帝国以后,曾经封过一批侯爵,但只是一个虚名,没有实际利益,当然那些什么土地封邑也没有到手。因为此时秦王向全国推行的不再是分封诸侯,而是郡县制了。据了解,不仅这些名将们什么也没有,即使是秦王自己的几个儿子,也没有封地。对于秦王来说,他要的是大一统以及中央集权,所以不可能会给大家分封。

不仅如此,随着秦王推行的郡县制,军功贵族、宗室皇亲都慢慢被消弱了权势和利益,这一步一步达到了秦王和法家的理想状态,不过也有弊端,当秦王这么做,极大伤害了名将们的心,大家对秦王只有失望而已,同时也在慢慢地将这股守护力量消弱了。估计让秦王永远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儿子胡亥一夜之间将兄弟姐妹全部处理掉,由此宗室贵族全面没落,而他就变成了孤身一人,而其他的军功豪门贵族也失望之后慢慢没落了。

这时候虽然也有寒门新贵出现,但明显没有之前打天下的那批名将来得忠诚,所以当这些名将都消失了以后,当时想找到一个合适的统帅都难,而比较适合条件的就是北军主帅王离,但人在北方边疆,责任非常重大,要对长达万里的边疆起到守护作用,最后无奈之下,只好用上了章邯,对他来说,也算是临危受命了,从此开始了非常艰难的帝国守护之战。由此看来,秦王当年这么做,有他的道理,但完成了大事之时,小事尤其是待遇福利的事情,其实也要重点关注,大家换位思考一下,人家为你拼命,而最后你得到了一切,但人家什么也没有,这样下去,只好闹翻。如此看来,国家之战也是如此,理想是有,但现实就是现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有欲望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否则当年这些名将还在守护着秦国,以后的历史可能就得改写了。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评论分享转发关注,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标签: 章邯

更多文章

  • 秦末名将章邯在面对刘邦的入关之战,为何宁愿自杀也不愿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阿豆谈历史标签:章邯

    因为除了项羽,章邯没有任何人可以投靠。章邯之所以投降项羽就是因为在巨鹿之战中,章邯及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输给了项羽,章邯面临内忧外患,不得已之下章邯才投靠了项羽。巨鹿之战中,章邯本部有20万秦军,以骊山囚徒及关中子弟组成的,王离部有20万秦军,以秦国长城军团主力组成的,秦军共40万人,与项羽及整个天下

  • 祖大寿二次降清荣华一生,章邯却只愿为项羽陪葬,他的选择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章邯

    在明朝末年,大明的将领投降清朝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基本上稍微有些兵权的将领,在崇祯帝时期,先后都投降了清朝。这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灭亡的主要原因,当时吴三桂等人为大清的骑兵带路,让他们南下的时候畅通无阻。不过二次投降的将领却不多,或者说只有祖大寿这一个人。祖大寿本身是在袁崇焕的手下做事,袁崇焕被抓的时候

  • 章邯曾是秦国名将,为何做将军能横扫天下,封王后却打不过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章邯

    历经六代明君的努力,曾经烽火不休的战国,终于在嬴政的手上完成统一。不过,秦始皇虽然完成了统一大业,但却命不长久。而他这一死,便使得各地义军揭竿而起,六国贵族闻讯亦纷纷造反,令大秦基业陷入危机之中。不过,秦始皇的暴死,虽令反抗者欣喜不已,但章邯的存在,却也同样让他们头疼不已。作为秦末最后一位名将,章邯

  • 秦始皇灭6国的10大名将,都去哪了?为何仅章邯在抗击刘邦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章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统一华夏的伟业,出现了中国历史之中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秦朝,统一了全国的文字,非分封设立郡县以及统一度量衡,可是刚刚结束战乱的华夏大地应该进行休养生息,奈何秦始皇嬴政却大肆建立帝陵,听信谗言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秦始皇驾崩后,赵高篡改遗诏立拥立胡亥即位。与此

  • 此人围过章邯,打过韩信,平定诸吕之乱,连汉高祖都给他打广告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章邯

    这个人可真强,连汉高祖都亲自给他打广告,原话是“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怎么样,说到这大家是不是猜到他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汉朝开国功臣周勃。他跟汉高祖刘邦是同乡,这货是个多面手,会编筐,会吹喇叭,又能拉强弓,总之为了混口饭吃啥活都干。他很早就跟了刘邦,当初夺取下邑时,周勃最先登城。高祖赐给他五大夫爵位

  • 《秦时明月》罗网为什么要追杀章邯,他做了这件事,招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千呢体育标签:章邯

    《秦时明月》罗网为什么要追杀章邯,他做了这件事,招来杀身之祸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啊!在《秦时明月》第五部《君临天下》当中出现了很多新人物,比如深受大家喜爱的晓梦和章邯,还有一直让人捉摸不清的惊鲵,以及偶尔出场的掩日。第五部的剧情也非常精彩,开始演出帝国内部的权力角逐。罗网和章邯其实都是为帝国效力的,但

  • 刘邦为何能迅速平定三秦?章邯的名将头衔有假?其实刘邦实力不弱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章邯

    导语:在项羽平定关中以后,开始分封诸侯。因为刘邦曾经打算做关中王,为了惩罚刘邦,所以给了他一个汉中之地。为了防止刘邦反叛,项羽在关中设立三秦诸侯国,将一个关中分裂成三个诸侯国,分别由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以及翟王董翳。这三个人中,以章邯的实力最强。不过他们三个不是敌人,而是共同在这儿帮助项羽守住刘邦的

  • 章邯关键时刻决策失误,给了项羽与刘邦楚汉争霸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章邯

    定陶区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定陶“扼菏(菏水,上古大泽菏泽)、济(济水,古济水过陶丘北,故定陶又名济阴)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定陶自古以来就是四战之地,历史上以定陶战役

  • 章邯投降项羽是其活下来的唯一选择,而刘邦则不会对其善待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章邯

    章邯战项羽,不利。随即,章邯率领20万大军投降。章邯战刘邦,不利。随即,章邯死守孤城十个月,不降。最后,城破,章邯自杀。愿意在尚有20万大军时投降项羽,却不愿在身处绝境时投降刘邦,这是怎么回事呢?投降项羽,是章邯能活下来的唯一选择。而且,后来证明项羽确实足够仗义,对投降的秦军不咋地,但是对章邯、司马

  • 当将军时的章邯能横扫六国,为什么当秦王以后连刘邦都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章邯

    章邯是秦朝末年最后一员能打的大将,也是秦朝能够复兴的最后希望。当大泽乡起义爆发后,由于当时秦朝的朝政为赵高所把持,赵高一直将重要的军情都截留了下来,导致秦二世胡亥一直不知道外面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还以为是一片太平,成天沉迷在花天酒地当中。秦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各地的官员由皇帝委派,受皇帝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