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章邯手握20万大军却投降项羽,废丘之围时,他为何宁死不降刘邦?

章邯手握20万大军却投降项羽,废丘之围时,他为何宁死不降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土家小伟伟 访问量:4325 更新时间:2023/12/31 22:22:11

人们对项羽的评价向来是两极分化,有人认为霸王勇猛无双,是世间真英雄,但也有人认为项羽残暴不仁、滥杀无辜。项羽的勇猛自然无需多言,说其残暴也并非空穴来风,比如巨鹿之战杀秦国降卒20万,进入关中后放纵手下烧杀抢掠。

与项羽相比,刘邦虽然性格、行为有些放荡不羁,但名声显然要比项羽好得多,最起码进入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就足以收割一波好名声,奠定其忠厚、仁爱的形象,所以面对项羽和刘邦时,秦朝降将和普通官吏更倾向于选择刘邦。

在巨鹿之战失利后,手中尚有20万大军的章邯选择投降(名义上是结盟)项羽,他明明还有一战之力却选择投降,这也导致后来跟随他的20万秦军兄弟被项羽坑杀。

在获封雍王不久后,章邯就被刘邦围困在废丘,这一次,章邯却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毅然举剑自刎,既然已经投降过项羽一次,再投降刘邦一次又有什么关系,他为何宁死不降刘邦呢?

1.大秦最后的名将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掀起反秦浪潮,不久后,陈胜部下周文带领的一支农民起义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打进函谷关,驻军戏亭,此地距离秦都咸阳仅百余里。

关内承平已久,加上又是秦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根本没有多少守备军,此时听说周文大军来袭,秦二世的朝廷才明白情势危急,然而面对周文几十万大军,朝廷仓促之间根本无法调来足够多的军队来抵御周文。

胡亥感觉到了恐惧,急召大臣上殿询问对策,然而大臣们对此也都束手无策,秦朝有兵不假,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关中无兵,拿什么去拖住周章大军?

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此时,少府章邯挺身而出,他建议胡亥下令赦免骊山囚徒,给他们发放兵器去与叛军作战。就是依靠这些人组成军队,章邯在戏地大破周文,解除了咸阳危机,此后,章邯又奉命出关,接连攻杀陈胜麾下田臧、李归等将领。

陈胜逃亡城父被庄贾所害后,天下反秦的烽火并没有因为陈胜的死亡而熄灭,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六国遗留势力在各地兴风作浪,章邯承载秦人的希望,又率兵接连击败齐王田儋、魏王魏咎

在巨鹿之战前,章邯除了在遭遇项梁时遇到过小小的两次挫败外,其余征战几乎没有败绩。秦二世三年,章邯率领20万大军渡过黄河,与王离20万大军合力将赵军主力围困于巨鹿,也就是在这里,章邯、王离成为项羽打响“霸王”名号的踏脚石。

2.不得已的投降

章邯、王离围攻赵军,而各地叛军在接到赵王歇的求援之后也火速向巨鹿靠拢,实际上,巨鹿之战已经成为秦军与叛军的终极决战。可谁也没想到,项羽“破釜沉舟”直接打垮了王离的长城军团,这令章邯陷入三面皆敌的窘境当中。

此时,章邯面临的形势极为不妙,但从后续的战事发展情况来看,章邯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对于项羽来说,秦朝灭亡的局势虽然已经逐渐明朗,但章邯这20万大军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想完全吃下章邯并非易事。

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真正让章邯下定决心投降的是秦朝内部形势的变化。章邯一方面坚守防线,一方面派长史司马欣前往咸阳求援,可此时秦朝大权已经被赵高窃取,冯去疾、李斯等人都已经成为赵高刀下亡魂,咸阳防务也尽皆落入赵高手中。

司马欣回到咸阳三天,别说见秦二世了,连赵高的面都没有见到,这令司马欣深感不安,因为赵高不愿意见他显然是有不信任之意。司马欣担心被赵高杀害,直接连夜从小路逃回章邯大营,事实上,赵高的确派出杀手追杀司马欣,只不过没追上而已。

司马欣回到大营就向章邯报告说:“赵高专权乱政,朝中大权落入奸佞之手,如今无论将军有没有功劳,最后的结局都逃脱不过一个死字。”

此时陈馀也写信劝降章邯,章邯思虑再三后最终决定与项羽“结盟”。

3.宁愿自刎,不肯投降刘邦

投降后不久,项羽就将章邯封为雍王,只不过项羽对章邯并不信任,夺走了章邯的兵权,而将降卒的领导权交给司马欣。不过这也并非美差,项羽的安排是让司马欣率领降卒给楚军当前锋,也就是说,这些降卒被当成了炮灰。

即使如此,考虑到缺粮的现实因素以及秦卒内部的不稳倾向,项羽还是决定坑杀这20万降卒,只留下司马欣、章邯等人以及他们的千余亲兵,杀人诛心的是,项羽还将章邯封在三秦之地,可想可知,章邯这个王当得有多糟心。

项羽将章邯、司马欣等秦朝旧将封在秦地还有将刘邦丰沛集团封锁在汉中、巴蜀一带的目的,可惜效果不怎么样,刘邦发动还定三秦之战,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先后战败投降,而章邯则且战且退被刘邦围困在废丘,最终章邯在废丘拔剑自刎。

汉二年六月,汉军引水灌废丘,废丘降汉,章邯自杀。

从汉王元年八月至二年六月,整个还定三秦之战打了将近快一年,期间章邯有很多机会选择投降刘邦,那么章邯为何宁死不降呢?在笔者个人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章邯认可霸王的勇猛,不一定看得起刘邦。项羽本是楚国贵族之后,又在巨鹿之战中大展神威,天下诸侯将领得项羽召见时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毫无疑问,项羽是当世豪杰,章邯也十分钦佩项羽,主动投降并不丢脸。

而在章邯看来,刘邦与陈胜、吴广之辈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煽动流民起事的草寇而已,而且在与章邯的交手过程中,刘邦并没有选择正面对抗,而是使用偷袭、水淹之类的伎俩,这让章邯败得不服。

其次,章邯已经背叛过秦国一次,不想再背叛项羽成为反复无常的小人。章邯当初投降项羽虽是迫于无奈,但这终究是一种背叛,如果为了活命再次背叛项羽,那他章邯岂不是成了“三姓家奴”般的人物,世人将以何种眼光看待他。

最后,刘邦为收买人心,不会放过章邯。章邯的雍王可以说是以20万秦卒的命换来的,三秦之地的秦人对章邯恨之入骨,而刘邦为了收买人心,巩固自己在关中的地位,必然会处死章邯,这也是刘邦曾招降司马欣、董翳,唯独不曾招降章邯的原因所在。

所以章邯宁死不降刘邦,也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最起码章邯保留了身为一代名将的尊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 章邯

更多文章

  • 章邯在秦朝当将军时六国之内无人能敌!当了雍王后却被刘邦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章邯

    在秦末时期有一个名将,相信有很多小伙伴对他都并不了解,不过他在当秦将的时候是非常厉害的,当初从长安城带领十万囚犯,经过一些简单的训练之后就直接上战场了,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将当时想要攻占长安人数远超自己数倍,周文的起义军直接击败。虽然这个战绩看着很耀眼,但是周文的部队中大多都是寻常老百姓,没有经过训

  • 秦国14年章邯为何成统率,打天下的名将都去哪了,秦王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章邯

    喜欢秦朝历史的朋友,会关注到一个细节问题,那就是当年秦王指挥灭六国时是何等威风,但为何在14年以后,与项羽对战的只有一个名气不算大的章邯呢?大家都想知道,当年那些名将都去哪里了呢?对于这个问题,经过多方查阅资料,现向大家介绍一下。那些名将,应该说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年纪大,已经不在人世了。另一个去处就

  • 秦末名将章邯在面对刘邦的入关之战,为何宁愿自杀也不愿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阿豆谈历史标签:章邯

    因为除了项羽,章邯没有任何人可以投靠。章邯之所以投降项羽就是因为在巨鹿之战中,章邯及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输给了项羽,章邯面临内忧外患,不得已之下章邯才投靠了项羽。巨鹿之战中,章邯本部有20万秦军,以骊山囚徒及关中子弟组成的,王离部有20万秦军,以秦国长城军团主力组成的,秦军共40万人,与项羽及整个天下

  • 祖大寿二次降清荣华一生,章邯却只愿为项羽陪葬,他的选择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章邯

    在明朝末年,大明的将领投降清朝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基本上稍微有些兵权的将领,在崇祯帝时期,先后都投降了清朝。这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灭亡的主要原因,当时吴三桂等人为大清的骑兵带路,让他们南下的时候畅通无阻。不过二次投降的将领却不多,或者说只有祖大寿这一个人。祖大寿本身是在袁崇焕的手下做事,袁崇焕被抓的时候

  • 章邯曾是秦国名将,为何做将军能横扫天下,封王后却打不过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章邯

    历经六代明君的努力,曾经烽火不休的战国,终于在嬴政的手上完成统一。不过,秦始皇虽然完成了统一大业,但却命不长久。而他这一死,便使得各地义军揭竿而起,六国贵族闻讯亦纷纷造反,令大秦基业陷入危机之中。不过,秦始皇的暴死,虽令反抗者欣喜不已,但章邯的存在,却也同样让他们头疼不已。作为秦末最后一位名将,章邯

  • 秦始皇灭6国的10大名将,都去哪了?为何仅章邯在抗击刘邦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章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统一华夏的伟业,出现了中国历史之中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秦朝,统一了全国的文字,非分封设立郡县以及统一度量衡,可是刚刚结束战乱的华夏大地应该进行休养生息,奈何秦始皇嬴政却大肆建立帝陵,听信谗言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秦始皇驾崩后,赵高篡改遗诏立拥立胡亥即位。与此

  • 此人围过章邯,打过韩信,平定诸吕之乱,连汉高祖都给他打广告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章邯

    这个人可真强,连汉高祖都亲自给他打广告,原话是“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怎么样,说到这大家是不是猜到他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汉朝开国功臣周勃。他跟汉高祖刘邦是同乡,这货是个多面手,会编筐,会吹喇叭,又能拉强弓,总之为了混口饭吃啥活都干。他很早就跟了刘邦,当初夺取下邑时,周勃最先登城。高祖赐给他五大夫爵位

  • 《秦时明月》罗网为什么要追杀章邯,他做了这件事,招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千呢体育标签:章邯

    《秦时明月》罗网为什么要追杀章邯,他做了这件事,招来杀身之祸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啊!在《秦时明月》第五部《君临天下》当中出现了很多新人物,比如深受大家喜爱的晓梦和章邯,还有一直让人捉摸不清的惊鲵,以及偶尔出场的掩日。第五部的剧情也非常精彩,开始演出帝国内部的权力角逐。罗网和章邯其实都是为帝国效力的,但

  • 刘邦为何能迅速平定三秦?章邯的名将头衔有假?其实刘邦实力不弱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章邯

    导语:在项羽平定关中以后,开始分封诸侯。因为刘邦曾经打算做关中王,为了惩罚刘邦,所以给了他一个汉中之地。为了防止刘邦反叛,项羽在关中设立三秦诸侯国,将一个关中分裂成三个诸侯国,分别由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以及翟王董翳。这三个人中,以章邯的实力最强。不过他们三个不是敌人,而是共同在这儿帮助项羽守住刘邦的

  • 章邯关键时刻决策失误,给了项羽与刘邦楚汉争霸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章邯

    定陶区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定陶“扼菏(菏水,上古大泽菏泽)、济(济水,古济水过陶丘北,故定陶又名济阴)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定陶自古以来就是四战之地,历史上以定陶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