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银河,经过2200多年水银还会流动吗?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银河,经过2200多年水银还会流动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靠谱学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1/8 16:11:29

秦始皇陵中的水银河,大概率是存在的,在《史记》、《汉书》中都有相关记载,但经过两千多年后,水银即便是没有蒸发完,也基本上处于静止的状态。

秦始皇陵,是埋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骊山北麓,占地面积高达52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大小,也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宏大、设计最完善的帝王陵墓之一。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历经39年,直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方才修建完毕,之所以耗时良久,主要是秦始皇陵墓的规模着实太大。

整个陵墓,是按照当时秦国的都城咸阳为蓝本,仿照咸阳城的布局建造而成,而为了严格遵守“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秦始皇嬴政从登基伊始就开始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历时三十九年,前后动用近八十万劳力,才将这座举世闻名的陵墓修建而成,足以可见,秦始皇陵的规模是如何巨大。

当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秦始皇陵,只是当年的一部分,在历史上,秦始皇陵曾经遭受过多次劫难,从当年的项羽攻入关中,到汉朝时赤眉军破坏,以及唐代时期的黄巢、五代时的军阀温韬,乃至到清末民初时,当地的军阀等,都或多或少的对秦始皇陵墓造成过程度不一的破坏。

不过幸运的是,历史上的破坏,大多仅限于地面,秦始皇陵的内部则幸免于难,而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秦始皇陵的地宫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十分感兴趣,比如各种设计巧妙的机关,以及传闻中,地宫内象征江河湖海的水银河。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秦始皇陵中用大量的水银,仿照出了类似于江河湖海效果,而更有传闻说,秦始皇的棺椁,就漂浮在水银河上,这就让我们十分的好奇,在那个时代,如此大量的水银是从哪里来的?同时,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水银河还是流动的吗?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来一探究竟。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中确实用大量的水银,构成了江河湖海的样子,而秦始皇能得到这么多的水银,与一个女人有关。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史记.秦始皇本纪》

根据现代考古工作者运用科技手段测量出的结果,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大约在12亿立方厘米左右,换算过来就是约有百余吨,而水银河的最深处,足足有30多米。

这么多的水银,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古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这些水银中的大部分,都是一个重庆的女人送给秦始皇的。

这个女人名叫怀清,是一个卖丹砂(水银原材料)的女商人。

根据史料记载,怀清的祖上,就是以贩卖丹砂为生,到了怀清这一代,其家族的产业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因此,她才有能力为秦始皇进献丹砂。

当然,怀清为何要下这么大血本来将丹砂进献给秦始皇,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很大可能是想“花钱买平安”,毕竟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天下共主,用丹砂来换取家族平安富贵,这也是古代那些富豪们的常规操作。

对于怀清的进献,秦始皇自然是非常高兴,毕竟丹砂这东西,在古代算得上是一种高档货,尤其是这么大数量,因此,秦始皇为了表达对怀清的谢意,还命令巴郡的郡守,在龙山修建了一座“怀清台”,以表其功。

除了怀清所进献的水银之外,当时还有从咸阳所在的关中地区搜集而来的水银,这些共同组成了秦始皇陵中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

说到这里,就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秦始皇会如此执着地非要在陵墓中,构建一个水银河呢?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他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在史料记载中,秦始皇曾亲自到过山东半岛,而在面对浩瀚的大海时,秦始皇所想到的,就是海上是否有仙人,因此,他就令徐福远渡重洋,为他寻找“不老仙药”。

而波澜壮阔的大海,实际上也是秦始皇未能涉足和征服的地方,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之中,不管是求仙问药也好,心向往之也罢,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完成的愿望,把大海搬进自己坟墓,是当时他能做到的最好方式。

而根据现代考古技术的探测,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分布,也是十分讲究的。

考古工作者用现代仪器,来测量水银的“汞晕”反应,发现陵墓中的水银分布并不是平均的,而是有强有弱,大致可以分为东北、东南方位较弱,西北、西南则较强,这个布局,与古代中国的水域布局恰恰吻合。

如果这是有意为之的话,那么就可以证明,当年秦始皇陵的总设计师,也就是丞相李斯,是把象征江河湖海的水银,按照古代秦国的水域分布,倒入陵墓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网络,来护卫着秦始皇的棺椁。

不得不赞叹,这个设计着实巧妙,也十分的符合秦始皇的身份。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的臆想和猜测,真正是不是这样,还有待考证,可能要等到未来,秦始皇陵能够发掘的那一天,才能见分晓。

除了用来象征江河湖海之外,秦始皇陵中的水银,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防盗。

从古至今,盗墓贼就一直存在,因此,作为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时自然也会考虑如何防止陵墓被盗掘,像陵墓中那些各种各样的机关就是 出于这个目的建造的,而水银,也是防盗方式的一种。

水银怎么防盗呢?其实很简单,通过古代人们在提炼、存放水银的过程中,发现水银会蒸发,而蒸发后就会形成剧毒的气体,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汞蒸气,人一旦不慎吸食,就有可能会致命。

因此,古人们在发现水银这个特性之后,就将其利用在陵墓的防盗之中,在封闭的陵墓中,水银自动蒸发,形成毒气,来防止墓主人被打扰,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防盗措施。

综上所述,秦始皇陵中是存放有水银的,并且还不在少数,但问题来了,在历经两千余年后,秦始皇陵中存放的大量水银,如今会是一种什么状态的?还会不会流动呢?

水银的化学名称称作汞,它的最大特征,是唯一一种在常温常压状态下,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的金属,既然是液态,那就可以证明,至少在秦始皇陵墓封闭前后,水银是能够流动的。

而根据汞的特性,其在零度以上的环境温度中,就会出现挥发的现象,温度越高,它挥发的越快,不过,由于秦始皇陵在封闭之后,温度会逐渐下降,甚至低于零度都有可能,因此,陵墓中所存的水银,并不会全部挥发干净。

但不挥发,并不代表着就能流动,这要考虑到两种特殊情况。

其一,陵墓中的机关是否还能正常使用

众所周知,秦始皇陵墓中有大量大机关,除了一些用来防盗的之外,还有一些类似于控制水银河的机关,这些机关的开与关闭,是决定着水银河流向和流速的关键所在。

既然李斯把水银设计成江河湖海的样子,那么肯定不能让水银成为一潭死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未免也太不吉利了,秦始皇也会不答应。

所以,为了更像大海,那就得让水银流动起来,怎么让它流动呢?这个时候,各种机关就派上用场了。

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这种只是简单地让液态的水银流动起来的机关,在那个时候并不算太难的事情,只不过,能够流动多久,就是另一说了。

但起码,在陵墓封闭之后,甚至有可能数年之内,水银河都是在机关的操纵下,来回流动的,只有这样,才更贴近秦始皇“星辰大海”的梦想。

但古代的机关,可没有用不锈钢做成的,当时的冶炼技术,决定了制作机关的材料不会寿命太久,不是木头就是青铜,甚至铁器,都不可能有。

而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这些木头和青铜就会不断地腐朽,虽然在陵墓这种封闭的空间里,腐朽的速度很缓慢,但终归是会腐朽,同时,水银的不断蒸发,也会给这些机关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在历经千年之后,这些机关很大可能已经不会用了。

机关不会用,那么水银河在没有外力的干扰下,自然就会静止下来。

其二,水银也会凝固

前文讲过,水银能够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但是液态不假,并不代表着水银不会凝固。

根据现代化学实验,水银是有凝固点的,它的凝固点是零下39点3摄氏度,也就是说,达到这个温度之后,液态的水银也会凝固。

像我们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在北极和南极这些有极端寒冷天气的地区,就无法正常使用,就是和水银的凝固点有关,过低的温度,就会让水银温度计无法正常显示。

因此,如果秦始皇陵中的温度达到或者低于这个温度,那么水银河就会凝固,以一种静止的方式存在于大小坑落中。

不过,根据地质学理论,地下温度是随着深度而不断增加的,越往下就越接近地心,其温度也就会随着升高,因此,秦始皇陵中,这个零下39点3摄氏度并不一定达到,如果达不到的话,那么水银也就不会凝固。

但是,即便是它没有达到凝固点,在两千多年的不断蒸发中,也有可能被消耗不少,而剩下的就可能是其中的“精华”,这些“精华”就会以果冻状存在。

为什么呢?要知道古代的提炼技术并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因此,在提炼纯度上就难免有杂质,而在不断的蒸发中,这些杂质就留了下来,天长日久,成为固体,也是自然现象。

同时,陵墓内部各种灰尘、土块、石头等一些其他杂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掉入水银河当中,这些东西与水银混杂在一起,也会慢慢的成为膏状的东西。

不管是水银本身的杂质还是别处掉落的杂质,这些东西就是减缓和阻止水银流动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流动的水银就会慢慢停止,最终静止不动。

总之,目前已经检测出,在秦始皇陵墓中有大量的水银存在,如果真如史书中所说,这些水银组成了一条水银河的话,那么在经过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水银河大概率是已经静止不动的状态,之所以会静止,除了机关损坏,导致没有外力干扰这个因素之外,还有就是水银河中越来越多的杂质,让水银逐渐成为了膏状或者果冻状,从而不会流动,同时,如果陵墓内部温度过低,达到水银的凝固点,那么书水银河也不会再流动了。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去世前的三件灵异事件,如今无人能解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秦始皇

    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的王朝中,有一位传奇的帝王,他的名字叫做秦始皇。他手握重权,一统天下,却并未能享受权力带来的荣华富贵。因为,在他去世之前,发生了三件令人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让人们惊叹不已。秦始皇的成长 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百家争鸣,不少国家都在为争夺天下而不断交战。在这个时期,秦

  • 秦始皇的陪葬者中还有“外国人”,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时夏的光影标签:秦始皇

    巨大的秦皇陵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里面的情况现在谁也不知道,在考古专家们对外围陪葬着墓的考察中,在一个劳工墓中,发现了121具劳工的尸骨。最让人惊讶的是,在这121位当中,检测分析得出一个“外国人”的尸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时处理这个墓的时候,发现里面的劳工尸骨摆放凌乱,因为当时死法不同,还有之间

  • 考古挖到楚墓,专家为何都会异常兴奋?原来和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秦始皇

    考古挖到楚墓,专家为何都会异常兴奋?原来和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关在厚厚黄沙掩埋下的一座座荒郊古墓,演绎了多少诡异奇骇的传奇故事?远古神墓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不死魂灵与盗墓高手的生死较量、千古奇阵与寻宝秘技的惊骇斗法,让我们一起见证古墓的神秘!江陵自古人才荟萃,名流辈出。楚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首个封建朝代,当时世界是何模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灭了六国,建立了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的名字将永垂不朽。当时秦朝的人口有3000多万,管辖的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用当时世界的眼光来看,也是一个超级大国。那么当时世界其他国家是什么情况呢?罗马:当时还是罗马共和国。罗马人驱逐暴君

  •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生母囚禁起来?其实原因很简单,让人脸红!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秦始皇

    大家好,这里是百家号,青春没有历史,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书写;说起童年记忆和少年生命轨迹,矫情得要命;说起生命历练,苍白得可怕,没有重量,显得轻飘飘;那些有关爱情的往事如今看来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成了天空的点缀。连说句来不及,都显得假模假式。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

  • 秦始皇和武则天的墓,为什么至今无人敢打开?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和武则天都创造了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古代第一个统一的皇帝,武则天是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那么,他们死后,为何至今无人敢开陵?原因很简单。秦始皇作为我国第一位黄帝,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中国保持着多项第一,令外国人敬仰,为中国人所敬仰。数十万人修建的墓地,在历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考

  • 如果人类站在2200光年外观测地球,是否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心底的小城标签:秦始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整个宇宙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一个物体的运行速度能够超越光速,它就可以自由地穿梭时空,回到过去或者去到未来。当然,以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想达到或者超越光速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大胆的想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中,以超

  • 中国历代帝王中,谁配称得上“千古第一帝”,秦始皇行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秦始皇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历史最久远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幸存的文明古国。自大秦始皇帝嬴政一统天下后,历朝历代一共出现了494位帝王,这些帝王包括大一统时代的君主、死后被追尊帝者、中国少数民族称帝者、农民起义以及封建割据称帝者。在这494位帝王中,谁才能配得上是”千古一帝“呢?绝大多数国人都会说是“唐宗宋祖

  • 至今未解!秦始皇派出的这位寻仙人有何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秦始皇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和秦始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史书对其记载只有只言片语、语焉不详,生卒籍贯都没有,但民间关于他的故事似乎总是那么真实,为此更添加了一份神秘色彩。他就是至今在日本颇有地位的——徐福,被日本人尊称为“弥生文化之旗手”、“农耕之神”“医药之神”“纺织之神”等。徐福是秦国时期的一方

  • 秦始皇有何能力,超越亚历山大大帝,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秦始皇

    中国历史很长,有上下五千年;中国的王朝很多,有83个王朝;中国的皇帝很多,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有的皇帝很厉害,名垂千古,中外闻名,而有的皇帝,则默默无闻了一辈子。而他,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他是秦始皇,是嬴政,是赵政,是祖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