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何进死了,来董卓,天下是太平不了了

何进死了,来董卓,天下是太平不了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殿力 访问量:890 更新时间:2024/2/15 18:33:20

汉末三国之董卓作乱,灵帝死后,何进要把大宦官们赶尽杀绝,但是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进就听从袁绍的建议,召四方猛将来洛阳逼宫,董卓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洛阳附近的,他驻军的地方离洛阳有20里,但是宦官们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又诱杀了何进,而何进手下,又进攻皇宫,把宦官们给杀绝了。张让等人无奈,只得劫持刘辩刘协逃出皇宫,最后走投无路,只得投河自尽。

而就在刘辩,刘协和官员们会合准备回宫的时候,董卓就来了。其实董卓很早就来到洛阳附近了,经历黄巾之乱之后,他已经成为当时顶级的大军阀。灵帝一直很忌惮董卓,想要削除董卓的兵权,最开始是想让董卓进洛阳担任少府,明升暗降,没想到董卓居然公然抗命,用《后汉书.董卓传》史书上的话说就叫“朝廷不能治,深以为虑”。

明升暗降不成,灵帝就又想了个主意,让董卓调换防区。董卓的根基原本在西凉,也就是今天的甘陕一带,灵帝让董卓去当并州牧,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北部,并且命令董卓将手下军队交由皇甫嵩,董卓接受了任命,但是不交兵权,朝廷拿他也没办法,只能由着他,所以董卓就带着5千兵马从西凉前往并州。

其实董卓也没真心想去并州,他走到山西最南端,离洛阳只有150公里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官方洛阳。也就是说在何进征召董卓之前,董卓已经在洛阳不远的地方了,不然他从西凉来到洛阳,黄花菜早就凉了。董卓正打洛阳的主意呢,何进就因为要对付宦官,招他领兵来洛阳逼宫太后,结果董卓来了之后,何进又后悔了,让一个叫种邵的人拦截董卓。所以董卓当时没进洛阳城,而是在洛阳城外20里驻扎。随后何进又被宦官所杀,宦官又被袁绍等人给杀掉,在城外找到了刘辩,刘协,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候,董卓来了。

董卓也是运气好,此时正是洛阳权力,尤其是兵权真空的时候,原本洛阳有三部分军队,一是西园八校尉以蹇硕为首,蹇硕被杀之后就被何进给收编了,二是何进与其弟弟何苗统帅的军队,后来何进被宦官杀掉,而何苗被袁绍等人除掉,于是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三就是执金吾丁原的军队相当于洛阳城的卫戍部队,董卓来了之后,先用手下几千军队把洛阳城里的人都给唬住,具体做法是让他们先化装成百姓出城,第二天再大张旗鼓地开进来,如此反复,其他人就都闹不清楚董卓到底有多少人马。

紧接着董卓把何进何苗的军队收编,唯一不受他控制的就是执金吾丁原,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董卓策反吕布,杀了丁原,兼并了丁原的军队,这一番操作下来,董卓就基本用武力控制了洛阳城,《三国志.董卓传》上就说“故京都兵权唯在卓”。

不过董卓此时也仅仅是在武力层面控制了洛阳,在政治上他只有威慑力,没有影响力。简单来说就是董卓只有军队没有配合他的行政官员,其他官员他们打不过董卓,却可以消极不配合,这样董卓也很无奈,于是他就想拉拢门阀士大夫,于是一开始也做了一些舔狗的动作,比如为之前在党锢事件中被宦官迫害的,官员士大夫平反,但即便是这样,董卓也还不受待见。于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他准备干一票大的,就是把皇帝给换了。

董卓为什么要换皇帝呢?按照一般的解释就是董卓刚一见面,觉得刘辩哭哭啼啼的,没有担当,没有出息,刘协镇定自若,遂有“废立之心”,这八成是后人揣测的,当时董卓还没有取得洛阳城的控制权,怎么可能把这一步都想到,而且傀儡皇帝,傀儡皇帝难道不是越傻越好?为什么要换个聪明的上去呢?

其实董卓之所以要废刘辩立刘协,是为了借用汉灵帝为自己证明刘辩,刘协当中,灵帝偏爱刘协,想让刘协继位,甚至不惜要为此对付何进,却因为过早的去世没能成型,所以董卓要利用这一点来表明自己的政治正义,甚至要和灵帝的母亲董太后攀上亲戚以为同族。

所以后来衣带诏的主角董太后的侄子董承此时会效命于董卓。董卓这个算盘既高明又愚蠢,高明是因为在东汉是有先例的,大将军梁冀操作汉质帝,汉桓帝两位皇帝上任,还公然毒死了汉质帝,权倾朝野,别人也拿他不能怎么样。但是董卓的愚蠢在于他的时代和梁翼的时代不一样了,为了平定黄巾之乱,朝廷将兵权下放,让各个地方官私募军队,所以董卓能够成为不受朝廷节制的军阀。而除了董卓之外,天下还有很多其他的军阀,本来大家心照不宣,关起门来过日子,还在乎下朝廷的权威,不会公然独立。现在倒好,董卓公然废立了皇帝,给了其他军阀以借口,他们公然独立,这才引来18路诸侯讨伐董卓。(实际没有那么多诸侯)

标签: 何进

更多文章

  • 袁绍为何要杀宦官?何进被宦官所害,袁绍何进有何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何进

    东汉中平元年(184)四月,汉灵帝驾崩。他留下了两位皇子,长子刘辩,是大将军何进的外甥:次子刘协,一直是由祖母董太后抚养的。汉灵帝很偏爱小儿子,想让他继承皇位。于是,在他去世后,宦官们在董太后的支持下,立即开始策划这件事。然而,宦官们拥立刘协,必然会受到何进的制约。 于是,十常侍之一的蹇硕暗中决定,

  • 何进为什么非要引董卓进京来除掉十常侍?袁绍是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何进

    谈及三国中的人物何进,很多人关注的焦点都是:他为什么一定要召董卓进京?明明已经大权在握,对付宦官集团轻而易举的事,为何要大费周章?为此,前人多从政治角度剖析当时东汉后期的三股势力:外戚、宦官和士人,之所以能相安无事,主要是他们三者间的权力能相互制衡。历代的帝王之道就是平衡之道,东汉的皇帝也深谙此道,

  • 天下诸侯繁多,为什么何进却招力大无双的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何进

    只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次征诏并非只有董卓,只是董卓早有准备,所以这家伙跑的快。实际上何进招了很多人: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又使王匡召集弓弩手,丁原烧孟津。事实上能招来的都招来了。后汉书关于这段有详细的描述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但是为什么董卓这么快呢,实

  • 这才是相爱相杀啊!司马懿因唐瑛刺刘平一剑,刘平因伏寿还他一剑

    历史人物编辑:晓白美食说标签:伏寿

    之前刘平把自己的龙床让给自己的好兄弟跟唐瑛,下一秒唐瑛为了救司马懿在曹仁面前自刎了,我还以为唐瑛是自刎假死呢,原来是真的抹脖子了,毕竟自刎不好作假啊,唐瑛就这样死了,司马懿也被曹操给放出来了,司马懿看着唐瑛躺在荒凉的弘农王府里冰冷的棺材里伤心的流下眼泪,然后跟自己的好兄弟分道扬镳,司马懿怪自己的好兄

  • 她贵为皇后,最后却落得一个幽闭而死的结局—汉献帝原配皇后伏寿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伏寿

    大家好,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献穆皇后曹节,她是曹操的女儿,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任皇后。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汉献帝的原配皇后伏寿,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地介绍她的一生。伏寿的家世较为显赫,她的先祖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大司徒伏湛,而她的父亲伏完处事沉着冷静,为人大气有风度,不仅袭了先祖“不其候”的爵

  • 汉献帝究竟有多痛苦?面对妻子伏寿的求救,只能说一句寒心话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伏寿

    《三国机密》自开播以来,一直以马天宇和万茜的甜蜜姐弟恋为噱头,吸引观众。其实在前几集中,根本看不出甜蜜——马天宇扮演的冒牌汉献帝刘平,一直在被万茜扮演的伏后训斥,因为他虽然心善,却无法也无力放眼天下,心疼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担不起汉室的重任。可是,到了第八集中,董承奉衣带诏起事,伏后沉浸在自己

  • 三国时期最苦命的皇后,甄宓和伏寿谁是最苦命?谁最苦谁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咖啡随笔标签:伏寿

    说起历史上最命苦的皇后来,那可真就是多的数不胜数了,当然这和咱们古代男尊女卑的地位有关,虽然皇后这个身份的分量很重,但是在皇帝面前同样也是不堪一击的,当然如果皇后能遇上以为痴情的皇帝就另当别论了,而且相对来说还是极少数。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说起三国其实最命苦的皇后来,那可就并不是很多了,因为三国其

  • 刘平竟因这个原因要与伏寿洞房,伏寿终于成了他的女人,好幸福呀

    历史人物编辑:王超风标签:伏寿

    在破了二十一亿的《三国机密》第四十集剧情中万茜皇后终于美梦成真变成了小叔子刘平的真正的女人,没有婚礼没有宾客但伏寿与刘平的洞房花烛很幸福很满足,小编还记得之前伏寿献身但因一没给刘协正牌位二没给伏寿婚礼所以杨平拒绝了伏寿,但是此时在40集中的杨平却为何愿意洞房了还向伏寿说黄色情话,太难得了!原来当时卢

  • 《三国机密》韩东君演司马懿获赞,眼神撩妹与唐瑛恋爱,伏寿嫉妒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要开心标签:伏寿

    天下爱情莫过于一见钟情,而后念念不忘。司马懿对唐瑛应该就是这样的一种感情。从初次在弘农王祠见面,一向桀骜不驯的司马懿已经感觉到自己被这个面若冰霜的白衣女子吸引。爱情一向是这样,没有对错之分。其实司马懿完全没有必要趟许都的浑水,更不该爱上身份不明的王妃,可是任再有睿智的大脑也抵挡不了突如其来的爱情。于

  • 汉献帝皇后伏寿,为大汉殉葬的悲情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伏寿

    刘协在董卓的扶持下当上了皇帝,曾经由于王允的努力,一度有大汉江山翻盘的可能,只可惜王允一时糊涂,逼反了董卓部下,已经微弱累卵的汉室瞬间倾塌。实际上造反的李傕郭汜还没有董卓那两把刷子,只是有缺德但聪明的贾诩给出了计谋,于是得以挟持汉献帝,一度控制了朝廷。可怜的刘协在二人的淫威之下凄惨度日,李傕郭汜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