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这一对人最能印证这一点。 初见彼此,他们便互相爱慕,彼此都感到从未有过的慰藉。司马相如幼时名叫“犬子”,后因仰慕赵国的蔺相如,改名为司马相如。
父亲很重视他的学业,从小就文武皆学,很小就有所成就,后来他父亲就给他买个郎官,但汉景帝不好辞赋,因此一直郁郁不得志,但梁孝王对他的《子虚赋》爱不释手,但好景不长,梁孝王早逝,无奈回乡,但家境贫寒,只好投奔好友,但是他的才情已然让他成为市井流传的才子雅士,加上他那把传闻里的天下之琴,以及高超琴技,让无数人仰慕不已,也包括她在内。 于是她的父亲大摆宴席宴请司马相如,卓文君听闻司马相如才情,就躲在帘后一窥内心仰慕的男子,对于卓文君他也早有耳闻,能歌善舞是蜀中有名的四大才女之一。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弹奏的《凤求凰》牢牢的抓住她的心。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卓文君在她十五岁时,父亲精心为她挑选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夫婿,谁知嫁过去不久,那男子就去世了,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然而,她本就没有把这场婚姻放在心上,所以对亡夫之痛并无切身感受。 夫死之后她就回了家,按照当时的礼教旧规,寡居的女子是不可以再婚的,尤其是卓家这样的显赫之家。
在和司马相如你来我往互通情书后,爱情如洪水般涌来,不可阻挡,起初,她纠结于自己的新寡;他盛情至浓,认定了她就勇敢地展开了追求。终于,她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在婢女的掩护下悄悄溜出家门,径直到了司马相如的草舍,演绎了一场被后世艳羡不已的浪漫私奔。 大户人家的女儿私奔的消息不胫而走,成长大街小巷的话题,卓王孙失望至极,只想断绝父女关系,并没有阻扰他们。
除了才情,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文君不得不放下千金之身,当垆卖酒,却也不觉得苦,能与相爱之人在一起整天吟诗作赋,弹琴伦娶,再苦再累也可如清风朗月。 但是爱情是甜蜜的,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材米油盐醋茶。卓文君素来机智,他提议离开成都去临邛,到临邛后,她就卖起了垆酒,她之所以卖垆酒,一为谋生,二是给父亲看,果然,卓王孙按捺不住,加之家里亲族长辈们的劝说,终于接受了他们,并给他们“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不久汉武帝即位,他极喜欢辞藻华丽、宏伟壮丽的赋文,偶然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时,便惊为天人,于是立即召他进京以示赏识。 司马相如进京后,奉上一篇《上林赋》,盛赞帝王狩猎时的规模和大汉天子的气势。此赋甚是恢弘,文藻更是华美,深得汉武帝之心。于是,汉武帝命他为郎官。 他亦不负君望,漂亮地完成了汉武帝交给自己的政治任务,汉武帝又赐他中郎将,命他持节出使西蜀,那时的他很是风光。
对于他的荣耀,远在家乡的文君听说之后,无比欣慰,深感幸福。 但司马相如却沉浸在夜夜笙箫中,而且还要纳妾,于是就给卓文君写了一封要想要纳妾的书信,寄家书如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寥寥十三个数字,唯独无“亿”。 卓文君一看就知司马相如的心思,她不同意他的就给他回了一首《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来我做男。
他玩起隐晦的数字游戏,她比他更胜一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噫(亿)。她写的这封书信首尾连环,成就了一首千古情诗。
之后她又补了一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在铿锵的诗句里,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指责了他的负心移情。后来,司马相如得此书信,惭愧万分,再不提纳妾之事。 后来,他们安居林泉,相濡以沫地度过了十年恩爱的岁月。后来,司马相如死于糖尿病,或许因为对司马相如爱得过深,他去世之后的冷清孤寂让卓文君无法承受,不久便随他而去。那时,霜降草枯,长空雁鸣,仿佛是为了纪念他们这段美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