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霍光就很纠结,汉昭帝刘弗陵莫名其妙就这么挂了,如果霍光处理不当,人家会觉得是他这个权臣给害的。
为了自证清白,霍光决定从汉武帝的儿孙当中再挑一个合适的人选来继承皇位。最后选来选去,选中了昌邑王刘贺。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也是昌邑王刘髆的儿子。当年刘髆争夺皇位失败,还导致舅舅李广利全家被诛,刘贺现在做了皇帝,实在是讽刺的很。
不过刘贺这家伙实在是太跳了,一口气带了200多名亲信来到长安。这哥们做了皇帝以后,居然跟亲信们商量着打算扳倒霍光。
霍光什么人啊?能扶持你上台也能把你弄下去。因此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以荒淫无度的罪名给废掉了。至于怎么个荒淫无度,霍光表示:就不告诉你。同时他带来长安的200多名亲信,也都被霍光给宰了。
连皇帝都敢废,霍光的权力的确是达到了巅峰,难道他要做皇帝?因此霍光为了再次自证清白,只好又从汉武帝的后代中选了一位,这就是刘病已了,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
一、刘病已能坐稳皇位,跟他认清形势有很大关系。
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汉武帝比较合法的继承人。不过刘病已的童年可是在大牢里度过的。
当时的刘病已其实就是个普通人,之所以被霍光选中,那是因为他无依无靠,比刘贺更加好控制。
刘病已他本来不知道咋回事,可是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刘病已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要想坐稳皇位,必须要做到隐忍。
事件一、皇后被杀。当时刘病已做了皇帝以后,一直想着要把自己昔日在民间的媳妇儿许平君立为皇后。但是许平君的出身很低下,所以刘病已自己不好提。
于是他整天让手下大臣去帮他到民间寻找一把过去的剑,结果大臣们都理解了皇帝的意思,这才共同推举许平君为皇后。
许平君做了皇后以后,跟刘病已十分恩爱。可是这个时候霍光他们家不高兴了。因为霍光的媳妇儿霍显一直希望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做皇后。
因此霍显买通了宫中的医官淳于衍,在许平君生了孩子以后,用药将她给毒死了。不光如此,霍光还逼着刘病已在丧偶之后,立刻娶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作为皇后。
这件事对刘病已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这个皇帝,其实就是个空架子。连自己最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婚姻自由也遭到干涉,所以他才学会了隐忍。
事件二、给祖父刘据上戾太子的谥号。刘病已既然是刘据的孙子,当年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被陷害而自尽,刘病已当了皇帝,给自己的爷爷平反,是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呢?
可是刘病已不仅没有大张旗鼓地刘据平反,还给了刘据一个戾太子的谥号。啥是戾呢?《逸周书·谥法解》解释是“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反正就是贬义词,这就比较奇怪了。其实刘据当年是汉武帝给害死的,就算汉武帝建造了思子宫,也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他没有给刘据平反,而刘病已也没有被汉武帝放出大牢。
而霍光是汉武帝的坚定支持者,谁反对汉武帝,那就是跟霍光为敌。现在汉武帝虽然去世了,可是霍光还活着,所以刘病已压根没办法左右刘据的谥号。
一切都是霍光做主的,而且刘病已之所以当皇帝,可不是以刘据孙子的身份,而是以汉昭帝刘弗陵嗣子的身份继位的。
比如说比他小的上官皇后,也就是汉宣帝时期的皇太后,刘病已见了她都要喊一声母后大人吉祥。
如此身不由己的身份,使得刘病已再次意识到,除了隐忍不发,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让自己的皇位保持稳固。
二、处处都听霍光的,为刘病已争取到了亲政的机会。
霍光这个人虽然是权臣,但是他没有谋反的心思。他只是想要掌权而已,而刘病已知道这件事以后,为了保住皇位,自然是什么权力都给了霍光。
但凡是朝中奏报的任何事情,只要没有霍光点头,那么刘病已就全部都不批。大小事务的讨论过程中,一旦出现什么分歧,刘病已都会询问一下:大将军怎么看?
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廉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汉书》
霍光不说话的话,那么就表示反对。霍光点头说话了,那么这件事就能办成。这就是刘病已的求生之道。
当年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给拿下了。可不是刘贺真的就那么荒唐,而是因为刘贺在挑战霍光的权威,这就是活生生的前车之鉴。
为了让自己不再走上刘贺的路,刘病已只能是事事都让着霍光。而且这期间,他从霍光那儿学来的东西,是他此前从来都没有接触到的。
刘病已从小就坐牢,长大了是在民间做普通百姓,这哥们怎么可能懂得治国之道呢?还不是跟霍光学来的这一切嘛!
总结:没有霍光,就没有汉宣帝刘询。
霍光虽然是权臣,但是是一个有能力且没有篡位野心的权臣,这在历史上是很难得的。霍光的存在,对刘病已来说,不仅是一种威胁,其实也是一种鞭策。
他能够让刘病已不断去学习治国之道,学习如何隐忍不发。让刘病已从一个最初的傻白甜,成长为一个胸中有沟壑的帝王。
汉宣帝刘询之所以能够开创盛世,其实很大一部分功劳,都要归功于霍光。霍光就是刘询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后期刘询能够坐稳皇位,所以靠的就是从霍光那儿学来的王霸之道。
所以说,就算后来霍光的儿子霍显谋反,刘询灭了霍家满门,依旧没有否定霍光对大汉朝做出的贡献。因为他心里明白,没有霍光哪有他刘询什么事儿呢?
参考资料:《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