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元公主是刘邦长女,有个说法叫刘乐,具体是不是准确,史书也没记载。这个“元”就是第一的意思,她也是吕后的独生女,自然吕后把她当做掌上明珠,可是父亲刘邦对她态度就一言难尽了。
在她幼小的时候,父亲刘邦在外交游闲逛,根本不管家,谈不上给她什么父爱,母亲要撑起这个家,要下田耕作,要养家糊口,看着自己母亲劳累辛苦,鲁元肯定不好受,她和弟弟刘盈对母亲是感恩的。
后来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在荥阳之战中,刘邦因为渐渐抵挡不过项羽的进攻,就打算逃跑,在车上,除了刘邦之外,还有长公主和刘盈,刘邦看到后边的追兵马上就追上来了,慌乱之际竟将自己的两个孩子踢下了马车。
还是司机夏侯婴见到被踢下马车的两个孩子十分的可怜,就停下马车,将两个孩子重新放到了马车上继续驾车。刘邦十分的恼怒又一次将两个孩子踢下了马车,夏侯婴见状,又一次将两个孩子救了回来。
刘邦面对追上来的士兵,放下身段向追兵首领求饶,最终逃过了一劫。
在鸿门宴中,刘邦为了拉拢项伯,十分殷勤,又敬酒又祝寿,顺势定下一桩儿女婚姻,答应把自己女儿刘乐嫁给项伯的儿子当老婆,鲁元还不知道就成了一颗棋子。后来刘邦平定天下后,封项伯为射阳侯,此时作为败军之将项再也没有勇气提起结亲的话题了,这事就不了了之。
刘邦登基称帝之后,鲁元公主和她的母亲、弟弟终于迎来了一丝转机,他们三人终于成为了这个国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太子和公主。
刘邦看中新继位的赵王张敖,打算把鲁元公主给他作王后。
但是母亲常年劳累,满脸沧桑,人老珠黄,已经得不到刘邦任何宠爱了。后宫许多年轻貌美的妃子围绕在刘邦身边,鲁元公主和弟弟虽然身份高贵,生活仍旧过得战战兢兢。
两年后冬天,刘邦在与匈奴冒顿单于的大战中受到了重创。鉴于王朝初立国力疲惫,刘邦决定采纳大臣娄敬的主张,用“和亲”政策与匈奴化敌为友,换取休养国力的时间。于是刘邦打上了鲁元公主的主意,逼着鲁元退婚转嫁到匈奴去。
吕后为了保住女儿,对刘邦日夜哭泣,哀求说:“我只生了一个女儿(鲁元公主)跟一个儿子(太子刘盈),你却狠心把她投到匈奴蛮荒!”
并且这个时候又正赶上鲁元和张敖操办婚事的日子,刘邦这才勉为其难地物色了一位民间的女子,宣称她就是嫡长公主,隆重地送到匈奴汗国,作单于(二任)栾提冒顿的妻子。
刘邦从匈奴返回长安的时候,路过张敖的赵国,刘邦让张敖为他亲自端茶送饭,而且随意谩骂。之后,他再次路过赵国,态度根本没有转变。
可想而知,鲁元夹在中间有多尴尬。张敖倒是能忍气吞声,可国相贯高却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刺杀刘邦。不过计划被刘邦知道了,刘邦大怒,于是把赵国君臣上下全部打入大牢。
这一次,吕后再一次跑到刘邦跟前说情,但是刘邦这次根本不买她的账,执意要把赵王张敖打入死牢。国相贯高忠义高节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才保住了张敖的性命。赵王肯定是做不成了。
刘邦将赵王这个肥缺给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戚夫人之子刘如意。
直到刘邦死后,吕雉成为国家最大的掌权人,鲁元公主的日子才过得完全安心。但是仅仅8年之后,鲁元公主就死了。那么好不容易得到安逸生活的鲁元公主怎么死的呢?
刘邦长子刘肥,被吕后扣在长安,为了回到封地,以免受到吕后迫害,刘肥随从士勋向他献计,把自己封地的一个郡拿出献给自己妹妹鲁元公主,换取太后欢喜,或许能回到封地。刘肥认为此计很好,便接纳了这一建议。
不仅如此,为了稳妥起见,刘肥还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尊妹妹鲁元公主为太后,也就是认自己的妹妹做干妈,以讨吕后的欢心。吕后听后果然很高兴(司马迁用了三个字“喜许之”)。刘肥才得以脱身回到齐国。
刘盈当时不过十八岁而已,他的姐姐鲁元公主的年龄应该也不会大到哪里去,大概不过二十岁左右吧。而那时的齐王刘肥已经四十二岁了。一个四十二岁的中年汉子要认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为干妈,而且还是自己的同父妹妹,心里该是多么的憋屈。
这也是鲁元公主靠着自己的宠爱救了一个哥哥的命。可是,四年后,刘肥还是郁闷而死了。
她虽然很受宠,可母亲吕后手段有多毒辣,鲁元很清楚,自己亲弟弟刘盈都被戚夫人的人彘吓得魂飞魄散,不再过问朝政,鲁元虽不关心国事,但也还是免不了被母亲控制。
果然,吕后为了巩固政权,亲上加亲,让自己的儿子惠帝刘盈娶了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做皇后,也就是舅舅娶了亲外甥女,这事有点儿变态。作为母亲的鲁元心里有多酸楚,估计没人知道。
她应该也和弟弟一样,落落寡欢。
《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云:
“(高后元年四月)鲁元公主薨,赐谥为鲁元太后。子偃为鲁王。鲁王父,宣平侯张敖也。”
又云:
“(高后七年)宣平侯张敖卒,以子偃为鲁王,敖赐谥为鲁元王。”
童年不幸,跟随母亲长期劳作、逃亡的生活,以及当上公主后常年战战兢兢,生活将鲁元公主的身体变得很差,在父亲和弟弟相继死后,她也不久于人世,撒手人寰了。
一个公主,看起来身份高贵,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她的生活比普通家庭孩子好不到哪里,看看刘邦长公主的命运,生在帝王家也没啥让人羡慕的。
喜欢文章加个关注呗,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