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朱元璋亲自编订的《皇明祖训》明确的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所以,按照祖制,朱祐槟、朱祐楎两位藩王是完全没有资格继承明武宗朱厚照的皇位的。
明武宗朱厚照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他当皇帝期间算是白忙活了,什么事儿都干了,连亲自上阵杀敌(
与鞑靼有一场大战被史书淹没了)
都干过,就是没有生个皇子,连公主都没有一个,他就算是绝了后。
朱厚照绝了后,但是大明朝还得要开门做生意,总得有人来当皇帝,朱氏子孙那么多,随便找一个不就完了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个谁来当皇帝,不是只要姓朱就行,必须是朱元璋说了算,虽然朱元璋死了快一百多年了,但是他编订的《皇明祖训》还在,通俗点,这本书就是朱氏皇族的家法!
《皇明祖训》明文规定皇位传承
立嫡立长,兄终弟及,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朱祐槟、朱祐楎两位藩王是孝宗朱祐樘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祐樘的儿子朱厚照当皇帝,他死了,按照祖制,只能是朱厚照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如果他没有儿子,就是他的兄弟来继承皇位。
朱祐槟、朱祐楎两位藩王在武宗时期,已经是皇叔级别的了,完全没有资格来继承朱厚照的皇位,朱厚照死后的皇位继承,只能在他的兄弟之间来挑选。
既然是兄弟之间,为什么选上了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来继承皇位呢,首先是因为朱厚照没有亲兄弟了,那就是个独苗,作为朱氏大宗一脉,在他这里就彻底的绝了。
其实,兴献王朱祐杬是孝宗朱祐樘的亲弟弟,他与皇室的血脉关系是最近的,朱厚煾作为朱厚照的堂弟来继承皇位符合祖制。
最关键的一点是兴献王朱祐杬已经死了,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当然也是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最关心的,朱厚熜年少可控,父亲死了,没有人可以干扰新皇帝的执政,避免了皇帝的父亲还在世的尴尬。
当然杨廷和的小心思也是路人皆知,立个少年新君,而且还是个没有爹的皇帝,自然对内阁首辅杨廷和非常感激,自己在朝中的权势就是炙手可热,完全可以只手遮天了。
杨廷和打错了算盘,没有想到的是他选择的朱厚熜是大明朝最具政治手腕的皇帝,不但杨廷和没有控制得了他,甚至他几十年皇帝生涯里,玩弄了大明王朝最为强悍的内阁和权臣。他就是大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