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允能设计杀死董卓,夺回权力,为什么转眼就被杀害呢?

王允能设计杀死董卓,夺回权力,为什么转眼就被杀害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阿敏 访问量:2055 更新时间:2024/1/26 18:05:51

王允吕布合谋杀了董卓没多久,就被反攻长安的西凉军杀害,不仅王允自已身死,还搭上了在长安的所有族人性命,实在是剧情反转得太快。

王允出身世家大族太原王氏,太原王氏在东汉未年到魏晋时期显赫一时,王允也是自幼熟读诗书,文武双全。

王允是绝对的东汉忠臣,从他年轻时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在党锢之祸尚未解禁之时,王允不畏强权,正直劝谏,敢于对抗宦官,虽几次被投入监狱,但王允运气出奇的好,几次又躲过宦官的报复。

王允任豫州刺史时,还曾与名将皇甫嵩朱儁一起成功打败黄巾军,立下大功。董卓作乱时,身为河南尹的王允被董卓任命为尚书令,尚书令是处理朝廷政务的实权派官员。

董卓在外与关东联军作战时,王允就负责朝廷日常运作,董允能把尚书令这么重要的职务让给王允,至少说明三点:

一、王允有能力处理日常政务。

董卓不会请一个没能力的人来负责朝廷的日常运作,这是董卓用王允最基本的条件。

二、王允对董卓言听计从。

董卓不会让一个处处与自己作对的人来担任尚书令,董卓需要一个听话的人,至少王允表面上是这样的人,由此可见王允也颇有心计和老谋深算,能把董卓骗过去,这也是王允能够成功反杀董卓的重要原因。

三、董卓想借助王允的名声管理朝廷。

董卓进京掌控朝政后,一直想重用名士,拉拢人才为自己所用,洗白自己的专权,不惜解除党锢之祸,而王允无疑有一个好名声,是董卓看中和可以利用的。

董卓越是重用王允,越是为自己埋下杀身之祸,王允暗地里联合了士孙瑞等一批人,同时拉拢同是并州老乡的吕布,一起杀死了董卓。

杀了董卓之后,王允成为整个东汉最有权势和炙手可热的权臣,当时的汉献帝不过只有11岁,国家权力掌握在王允手中,杀董卓又是名震天下的义举,王允在权力的欲望下,成为另一个版本的董卓。

王允是能臣,也是忠臣,更是东汉未年少有的贤臣,但是人都会犯错误,王允可以管好朝政,不代表他能管好天下,王允可以诛杀董卓,不代表他能消灭整个西凉军。

王允之死,就在于他没有正确处理西凉军的政治归属问题。

董卓生前,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曾经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慑于声势浩大,选择迁都长安,同时董卓为了防备关东军,将手下的主要军事力量派往长安以东防御,只在长安留较少的军队。

董卓被杀时,一是因为吕布被策反,二是长安城本就没有多少董卓嫡系军队。董卓被杀后,长安城中没有太大的动乱,基本上被吕布的并州军所控制。

董卓被杀相当于一次斩首行动,董卓的主力西凉军远在长安以东丝毫没有损失,如何处理这帮西凉军就成为王允接下来执政的重中之重。

最正确的方法就是赦免这批人,为朝廷所用,用信得过、有名望的将领带领他们,王允原本是想赦免这批西凉军的,可是后来改变了主意,之所以改变主意,王允是把所谓的关东联军当成救星了,王允认为关东联军是心向朝廷的,如果赦免西凉军,关东联军肯定不肯。

实际上袁绍为盟主所谓的关东联军不过是一批是抢地盘的军阀而已,都只是为了自已的利益,根本不会考虑朝廷的安危与大汉的稳定,而王允与吕布控制的朝廷,实际上军事实力最弱的一方。

王允不肯赦免西凉军的消息很快传来,首先是西凉军中的并州人被杀,因为王允和吕布都是并州人,朝廷现在是并州人掌控,所以西凉人杀了并州人,接着西凉军要贾诩的鼓动下集结大军杀向长安,朝廷军队无法抵抗。

最终长安城内的蜀军打开城门向西凉军投降,导致整个长安城被攻破,吕布战败逃走,王允被杀,留在长安的三族被杀,王允没有跟随吕布一起逃走,而是勇敢的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王允虽然也有很多毛病和问题,比如杀名士蔡邕,居功自傲,论功行赏时没有封赏诛董有功的士孙瑞等人,而是重用自已的族人,但王允不失为大汉最后一位忠臣,只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自已和族人的身死,同时将东汉王朝带入更混乱的时刻。

王允的悲剧乃是人性的弱点,在董卓手下默默等待机会,伺机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王允可以很冷静,很理智,一旦王允功成名就之后,得意忘形之情跃然脸上,人一得意就会忘形,就会失去理智,就不能冷静判断问题,这也王允之死的主要原因。

标签: 王允

更多文章

  • 芹斋聊三国:王允骄横长安围城 贾诩献计魏武挥鞭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王允

    文/芹斋先生。第三章王允骄横长安围城贾诩献计魏武挥鞭话说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春,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了董卓之后,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吕布封温侯,主管军事。此后,王允专擅朝政,还将大学者蔡邕下狱,致使蔡邕惨死。01将相不和董卓虽覆亡,他最得力的部下李傕、郭汜这个时候正奉命在陈留、颖川等地

  • 吕布为什么中了司徒王允的计谋,而去杀了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王允

    #坚持每日读史#东汉末年,汉献帝软弱无能,掌握朝政的大权落在了董卓的手里。因董卓骄横跋扈,随意欺压大臣,大家都很痛恨他。董卓手下有一个心腹,名叫吕布,是一个出了名的勇士,力气特别大,射箭骑马的本领也十分高强。董卓为维护自己的势力,收下吕布为干儿子,叫他随身保护自己,董卓走到哪里,吕布就跟到哪儿。很多

  • 董卓死后王允可以拨乱反正,却连出几次昏招,导致断送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王允

    公元192年长安城被李催郭汜攻破。吕布拉着王允逃走,王允却说,我身为大汉大夫宰辅,却没办法帮助朝廷,现在让我抛弃陛下逃生,我是决然做不出来的。吕布叹息道,这一切可都是你自找的。王允出生于山西的名门望族,自小就非常聪明。在苦读圣贤书的同时也没忘记武艺修炼。他立志要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人。名士郭泰见到他

  • 貂蝉长得貌美如花,擅长歌舞,为什么王允没有占为己有呢?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王允

    貂蝉长得貌美如花,擅长歌舞。虽年方二八,却是色伎双绝。对于貂蝉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貂蝉原为吕布的原配妻子。吕布为并州九原县人,他的童年和早期为官都是在并州。所以,貂蝉可能是在并州和吕布相识,因她闭月羞花的美貌,引起了血气方刚的吕布注意。随后,两人坠入爱河,结为连理。但是,并州靠近胡人和匈奴。

  • 貂蝉其实是吕布的原配老婆,并不是王允的美女卧底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王允

    貂蝉,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素有“闭月”之称,一部《三国演义》更加使得她声名鹊起。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貂蝉塑造成了一个巾帼女英雄。身为歌姬的她,为了报答收留自己的的王允,王司徒,在自己刚刚16岁芳龄之时,英勇献身,把自己投入虎狼之穴,色魔之榻,于董卓、吕布之间施展自己的妩媚,诱迷双方,设计离见,协助

  • 三国:王允借给曹阿瞒“七星刀”,就注定了惨死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王允

    在三国早期,除了张角董卓,还有一个名不转经传的司徒王允,他可是大汉忠臣,前期最大的阴谋就由他一手策划,其实他一心想要扳倒董卓,除了连环计,他还参与了曹操刺董事件,从那一刻开始,王允全族就注定惨死了!王允虽然在之后成功为大汉除掉董卓之后,王允代替董卓成为了朝堂的一把手,可是由于重大决策失误,让董卓余孽

  • 王允没有借曹操的手除掉董卓他一直对这事耿耿于怀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王允

    看到貂蝉就想了想,貂蝉羞于月下,董贼吕布必难驾驭,使出美人计,先暗中将貂蝉许给吕布,再许给董卓。貂蝉也懂得采取措施对付两人,向董卓展示了她迷人的一面给吕布看。东路儿着迷和悖论增加。吕布得知董卓不满将貂蝉带入府中。一日董卓上朝,潜入府中拜访貂蝉,在凤仪阁相会。貂蝉哭得像个流泪的人,吕布很是心疼,当然也

  • 国学故事:东汉时期,王允年轻时,聪明异常,学识渊博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王允

    王允千里:东汉时期,王允年轻时,聪明异常,学识渊博。同郡名士郭太见而奇之,说:“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即将他比作日行千里的骏马,是贤辅之材。见《后汉书.王允传》中记载。后来就用为称誉人才的典故。五代.李瀚在《蒙求》中写有:“王允千里,黄宪万顷。”洛阳货畚:王猛年少时家中贫困,依靠卖畚箕维持家中的生

  • 三国中的蔡文姬的父亲,是学界泰斗,为什么王允惨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南书说历史标签:王允

    对于古代那些才情出众丝毫不逊于男子的女佳人们,东汉末年的蔡文姬绝对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位女子的才华不仅在战乱之中迎来了外敌首领的青睐,甚至还让曹操都为之倾倒,不惜大费周章且抛掷千金将其从匈奴外域里迎接回来,使其安度晚年。然而,如此才情不俗的蔡文姬其实也有一个不俗的出身。原来,她的父亲就是当时有名

  • 文和乱武:王允到底算漏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王允

    今朝座上客,他年阶下囚。世事无常,上一秒还是位极人臣,下一刻就身死族灭。这种事情在三国乱世里头比比皆是。今天我们要来解读一下三国时期的一场龙争虎斗:文和乱武。在三国演义里头有这么一个桥段,王司徒巧设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当时的司徒王允用美女貂蝉勾引吕布,设置了美人计和离间计,挑拨吕布和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