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时期的美女,大家都会想到貂蝉和大小乔等等,但要说起那个时期的才女,那么就非蔡文姬莫属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她的成名作。她和三国第一枭雄曹操渊源很深,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他们之间的故事。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一位精通音律的学者,曹操年轻的时候,经常去蔡家求教,当时看到蔡文姬时,曹孟德被这位才貌双全的女性深深吸引了,时间一久就产生了爱慕之情。不过当时的蔡文姬已经和卫仲道有了婚约,所以曹阿瞒只能打消了比翼双飞的念头,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两人婚后小日子也算过得不错,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不吵架不拌嘴。不过好景不长,没过一年卫仲道就得了急病死了,自此蔡文姬在卫家就被冠以“扫把星”的恶名,婆婆和亲戚们开始诸排挤她,她忍无可忍后最终选择了回娘家。
本来以为自此就能过上安生的日子,没想到雄霸京师的董卓死于非命。文姬的父亲蔡邕被连累死于狱中,好好的一个家庭瞬间支离破碎,失去依靠的文姬必须要面对提心吊胆的生活,此时的曹操正在攻城略地中,根本顾不上她。在董卓的旧部起兵后,京师大乱,匈奴趁火打劫,在京师烧杀抢掠,文姬被左贤王掳走,自此成了王妃中的一员。
值得庆幸的是,左贤王对她还算不错,文姬也生下了一儿一女,也算是有了一个全新的家庭。这日子一过就是12年,不过文姬的故乡毕竟不在这里,她时常想念家乡,人也日渐憔悴。而此时的曹操却是春风得意之时,凭借雄厚的实力统一了北方,成为了一方雄主。他对蔡文姬的下落十分挂怀,诸多打听后,才知道她身在匈奴。于是曹操亲自出马找左贤王谈判,想要将文姬买回来。此时的曹操已经是今非昔比,不但拥有雄厚的财力,还拥有令无数诸侯羡慕的数十万雄兵,所以左贤王知道硬碰硬没有好果子吃,于是答应了曹操的请求,以高昂的成交价将蔡文姬卖了出去。
重回家乡之后,曹操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师妹,但是此消彼长,如今的文姬虽然仍是才女,但是已经满脸风霜,看着苍老了很多。所以曹操对这位师妹已经没有爱慕之情,有的只是对她才华的欣赏以及身世的怜悯。曹操看到文姬带着两个孩子很不容易,于是萌生了了给她找个依靠的想法。
曹操的属下董祀是名门望族出身,他的年纪比文姬小了整整十岁。曹操为了不亏欠文姬,就把她许配给了董祀做夫人,董祀的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他觉得文姬年老色衰,又嫁了两次,连女人最起码的名节都没了,自己为什么要娶她?无奈不敢忤逆曹操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了这门亲事。婚后的事大家都能猜到,董祀自然对这位夫人爱答不理,但是文姬对丈夫却很在意,在家相夫教子,把整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董祀由于常年失意,无意中犯了死罪,曹操要杀他,这可急坏了文姬。为了救自己的丈夫,文姬放下了所有尊严,披头散发地闯入了曹操的大殿,甚至连鞋都没有穿。当时正在赴宴的文武百官看到一代才女如此落魄,全都唏嘘不已。文姬也不在乎自己的形象,鼻涕一把泪一把地为自己的丈夫求情。曹操想起当年两人相识的点点滴滴,看到自己的师妹已经落魄至此,心生感叹,最终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董祀被释放后,得知了妻子为救自己做出了巨大牺牲,感动不已,自此开始疼爱妻子,夫妻二人也过上了太平的日子。曹操见此事已了,想起当年蔡府中的万卷藏书,便询问起书的下落。可惜的是大部分书籍都在战乱中遗失,万幸蔡文姬能够背出其中的四百篇。为了报答曹操的恩情,也为了让父亲的文学理念重现于世,蔡文姬将自己熟知的四百篇文章写了下来送给曹操,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