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很多美人传奇,
更是流传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壮志豪言,
例如替父出征的花木兰,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还有和李清照齐名的另一位才女——蔡文姬。
说到这位东汉的大才女,我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她的《悲愤诗》以及《胡笳十八拍》,从这两首千古传诵的作品来看,蔡文姬的才情比男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奈何这位佳人生不逢时,不仅被战乱害的颠沛流离,更是寄人篱下,饱受生活之苦,从她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这位才人面对乱世无力而又悲愤交加的心情,那为何堂堂一位才女,命运却如此多舛?
才情佳人,生不逢时
蔡文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才情,和她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脱不开关系,她生于东汉末年,是当时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从小跟在父亲左右,自然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蔡文姬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天赋,而且还极通音律,与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并称古代四大才女。
自小就展示着超乎常人的音律天赋,其父亲蔡邕更是倾囊相授,并且把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给了女儿,蔡文姬也十分争气,不管是文学,书法还是音律都有很高的成就,很快就有了不小的名气。
公元189年,董卓把持朝政,很快就把目光打到了正值二八年华的蔡文姬身上,为了蔡文姬不羊入虎口,父亲便委托曹操为女儿主婚,嫁给了卫仲道,卫仲道是汉朝时期大将卫青和皇后卫子夫的后世子孙,所以这桩婚姻算是门当户对,而且也绝了董卓的狼子野心。
但天有不测风云,因为朝廷动荡,董卓被杀,而自己的父亲也被牵连去世,体弱多病的丈夫卫仲道也在一年之后撒手人寰,只留下了蔡文姬这个未亡人。
本就雪上加霜的蔡文姬却并没有获得婆婆的可怜,反而每天都被咒骂,还要让她为自己的儿子陪葬,所幸家中的小姑子还算明事理,想办法将自己的嫂子送出城中,心灰意冷的蔡文姬就这样回到老家。
最爱自己的父亲和丈夫接连去世,让这位女子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更可惜的是灾祸依然不想放过这位有大才却可怜的悲情女子。
被虏匈奴,痛苦经历
由于人祸的连绵不断,让边疆的匈奴很快就攻入城中,一路上烧杀抢掠,本就有名气的蔡文姬更是难逃毒手,很快就被匈奴抓住,为了能活下去,她也只能一路上忍辱负重,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
从小出身名门的蔡文姬从小未经苦难,面对匈奴的凶残和丧心病狂更是无法接受,被匈奴掳走的日子里可谓是饱经风霜,因此在她的《胡笳十八拍》中,我们了解了匈奴的恶行和一腔不甘的控诉之心。
除此之外,我们在《悲愤诗》中的“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就可以看出蔡文姬在边境地带的苦难生活,后一句则暗指她被赏赐给左贤王,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毁了清白。
《后汉书》也记载,她被赏赐给了左贤王,不仅丢失了人身自由,更是沦落为侍妾,被毁清白还育有二子。
本就哀莫大于心死的她就这样在异乡生活了十二年,而现在有了孩子的出现,让她的人生又有了坚持的动力,也许本就背井离乡的她还能坚持到现在,只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
重金赎回中原,披发跣足救夫
颠沛流离的蔡文姬,十二年来没有一日不思念家乡却无从得知,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匈奴之地生活十几年的她被曹操找到,并派使臣重金赎回。
虽然迫切想要回到家乡,但奈何无法舍弃两个幼儿,从《悲愤诗》中的内容,我们就能感受到母子分别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但是无法放下故乡之事的她只能随着使臣回到中原。
曹操本就对这个天之骄女有敬佩之情,在蔡文姬回来之后,又念其孤苦无依,就为蔡文姬重新选择一个良婿,将她指给了董祀。
尽管蔡文姬的文采见识远超与常人,但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已然生子的蔡文姬却并不受董祀的待见,只是迫于曹操的威压才将佳人娶进府中。
但就是这样以为不受丈夫待见的奇女子,却冒死救夫,也让不情不愿的董祀从此以后与蔡文姬相敬如宾。
一日因为董祀犯错被曹操问罪斩首,蔡文姬见状冒死去求曹操,想让董祀活下来,虽然蔡文姬自知董祀并不喜欢自己,但毕竟是自己的丈夫更是生活的依靠,怎能见死不救。
而她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曹操,只见她披头散发,光着双脚进入大厅,跪地请罪,虽然跪着为自己的丈夫求情,却也不是寻常妇人一样只知道痛哭流涕,而是有理有据的说给曹操听,让在场的文人名士大为赞赏,曹操见状不免感到敬佩,不由得想“为难”一下这位才女。
只见他说道:“判决罪名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我已经帮不了你了”。
蔡文姬回道“您家中的良马成千上万,能人武将更是不计其数,难道就不能容纳一条性命的存在吗?”
曹操敬佩于她的聪明才智,于是找人放了董祀,并且严厉斥责董祀,说你的夫人出身名门,更是有着文人独有的清高,要不是战乱纷争,根本轮不到你来娶她。
这个时候的董祀也幡然醒悟,于是连忙认错,从心底里感激这位不计前嫌的夫人,自打这件事之后,董祀也收起了自己的轻视之心,与蔡文姬琴瑟和鸣。
后来二人看清了这世界繁华背后的阴暗,决定双双辞官,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纵观蔡文姬的一生,可谓是颠荡起伏,围绕在她生命中的五个男子都让她这一生有笑有泪。
不管是父亲蔡邕的栽培还是宠溺,又或者卫仲道的相伴,都是蔡文姬最温柔的记忆,而对于第二任丈夫左贤王,她则是满腔怨怼以及对儿子的放心不下。
而面对曹操这个贵人,蔡文姬更多是感谢,不仅被赏识,更是在昏暗日子里的一根救命稻草,而董祀的出现,仿佛是让自己悲惨的人生有圆满结局的曙光。
哪怕生于乱世,蔡文姬也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展现了独属于女子的坚强与不屈,她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不仅留下了很多文学典籍,也让她身上那种文人的不屈和女子的坚强融为一体。
她是惊艳的才女,也是历经苦难但依旧发光的蔡文姬。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