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是卫氏家族的恩人,也是汉武帝的同胞姐姐。她要嫁给卫青,还得到了汉武帝的首肯,卫青可以不娶么?当然不可以。
这件婚事,对于卫青而言,平阳公主虽然是寡妇,年龄也比他大,但是,让他迎娶平阳公主,实际上卫青也很乐意,毕竟好处比较多。
一
平阳公主在父亲汉景帝登基之后,被封为了阳信公主。她最初嫁给了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时,因此又被称为平阳公主。
当时,卫青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的婢女。
秦汉之初,承继了春秋、战国时的民风。当时,儒家思想并不占优,所以,对女子并没有那么多的束缚。这也给了卫氏家族壮大的机会。
卫媪年轻时,一定长得很漂亮,虽然未婚,却先后生下了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和三女卫子夫。四兄妹全部跟了母亲的姓氏,他们的父亲到底是谁,史书上根本没有记载。
卫媪在平阳侯府为婢,她的子女,只要没有父亲认领,那么一出生,自然也就成了平阳侯府的家奴和婢女。
卫青还算幸运,至少知道父亲是谁。
卫媪和平阳县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卫青稍微长大点后,被送到了生父家抚养。郑季为了让卫青活下去,就让卫青牧羊为生,等到卫青成人后,就可以用卖羊的钱,娶妻生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可是,卫青在郑家连个庶子都不是,而是私生子,谁都不愿意将家产分出去一份,就受到了兄弟们的排挤和虐待。卫青不愿再受郑家奴役,便回到了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二
平阳公主,绝对是一个善于谋划之人,而且,私生活也比较自律。
平阳公主在府中训练了很多歌舞、音乐伎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就是其中一个。
汉武帝刘彻到姐姐平阳公主家做客,临幸了卫子夫。平阳公主顺势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而汉武帝也是欣然应允。
平阳公主在卫子夫入宫之前,抚着卫子夫的背说:“即贵,无相忘。”
平阳公主这么做,除了讨好汉武帝之外,也是在宫中安插自己人,用来保护家人。
不过,让平阳公主没有想到的是,卫子夫竟然得到了汉武帝的偏宠,最后还做了皇后。
三
卫子夫受宠,让汉武帝的姑母加丈母娘馆陶长公主也大吃一惊。
汉武帝幼时“金屋藏娇”,和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订亲。正是有了馆陶公主的支持,刘彻才被立为了太子,得以继承皇位。
刘彻登基之后,自然要立陈阿娇为皇后。只是,这位陈皇后仗着母亲的势力,骄横跋扈,很不讨汉武帝喜爱,而且,她也一直没有诞下子嗣。这就让汉武帝有了废后的想法。
馆陶公主见卫子夫抢了自己女儿的宠幸,竟然还怀孕了,就想教训一下卫子夫。她不敢伤害已经怀孕的卫子夫,卫青就倒霉了。
馆陶公主派人绑架了卫青,幸亏被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得知,带人舍命将卫青救了出来,卫青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四
汉武帝得知消息之后,开心了,终于有了收买人心,抵抗朝廷权贵的机会。
他将原本在建章宫做护卫的卫青直接提拔为了建章监、侍中;并正式册封卫子夫为夫人。他们的兄长卫长君也被加封为了侍中,可以入宫随侍武帝左右。
而舍身救友的公孙敖,也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和嘉奖。在卫青的照顾、提携之下,公孙敖后来因战功被封为了合骑侯,实现了老将李广终生都未能实现的愿望。
卫青也不负汉武帝的期望,和外甥霍去病一起,数次率军大破匈奴。
卫青因功获封长平侯,后又拜大将军。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和卫登也被汉武帝特别加恩,全部封为了列侯。
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因功获封冠军侯,后又加封大司马,与卫青同列。
卫子夫也因为生下了汉武帝的长子刘据,被册封为皇后。刘据之后也被册封为了太子。
卫子夫的长姐卫君孺,因为卫子夫的缘故,得以嫁给了时任太仆、后来的丞相公孙贺。
卫氏一族,一举成为了汉武帝时期,实力最强的外戚家族。
五
卫氏一族显赫了,而他们的旧主平阳公主,却有点“不顺”。
据《史记》所载,前131年,平阳公主的丈夫曹时病逝,平阳公主第一次守寡。
之后,平阳公主再嫁汉朝开国功臣夏侯婴曾孙汝阴侯夏侯颇。
前115年,夏侯颇因为与已故父亲的小妾通奸,畏罪自杀,封国被除。平阳公主再次守寡。
说起来,这位平阳公主虽然在家中养了很多乐工、美女,准备随时献给汉武帝,但在自己的私生活上,却相当的正派。她不像馆陶长公主那样,在丈夫死后,私生活混乱。平阳公主虽然也不愿孤独终老,但她想到的是再找一任丈夫。
于是,平阳公主召集左右侍从商议,看看长安城内有哪些封侯的功臣可以作为人选。
大家纷纷说卫青可以。
平阳公主笑道:“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
从平阳公主的话可以看出来,在讲究出身和阶级的年代,一个家奴出身的人,还是会被主人轻视的。平阳公主的意思就是,卫青曾是我家的家奴,经常骑马随侍左右,怎么可以将他作为丈夫呢?
左右又劝:“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
平阳公主一想,觉得跟皇后卫子夫亲上加亲,嫁给已经成为大将军的卫青,无损身份,也没有坏处,就同意了。
平阳公主善于谋划,做事也很妥帖。
她先是找皇后卫子夫说明了想法,在得到卫子夫的支持之后,才告诉了汉武帝。
汉武帝也想通过平阳公主控制卫青,自然十分高兴。他立刻下诏,命卫青与平阳公主成婚。
至于卫青么,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六
卫青,可能是因为在父亲郑季家的遭遇,让他养成了隐忍的性格。他对于汉武帝,以及姐姐卫子夫的决定,很少违抗。
即使是李广之子李敢,将父亲之死迁怒到他身上,还差点射杀了他,卫青都隐忍了下来。
同样,对于年轻有为的外甥霍去病,地位很快就跟他同列,他也并不在意。
卫青应该是一个内心善良、知恩图报,甚至还有点自卑的人。
对他而言,当年的女主人平阳公主,可是汉武帝的亲姐姐,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能够娶平阳公主为妻,对曾经是平阳公主家奴的他而言,是一份特殊的荣耀。所以,不管平阳公主有过几任丈夫,大他多少岁,对卫青而言,应该一点都不抵触。
至于男女之事,很明显卫青都已经有三个儿子了,自然有其他的姬妾,生活上,卫青也不会太辛苦。
从平阳公主要求死后和卫青合葬,也可以看出来,两人的感情应该还是很好的。
在卫青看来,他娶了平阳公主,一是报了平阳公主当年的对卫氏的提携之恩;二来也可以借助平阳公主之力,帮助姐姐卫子夫和外甥刘据稳固地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当时,霍去病已在前117年病逝,卫子夫也已年老色衰,太子刘据的地位随时会受到威胁。只靠卫青独自支撑,确实有点辛苦。卫青娶了平阳公主,等于获得了一个有力的帮手。
平阳公主为此,又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妹妹送入了宫中,即后来的李夫人。
前106年卫青去世,而李夫人当时得宠,却丝毫不去威胁皇后卫子夫及太子刘据的地位,应该就是因为平阳公主的原因。
只可惜平阳公主,李夫人也都先后去世,卫氏家族彻底失去了强力的依靠。
巫蛊之祸爆发后,失去了外援的卫氏外戚集团惨遭屠戮。
公孙贺一家被杀;卫青之子卫伉被牵连处死;卫子夫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也一同被杀。最后,皇后卫子夫被迫自尽身亡,太子刘据也在兵败逃亡的途中自缢。曾经显赫一时的卫氏家族,自此土崩瓦解。
卫青娶了平阳公主,只要卫青、霍去病,或者平阳公主,其中一人还活着,相信跟太子刘据有嫌隙的江充就不敢轻举妄动。那么,汉朝的历史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只可惜,汉武帝比他们活得时间都长,最终,卫青娶了平阳公主,还是没能保住姐姐卫子夫和外甥兼太子的刘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