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此人实力不亚庞德,堪称曹操麾下百战名将?关羽是他一生梦魇

三国此人实力不亚庞德,堪称曹操麾下百战名将?关羽是他一生梦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二猛 访问量:631 更新时间:2024/2/13 0:48:21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在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中,于禁以坚毅稳重而立世,以治军严谨而著称。于禁的坚毅稳重,造就其百战百胜,战功累累;于禁的治军严谨,成就其威望素著,赫赫之光。 俗话说: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襄樊之战(219年)时,与关羽在襄樊对战中,于禁不仅不能继续保持住战无不胜的势头,还被关羽“水淹七军”而兵败被俘,甚至是苟且偷生而变节投降,从而成为人生污点,被世人所耻。襄樊之战,将于禁的人生截成了两段:战前,五子良将之首,左将军,假节钺,外姓武将最高军职;战后,五子良将之末,阶下囚,被诟病,曹魏上下饱受耻笑。 《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记载: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 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于禁的失败,虽然原因充满了偶然性,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淹没掉于禁统领驻扎在樊城外的七军;但是结果充斥了戏剧性,跟随曹操三十年的于禁不战而降,晚节不保;而投降曹操四年的庞德宁死不降,保持气节。为此,于禁“最号毅重”的评价,在襄樊之战后,反成为“弗克其终”,变成了最大的讽刺。具体如下。

其一,时代分别。 东汉末年,诸侯纷争初期,君择臣,臣选君,是一种双向选择。不管是关羽在下邳由刘备投降曹操,还是张辽在下邳从吕布投降曹操,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根本不会有人说三道四。襄樊之战,诸侯纷争后期,三足鼎立之势已成,曹操孙权刘备都是雄才大略之辈,且势均力敌。因此,良禽择木而栖的说法,对投降者而言,不再是冠冕堂皇的说辞。故于禁在樊城外兵败投降关羽,证明于禁的忠诚度极低,低至极点。

其二,地位区别。 于禁在被关羽“水淹七军”时,是七军统帅,是左将军,是假节钺,是曹操争霸道路上所树立起来的外姓第一将领的楷模。于禁以这样非凡的身份投降关羽,天下震惊,大跌眼镜。于禁兵败投降,对曹魏而言,脸面尽失;对曹操来说,威信无存。当年关羽投降曹操,其身份无非是刘备自行任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非朝廷认可的官职,影响力有限,涉及面很窄。昔日张辽投降曹操,其职务也就是鲁国的国相,地位很低,名气不响,无人关注,没人谈论。因而,于禁兵败投降,其影响力极大,大到极点。

其三,意义差别。 襄樊之战时,与关羽对阵是曹仁,而于禁是救援。曹仁主战未被关羽围攻不胜而降,反是于禁救援被关羽围点打援而降。曹仁、于禁、关羽,三人孰高孰低,立见分晓。过去关羽被数倍曹军所包围,打不过而降,无可厚非;往日张辽兵败被俘,战不过而降,情有可原。更何况,张辽的主公吕布都向曹操乞求投降。于禁,身为七军统帅,被关羽不费一兵一卒就击败,不仅没有战死沙场,也没有自杀成仁,反是投降救命,行为恶劣。更何况,于禁手下庞德,原本蜀汉“五虎上将”马超的部将,蜀汉阴平太守庞柔的弟弟,建安二十年(215年)才投降曹操,同样落水被擒,本应投降保命,主仆相聚,兄弟团圆,反是宁死不降,陨身殉节,以死尽忠。因此,于禁投降,其手段极劣,劣到极至。 于禁,一代名将,在襄樊之战,折戟沉沙,兵败被俘,未以死尽忠,而是投降求生,从而在屈辱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两年时光。

笔者按:于禁,本是一个能征善战的良将且倍受曹操信任的外姓将领,却在襄樊之战中因一场大雨,不仅战败于关羽,还投降于关羽,以致辱没英名,甚至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两年中受尽屈辱。正所谓:没骨头的伞——支撑不开。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庞德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后,关羽后人真的被庞德之子庞会灭门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庞德

    263年冬,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蜀汉宣告灭亡。而战后的西川并不平静,钟会、邓艾二士争功,两位灭蜀功臣双双殒命,成都陷入一片混乱。另据《蜀记》记载,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参加了曹魏灭蜀之战,并在蜀汉灭亡后,将关羽后人灭门。“庞德子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那么庞会和关羽有何深

  • 庞德的武力值是怎样的水平?至少五位名将打不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庞德

    三国征战不休,那么这样的乱世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武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的武将众多,出现了五子良将、五虎上将等非常厉害的武将。那么在东汉末年时期,出现了一位厉害的武将,此人不是五虎上将,也不是五子良将。可这一点不代表此人不厉害。这个武将就是庞德,在正史中,庞德是建功立业,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 关羽有实力战退许褚、徐晃联手,为什么没能战胜庞德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庞德

    关羽,是刘备麾下的大将。在黄巾之乱时,关羽便跟随刘备在涿郡起兵打黄巾,而后转战四方。在公元200年,刘备转道徐州而斩杀车胄,占据了徐州且屯兵于小沛。曹操得知刘备叛乱后,十分愤怒,决定亲征徐州。刘备势力小,而且占据徐州的时间太短,徐州的人心和世家还未认可刘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被曹操所败后,不得不败

  • 关羽威震华夏,为何夏侯惇、庞德、徐晃对他毫不畏惧,敢来挑战

    历史人物编辑:坊间的历史标签:庞德

    关羽是演义中顶尖级别的高手之一,而且是杀死一流武将最多的一人。不过在演义中敢于主动向关羽挑战的人也不少。比如夏侯惇、庞德和徐晃就是如此。单就武艺来说,夏侯惇、庞德和徐晃三人真正能和关羽一战的只有庞德,而三人敢去战关羽的原因各不相同。 首先要说一下,关羽一刀斩杀颜良是有一定的特殊因素。按照演义里的说法

  • 曹魏名将于禁实力超群,缘何却投降武圣关羽?曹操眼里他不如庞德!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庞德

    文:立早闲人(作者原创授权)从初平三年(192年)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止,于禁为曹操屡屡摧锋陷阵,频频立下大功,成为曹操阵营中显赫一时的名将。在襄樊战役中,于禁奉命带七军救援被关羽围困樊城的曹仁时,救援不成,反被关羽水淹,未战而俘,求生而降,成为晚节不保的典型,颇受后人唾骂。襄樊战役间,于

  • 吕布文有陈宫,武有张辽、庞德,高顺陷阵营攻无不克,为何会败?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庞德

    历史上的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渲染,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尤其是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情节人尽皆知,因此在人们心中吕布被塑造成了三国第一猛将。小说中的吕布手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可以说一手好牌,让自己给打臭了,当然也有小说家的故意描写成分在其中,他的

  • 三国志11:《演义》中庞德杀退魏延,箭射关羽,武力该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舞者小青青标签:庞德

    庞德在演义中也是战绩彪炳,虽然最后战败被杀,也不是单挑所致。本篇,咱们就来聊聊庞德的武力值该如何评价。一、长安斩钟进第五十八回 却说钟繇弟钟进,守把西门,约近三更,城门里一把火起。钟进急来救时,城边转过一人,举刀纵马大喝曰:“庞德在此!”钟进措手不及,被庞德一刀斩于马下,杀散军校,斩关断锁,放马超、

  • 庞德和已经年老的关羽战平,他的武艺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庞德

    在樊城之战时,庞德和关羽交手时,恶斗了一百多合难分高下。而且两人都是越战越精神,两边军士都看呆了。事后关羽对关平说庞德刀法惯熟,足以做自己对手,可见关羽对庞德武艺的认可。不过有些人认为樊城之战庞德和关羽交手时,关羽年纪大了,年近六旬,武艺已经不如当年。而且庞德只是马超的副将,那么武艺也肯定比马超差,

  • 如何界定庞德的武力?其武力上限是吕布、马超,下限是关羽、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庞德

    西凉庞德,原为马腾帐下部将,马腾兵败被曹操所杀之后,其部众属于马超。庞德有“白名将军”的美誉,因为武力过人,刀法出众,有“西凉刀王”的美誉,黄巾起义时,庞德曾匹马单枪杀入贼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从此“白马将军”的美名传遍西凉,家喻户晓。马超是西凉一等一的猛将,而庞德紧随其后,在西凉一带也是仅次

  • 三国最被低估的猛将,挑战赵云,生擒庞德,武力绝不逊色关云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学生标签:庞德

    三国时忠丹义胆的人有很多,可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就没几人,而三国时期的关羽的抗刀侍卫周仓绝对是第一人,周仓何许人也?他也是三国被低估的人之一,关羽之所以成为常胜将军,除了他有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两件宝物外,更有他得力周仓的功劳。所以关羽能横刀,得心应手,还全凭周仓的配合。若是熟读三国的人,对其一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