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武被流放拜两人所赐,起因却是匈奴单于认了武帝为爹

苏武被流放拜两人所赐,起因却是匈奴单于认了武帝为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君读史 访问量:3552 更新时间:2024/1/27 9:27:08

话说西汉武帝时,与匈奴之间的战斗经常是时而休战,时而大战。当大将军李广利平西域诸国后,匈奴的战略补给线被彻底击垮,而后乌孙等西域强国与汉朝结盟,彻底断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念想。武帝这时甚是欢喜:“没有了西域的阻隔,我可以放手与匈奴大干一场了。”

可事情偏偏就是那么巧,匈奴的啕犁湖单于病死了,继任单于的是南宫公主所生的儿子且鞮侯。这个南宫公主呢,是汉景帝刘的女儿,景帝时期汉匈和好时嫁给了单于,同时她也是武帝同父异母的姐姐,那么现在这个且鞮侯单于就是武帝的大外甥。在这层亲戚关系之下,武帝不好出兵,只是向单于下发国书,警告且鞮侯不要对汉朝动任何心思。

且鞮侯虽然对舅舅的强硬态度不满,但鉴于匈奴在四年时间里死了三个单于,国内局势不稳,再说他是以左大都尉身份继位单于的,国内老资历的人还在,安抚需要时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战略补给线被阻隔,这时和舅舅翻脸,显然不利。想到这些,且鞮侯单于接受了权臣(汉奸)卫律的建议,派使者到长安示好求和,向舅舅问安,并将历任单于扣留的汉朝使者,除了投降匈奴的人外,全部释放。为了表达求和的诚意,且鞮侯主动要做刘彻的干儿子。

单于认刘彻做儿子,其实是想表明态度,叫你一声干爸爸你敢答应吗?没想到刘彻答应了。刘彻对单于的态度很满意,见且鞮侯将汉朝使者全部放了回来,刘彻也宣布将此前扣押的匈奴使者全部送回去,并派中郎将苏武为汉使、副中郎将张胜和属吏常惠为副使,率领庞大的使团护送匈奴人回国。

且鞮侯一直生活在匈奴,对汉人没什么好印象,何况这个素未谋面的舅舅还真成了他爹,心里非常不痛快,加之投降匈奴的汉人卫律从中作梗,且鞮侯心境变了。他从苏武带来的厚礼看出汉朝对匈奴并无动武的野心,刘彻还真的拿他当儿子看待,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很快就露出了嚣张面孔,对汉朝使者傲慢无礼,苏武见且鞮侯如此嚣张蛮橫,非常气愤,认定了这是上了且鞮侯的当。

这时,汉朝在匈奴的内应找上门来,他们本是匈奴人,后来被汉降服,在汉朝过了一段舒适的生活,随后又阴差阳错回到匈奴,在匈奴的生活让他们感觉很不舒服,总想着找机会回归汉朝,这次苏武来访,他们第一时间上门表明来意,接待他们的是苏武的副将张胜。内应们大体意思是想打劫南宫公主返回中原,但汉朝和匈奴正在休战期,无需动此干戈,因此副将张胜未做表态。内应见状,又提出杀死卫律,这个卫律本来是大将军李广利的好朋友,因这层关系才被推荐到了汉朝做官,没想到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后,却借机投降了,并且在匈奴高歌猛进,一路成为了匈奴单于眼中的大红人。张胜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如果能杀死这个大汉奸,回朝后必定加官进爵。

张胜贪功,背着苏武答应了内应的请求。一个月后,他们趁着且鞮侯外出打猎的机会,召集了七十多名打手准备发难卫律和南宫公主。谁料想,内应中还用内应,行动前,他们被告密,且鞮侯的兄弟们设下了埋伏,将内应全部杀死,张胜没有直接参与,没有当场被抓。苏武知道真相后,认定单于会追究他们的责任,于是准备拔刀自尽,张胜手疾眼快把刀夺下,救了苏武。

且鞮侯年轻,政治经验不足,此时正是实现汉匈和平共处的时期,两国休战休养生息,可他一气之下下令杀光包括苏武在内的所有汉朝使节,这时匈奴左伊秩訾建议,杀之无用,不如招降。且鞮侯同意,命令卫律全权负责处理这件事。卫律对此事犯愁,苏武降了,日后会危及自己的地位,苏武不降,事情没有办好,也不好向单于交代。哪知这个难题并没有让卫律犹豫太久,苏武坚决表示,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这辈子都不会投降的,可张胜这个孬种降了。

卫律气不过苏武,建议且鞮侯将苏武流放到北海放羊,让他等到公羊下崽后再回来,让其怀才无用武之地,这招实在太损。苏武放羊,一放就是十九年,至始元六年(前81年),苏武获释回汉,他的脸上挂满了沧桑,衣服也破旧不堪,头发胡子都白了,唯一没有改变的他的手中一直拿着十九年前出使匈奴时代表大汉标志的汉朝符节。

正所谓:

汉匈和好互通往,张胜贪心惹事端

武帝干儿心智寐,汉奸卫律心负汉

苏公放羊十九年,忠贞节操美名扬

标签: 苏武

更多文章

  • 南宋苏武羁留金国15年,归来后为何会被秦桧陷害,凄凉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李白标签:苏武

    洪皓:折巾咨暑雨,持节栉回风近日读博友赵工所赠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之《汉重苏子卿》文,颇有感触,作者借苏武之事而为其父鸣冤叫屈,读来觉得甚是有理,想那二人同是被扣十数年,然归来后的待遇缘何有天壤之别,直让人扼腕叹息。其言曰:“先公絷留绝漠十五年,能致显仁皇太后音书,蒙高宗皇帝有“苏武不能过”之语。而

  • 苏武从籍籍无名到太守一职,他的人生经历有多么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苏武

    历史上名人名事甚多,然而有这样一位英雄,他的事迹,他的壮歌在一直传颂,他的人生充满着不可思议。这位英雄叫苏武,生在强盛的汉武帝时代,但早年还籍籍无名,他的父亲做过太守一职;后来他应为父亲的原因也做了个官。汉武帝时代,奴经常骚扰边境百姓,于是卫青、霍去病等大将三次大举进攻匈奴,使汉朝国威远扬、威名赫赫

  • 苏武北海牧羊19年,是否娶了匈奴女子?汉宣帝将他的儿子赎回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苏武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汉书·传·李广苏建传》这是《汉书》中对西汉名臣苏武北海牧羊的记述。苏武出使匈奴汉书中把苏建和李广记录在一起,绝非偶然。苏建的儿子苏武,李广的孙子李陵都曾被匈奴所俘,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选择?一个安然接受高官厚禄,归降了匈奴,另一个抵死不从,在北海苦寒

  • 大明王朝的活苏武——羁留帖木儿汗国十三年不辱使命的傅安

    历史人物编辑:超超搞笑观察汇标签:苏武

    朱元璋派徐达领军北伐蒙元、收复大都,逐顺帝妥懽帖睦尔于塞外,创立起了最后一个汉家大一统王朝。不过虽然退出了汉地,蒙古人的世界帝国却并未完全瓦解,黄金家族的后裔们仍然控制着从中亚直到东欧的庞大疆域。但随着其衰颓之势日趋明显,一位后起的枭雄却试图代替铁木真子孙的地位,用铁与血重现蒙古人当初的辉煌,此人就

  • 他是海上苏武,曾得到马克思的称赞,后人对他褒贬不一终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苏武

    在清朝中后期出现了很多褒贬不一的人物,像是李鸿章等人,当时人说“盖棺未定”如今时间过去了百年之久,我们从历史上看,依旧无法评论,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一个人亦是如此,直到今天也无法进行公正的评定,这人就是清后期被称为“六不总督”的叶名琛。叶名琛是湖北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科举之路一帆风顺,26岁时

  • 被遗忘的使节,被称为元朝苏武,被宋关押,却心思元庭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苏武

    郝经是金国汉人,是金国大文豪元好问的弟子。金亡后,博学多才的郝经被忽必烈选为幕僚。蒙哥战死在钓鱼台时,深知汉族政治之道的郝经,就立马建议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去和林会丧,争夺王位。就这样,忽必烈按照郝经的建议,一步一步从一个蒙古亲王变成元朝的开国君主。忽必烈夺得王位后,郝经自然功不可没。被授翰林侍读学

  • 人人只知苏武牧羊留名青史,却不知其负胡女一生情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苏武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熬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汉武帝时期苏武以中郎将的

  • 此人是元代“苏武”,被南宋扣押,把元朝比作汉朝,视南宋为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苏武

    自汉武帝时期苏武北使匈奴,受困于北海苦海之地一十九年而忠贞不渝坚持活下去,最终成功回到大汉以后,世人皆以“苏武牧羊”之精神为忠臣义士之榜样,鼓励臣子们以之为榜样死不改节。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千年之后,又一位苏武式的人物诞生了,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位饱读儒家经典的大儒“苏武”竟然成了北虏蒙古人

  • 苏武牧羊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宁夏?甘肃?还是内蒙?或者俄罗斯?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苏武

    连商业巨子西门庆都有三个相争的故里,爱国英雄苏武先生当年的牧羊地自然也不乏争议。有一说在宁夏中卫寺口,此地是一处3A风景区,门票每人80元;另一说是甘肃武威民勤县,此地有苏武山、苏武乡、苏武庙、苏武碑、苏武庄园、苏武葡萄酒,种类齐全,就差没有挖出一泡大海子;内蒙古巴彦淖尔也凭借后期兴建的“卧羊台公园

  •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他真的到过贝加尔湖吗?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苏武

    苏武是中国汉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政治家,他因为忠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被人们推崇和崇敬。传说他曾经牧羊到了贝加尔湖,但是是否真的发生过这样的历史事件,仍然存在争议。以下将详细描述苏武是否真的到过贝加尔湖的历史事件,以及可靠的证据和参考来源。苏武牧羊是否真的到过贝加尔湖的历史事件?传说苏武在公元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