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简介,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历史评价,洪秀全故居,洪秀全怎么死的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简介,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历史评价,洪秀全故居,洪秀全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00 更新时间:2023/12/7 14:46:19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别名洪仁坤、洪火秀,清朝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著有《原道救世歌》等作品,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定都南京,称天京;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中信天不信人,目光短浅显,阻碍了太平天国的发展。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清朝与洋人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64年,洪秀全自杀,7月19日,太平天国灭亡。

人物生平

屡试不第

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都在童生试中的广州府试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1837年,当时把出生之时当作1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次参加了广州府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清道光十六年(1836),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详读之后被宣扬上帝的基督教义所感动,萌发了信奉上帝、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虽然未曾读过《圣经》,洪秀全却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教”。自称是上帝的二儿子,耶稣的弟弟。

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洪秀全遂说动了好友冯云山同毁了孔子的牌位,改奉基督教,并向乡亲传播教义。其后,他又编写了《原道救世歌》等布道诗文,抨击社会上的种种邪恶现象,呼吁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建立起“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教义进行改造社会的活动。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下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1845年至1846年间,在家乡的洪秀全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1847年初,洪秀全在广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学习了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教士认为,洪秀全对教义的认识不足够而拒绝了。洪其后再到广西会合冯云山,在冯云山的协助下,于道光二十七年间(1847)在广西桂平建立了“拜上帝会”,吸收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2000人为会员。并陆续制订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决定反清,加紧准备。会众在下半年间陆续前来金田团营,在1851年1月正式宣布起义,揭竿而起。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咸丰六年,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

太平天国前期,军政大事由军师负责,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冯云山、萧朝贵已死,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主张把四书五经列为禁书,杨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让步,后者只好同意四书五经在修改后可以刊印流传,然而,直至太平天国灭亡仍未曾刊行。

在当时的清朝许多国民由于抽鸦片而体质虚弱,难于戒除烟瘾,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国库虚空,民生困苦。洪秀全通过制定严厉的刑罚来禁止鸦片的买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清朝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认可。

天京事变

1856年(咸丰六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向荣在8月9日死后,其死讯不久便传入天京,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另有图谋,以“天父下凡”为由迫天王封他为“万岁”。

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的矛盾日渐加深。北王韦昌辉在这时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伪作不忍。洪秀全知道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顶天燕秦日纲对东王不满,后来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1856年,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顶天燕秦日纲铲除东王。韦昌辉在9月1日到天京,与秦日纲在夜间入城,2日凌晨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诛,史称“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抵达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石达开当夜逃出城外,韦昌辉其后尽杀翼王府中石达开的家属。石达开从安庆起兵,声讨韦昌辉,此时在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石达开。东王、北王与燕王先后被诛。翼王石达开在天京主政一段时间,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亲兄弟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不满。1857年石达开受猜忌带领大军负气出走,脱离天王指挥。自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洪秀全虽然掌握了朝政大权,太平天国却开始走下坡。

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渡过难关。1863年(同治二年)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的建议,固守天京。同治三年四月病卒。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另外一种解读

韦昌辉对于杨秀清主管国事不服气,表面上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实际上心里早就暗藏杀机。1856年下,杨派韦“督师”江西,韦昌辉屡战屡败,因为惧怕惩处,随领兵3000偷偷回京,奔赴天王府求情。洪秀全斥责说道:“遣尔往援庐州,何得擅回,罪当诛。”韦昌辉走投无路,遂孤注一掷,突袭东王府,杀东王府以及其部署两万余人。石达开从湖北回到天京,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欲加害是石达开。石达开逃到天王府,韦昌辉兴兵攻打天王府。石达开连夜出逃,韦昌辉杀其全家老少。石达开逃到武昌后,兴兵四万讨伐韦昌辉。

韦昌辉滥杀无辜激起民愤,天王下令“合朝同心”,将韦昌辉处死,首级送石达开。

事变后,洪秀全追封杨秀清为“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将自己的第五子过继给杨秀清,将其被害之日定为“东王升天节”。要臣民们“代代莫须忘”。

晚年自杀

清军开始进迫天京,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撑下,太平军在数年间阻止了清军的很多攻势。1859年,族弟洪仁玕抵达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为军师、干王,总理天国朝政。由于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异姓为王。后来洪秀全分散诸王权力,开始滥封王爵。

1861年12月间,英国海军提督何伯与参赞巴夏礼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以事成后平分中国为条件,协助太平天国打败清朝。洪秀全态度坚决,断然拒绝英国人的建议,在维护国土完整和主权方面,态度明确和坚定。英国人见无法从太平天国那里获得利益便转而支持清朝。清朝为镇压太平军于是勾结洋人,出卖国家利益。

1862年,陈玉成英勇就义后,曾国荃率湘军又进逼雨花台围困南京城,形势急转直下,天京附近据点逐一陷落。洪秀全晚年,思想保守,陷入了宗教迷信。李秀成知道天京难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议放弃天京,转战中原,被洪秀全拒绝。面对困境,洪秀全没有采取适当的对策,却向将士宣称将有天兵下凡,驱走清兵。

其后太平天国的苏、浙基地均被湘军和淮军攻克,南京城外营垒亦尽陷敌手。洪秀全其时已患重病,他拒绝了李秀成的弃城出走建议,期望上帝降奇迹赐福于太平天国从而战胜清军。但随着天京的防务日渐危急,洪秀全的幻想终告破灭。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64年6月3日)自杀,遗命其子洪天贵继位。六月十六日(7月19日),南京陷敌,太平天国灭亡。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1864年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附近城墙10余丈,蜂拥入城,其他方向的湘军也缘梯而入,城内太平军或战死,或自焚,无一降者。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但分散在长江南北各个战场上的数十万太平军,仍英勇顽强地抗击清军的进攻。

远征陕西的陈得才、赖文光等部太平军,在回救天京途中,于1864年11月在湖北、安徽境内为清军所败,余部由赖文光率领与捻军合编,坚持反清斗争,直至1868年失败。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洪秀全怎么死的

同治三年(1864)四月二十七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死于天王府,年仅五十一岁。太平天国失去了自己的最高领导人,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根据湘军首领曾国藩向朝廷的奏章和刊刻本《李秀成自述》,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但随着《李秀成自述》原件的发行,人们发现洪秀全的死因并不是自杀。

同治三年(1864)春天,湘军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团团围住,内无粮食,外无援兵,形势十分危急。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但遭到了天王洪秀全的拒绝。洪秀全说:“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龢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表示出了坚决抵抗到底的决心。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死于天王府,年仅五十一岁。太平天国失去了自己的最高领导人,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

前面还在说自己“何惧曾(曾国藩)妖”,不久却升天离世,这看上去多少有点奇怪。所以洪秀全到底是怎么死的,研究者在不断努力探索。至今为止关于洪秀全的死因,人们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他服毒自杀;另一认为是因病去世。那么这二种观点的根据各是什么?

认为洪秀全自杀身亡的材料有多种。其一是湘军首领曾国藩向朝廷的奏章。曾国藩在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三日的奏章中说:“首逆洪秀全本年五月间,在官军猛攻时,服毒自杀了。”七月七日的奏章中,他又说抓到了天王府的一个宫婢,这人是道州一位黄姓女子,是她亲手掩埋了洪秀全的尸体。听到这个消息后,曾国藩亲自加以审问。据这位宫婢说,洪秀全生前已常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天京,就服毒自杀了,当时决定秘不发丧,但城内城外的太平天国将士却早已知道。十多天后,才将死讯正式宣布。

如果说曾国藩的奏章有故意贬低洪秀全而有邀功之嫌的话,那么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人李秀成、洪仁玕的叙述,可信程度就要高许多,因为他们对天王府的情况是最清楚不过了。李秀成在天京陷落后,走入天京东南的荒山中,被清军俘获。他在湘军的囚笼中,写下了几万字的供词,这就是后来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内中也谈到洪秀全的死亡:“天王这时十分焦急,每天烦躁不安,在四月二十七日这天服毒而亡。”洪秀全死后,长子洪天贵福继位为幼天王。天京陷落后,幼天王突围到安徽广德,与洪仁玕会合。之后,转入江西,幼天王遇害,洪仁歼身陷清军手中,也曾写下《洪仁玕自述》。其中后半部分说到:“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这二个人的叙述,似乎都可证实曾国藩奏章中所言大都是可信的。这样,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郭廷以在《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认为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虽认为曾国藩奏章中有不实内容,黄姓宫婢的供词也是假的,但认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认为洪秀全是四月十九日服毒逝世,具体死的日子虽另有所据,但事实的认定是基本一致的。

标签: 太平天国洪秀全

更多文章

  • 末代皇妃文绣生平资料,文绣与溥仪离婚后嫁给了谁,揭秘文绣离婚后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文绣

    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别名蕙心、傅玉芳、大秀,蒙古族人,原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24年,溥仪一家人被赶出皇宫,移居天津,溥仪想借助日本力量复辟清王室,文绣不同意他的做法,两人越来越疏远;1931年8月,文绣登报与溥仪离婚,这就是又名的&ld

  • 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简介,溥杰与嵯峨浩的浪漫爱情故事,溥杰的后代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溥仪,溥杰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字俊之,乳名“誉格”,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光绪皇帝的侄儿,父亲是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是清朝重臣荣禄之女。同时,溥杰还是一位书法家、艺术家,代表作有《溥杰诗词选》《溥杰自传》等;溥杰

  • 康熙帝第八子廉亲王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简介,胤禩怎么读,八阿哥的福晋介绍,历史上的八阿哥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胤禩

    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1681-1726),康熙皇帝第八子,总理事务王大臣,封爵和硕廉亲王。胤禩自幼聪慧,深得康熙皇帝宠爱,曾出征噶尔丹二次,管理广善库,总理事务、管理工部、管理理藩院等,能力出众。在“九子夺嫡”的竞争中,最终四阿哥胤禛获胜继承大统,胤禩一生最为

  • 清朝民族英雄两广总督林则徐生平资料和简介,林则徐的主要事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林则徐纪念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别名林元抚,清朝道光时期大臣、民族英雄,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作为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耳熟能详,林则徐受命入广州查处禁烟,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此外,林则徐翻译论著《海国图志》一书,是

  • 慈安太后简介,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别名孝贞显皇后、东太后、国母皇太后,咸丰皇帝的皇后。咸丰帝驾崩,同治皇帝登基,慈禧联合奕?发动“辛酉政变”,八大顾命大臣被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在位期间与恭亲王缔造“同治中兴”,同治皇帝驾崩,光绪帝继位时,

  • 晚清摄政王载沣简介,醇亲王载沣为什么不杀袁世凯,载沣和孙中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载沣

    爱新觉罗·载沣(1883-1951年),字伯涵、亦云,自号“书癖”,末代皇帝溥仪生父,是晚清监国摄政王,袭爵醇亲王。载沣曾遭汪精卫谋杀,但未成功;辛亥革命后他卸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出历史舞台;其实载沣也是清王朝最后三年的实际统治者。溥仪勾结日本人建立伪满洲国后,

  • 民国权力伉俪宋美龄和蒋介石:被时代误解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美龄,蒋介石

    宋美龄晚年客居美国,住在孔家名下的公寓里。有一次,孔家的小辈们问她,当年为什么会嫁给蒋介石。已是垂暮之年的宋美龄拿出珍藏的蒋介石的照片,笑着说:“是不是很帅,他还是那么帅。”01.谈起蒋宋二人的婚姻,许多人会使用一个词:联姻。如果说得更刺耳一些,那就是“政治联姻&

  • 蒋介石抗战真相:被西方称为骨头最硬的国家元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蒋介石

    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42天后法国投降;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半年内即有100多万苏军投降;1941年6万日军进攻14万美菲联军,12万联军投降。从 1931年日本进攻军阀混战的中国,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抗战14年,被西方称为“最勇敢 的、远东地区骨头最硬的国家元首。”19

  • 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 叶芝的国际是什么 叶芝的诗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叶芝诗歌

    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神秘主义者、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叶芝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他在诗歌写作上对后世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在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独具特色,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下面就以诗歌《当你老了》为例,来

  • “捉蒋英雄”孙铭九为什么当了汉奸 周恩来为什么救孙铭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铭九

    孙铭九孙铭九于1927年加入东北军,之后担任过张学良的随从参谋、卫队营营长等职务,是张学良的心腹嫡系,故而在西安事变中才有了他华清池捉蒋的一幕。华清池捉蒋让孙铭九名声大振,但他在抗战爆发后居然成了汉奸,这是为何?“捉蒋英雄”孙铭九为什么当了汉奸孙铭九等因西安事变而一炮走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