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埔十大名将盘点 黄埔十大名将谁最厉害?

黄埔十大名将盘点 黄埔十大名将谁最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56 更新时间:2024/2/19 7:43:06

张灵甫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校领导个个出类拔萃,培育出的军官更是十分优秀,他们称为抗日战争中的主力将领。那么被称为“黄埔十大名将”的都是谁?

俞济时

俞济时(19041990),字良桢,浙江奉化县城奉南村人。投身到族叔、黄埔军官学校军需处长俞飞鹏处,得保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任蒋介石侍卫。历任警卫第一师师长、八十八师师长、浙江省保安处长、58师师长。1937年王耀武率51师与俞济时率58师合组第74军,任七十四军第一任军长,74军主要创立人之一,1942年任蒋介石侍卫长,后任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期间,随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抗战胜利后,历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干事、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总统府第三局局长。1949年去台湾,历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总务主任、侍卫长,1990年于台北逝世。著有《时代新军人应有之修养》、《孙子之战术战略思想采微》等。

张灵甫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又名宗灵,字灵甫,又字钟麟。男,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生于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名将。

张灵甫将军是一个军人。在抗日战争中带领部队打过无数硬仗、恶仗和胜仗,多次负伤。作为许多中国当代新人,可能只知道张灵甫及其74师(抗日战争期间称74军)在孟良崮战役中被陈毅、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全歼这一国共内战历史上的经典战例,而对于张灵甫将军在此之前的其他生平事迹,尤其是张灵甫在抗战期间参与的许多和日寇军队正面进行的恶仗和硬仗却知之甚少。张灵甫所在的74军在解放战争前是一支抗日英雄部队,在军长王耀武将军的率领下几乎参加了抗战8年内所有国民革命军针对日军的重大战役,毙伤日寇无数,屡挫日军精锐,创造了全国闻名的德安大捷,被誉为“抗日铁军”。

我们有责任把这段真实的历史昭告中国的后人们,使他们对于发生在60多年前那段中华民族的苦难历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只以意识形态和个人成败论英雄,能够从历史的高度上客观、全面地评价张灵甫将军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的一生所为,方不失为偏颇。“兴起于军旅,而死于行伍,此为天经地义之事。”可谓张灵甫一生命运的概括。

邱清泉

邱清泉(19021949),字雨庵。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浙江温州蒲州人。温州中学毕业,半工半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后入黄埔军校二期工兵科毕业。邱清泉性格特立独行,暴躁狂妄,打起仗来又不要命,人称“邱疯子”。邱清泉文化功底深厚,精通英、德文,擅诗文,喜好军事学术研究和诗词创作,先后撰写了《教战一集》、《教战二集》、《建军从论》等一系列军事著作,可谓才华横溢的军中秀才。亦有浓厚的抗日爱国思想,抗战期间骁勇善战,参加昆仑关战役一战成名,参加滇缅龙陵战役,屡建奇功,可谓有功于民族的抗日名将。虽然对同僚粗鲁无礼,但对下属却爱惜有加,更以善于治军享誉于黄埔诸将,号称国民党军队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的第5军和以第5军为基础扩编的王牌兵团──第2兵团就是他亲手调教而成。

年参与淮海战役,12月撤出徐州,在河南东部徐州萧县被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包围。1949年1月10日凌晨邱清泉在警卫营保护下向南突围,凌晨时分到达张庙堂(亦称张庙台)第二零零师指挥所。最后阵亡于张庙堂村东南约四百多米的一片农田里。

黄百韬

黄百韬(19001948),字焕然,号寒玉,祖籍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汉族客家人。国民党军将领。国军陆军上将,兵团司令官。初在江苏省防部队任排长、连长。被奉系军阀张宗昌俘虏后,投靠奉系,升任旅长。张宗昌被蒋介石消灭后,投靠蒋介石,任国民政府军第41师师长、国民党冀察战区参谋长、国民党政府军司令部高参、国民党第三战区参谋长、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第二十五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1948年11月22日在淮海战役中身亡。1949年1月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孙元良

孙元良(19042007),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曾任国民革命军88师师长、第22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5绥靖区司令官等职;1944年,率29军在独山阻挡猖狂的日军,这里成为了日军侵华的终点站;1949年后去台湾,2007年在台北去世。1990年,参与录制22小时大型抗日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即日后的《国殇》);其子孙祥钟,是台湾电影明星,艺名秦汉;其孙为偶像剧演员孙国豪;周镇寰是他的机要秘书。

胡琏

胡琏,汉族,陕西华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荣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曾参加金门海战,号称“金门王”。

遍览台湾军史著述,不光竭力贬低刘伯承、陈毅、粟裕等大陆将领,而且将张灵甫、李仙洲、邱清泉、黄百韬、黄维等国民党败军之将也说得愚蠢之至如粪土一般,唯胡琏超智超勇、鹤立鸡群,乃千古难觅之良将,似乎蒋公介石如早早委此君以大任,则定能扭转乾坤、挽狂澜于既倒。

平心而论,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台湾史籍广泛传引所谓毛泽东给前线部队的一封亲笔函称:“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保存实力,待机取胜。”以说明共军对胡琏的畏惧之甚。毛泽东是否发过如此信函根本无据可查,但把胡琏喻为“虎性”与“狐性”的结合体还是恰如其分的。许多三野老人认为,胡琏的整十一师(十八军),综合战力仅略逊于整七十四师,从其几次避免了被歼的命运,而且是“五大主力”中最后一支被歼灭的王牌部队来看,说胡琏“能战”,不算是溢美之词。

谢晋元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上海30万民众前往“孤军营”吊唁,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中正誉其“精忠贯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晋元高级中学,晋元公园,并以晋元路命名道路,以晋元里命名小区作为纪念。毛主持文革期间,红卫兵毁谢晋元坟墓,八十年代文革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万国公墓重建其墓,以彰其“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

高志航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省通化县(今属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人。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到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回国后在空军任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著名的空军抗日英雄、民族英雄,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

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林彪

年生于湖北黄冈,17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黄埔四期学生。黄埔军校成立不久,师生分成两股势力,聂荣臻是政治教官,又是共产党支部负责人,面告林彪,你毕业后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向叶挺团长报到担任排长。

年在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和刘伯承指挥下,在南昌向蒋介石部队进军,林彪占领了南昌的交通要道,蒋介石一片惊慌,急调两个军向南昌进发,周、贺、朱、叶、刘决定撤退南昌,林彪率部到瑞金,已升为连长。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在长征中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到达延安后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抗战期间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

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获得胜利。

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性格沉稳,善以寡击众战略。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但军事天才不一定都是政治天才。"文革"中阴谋反动政变失败,被迫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坠人亡,留下许多谜团。

郝柏村

郝柏村(1919年8月8日~)字伯春,江苏盐城人。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台湾当局一级上将军官。中国国民党军事将领,台湾“行政院长”(1990~1993),前任台北市长郝龙斌系郝柏村之子。1958年金门炮战时在金门担任少将师长,历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陆军总司令等职,后晋任为一级上将、参谋总长,在职八年(19811989)。郝柏村曾计划派兵拿回钓鱼岛,却遭李登辉反对。郝柏村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在担任“行政院长”任内,批准成立了台湾陆委会和海基会,为台湾与大陆“三通”开辟了互相联系与协调的通道。2005年9月3日,受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并获颁纪念章。

标签: 黄埔

更多文章

  • 北地王刘谌简介_刘谌怎么读怎么死的_刘谌的祖父父亲后代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谌

    刘谌简介刘谌是三国时期蜀国汉昭帝刘备的孙子,是刘备的儿子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历史上关于刘谌的记载并不多,所以这里也就不能详尽的介绍刘谌的生平了,甚至是刘谌的生辰我们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刘谌漫画像公元259年,刘婵大封自己的儿子,将刘恂封为新兴王,刘谌被封为了北地王,另一个儿子刘虔也被封为了上党王。四年之

  • 三国裴元绍简介_裴元绍武器是怎么死的_裴元绍以前是谁的部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裴元绍

    三国裴元绍三国裴元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一开始是黄巾军中的一位武将,后来黄巾起义失败了,于是就与周仓一起率领剩下来的众人一起去到了山中成为了山贼。三国裴元绍是河南辉县人,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也就是黄巾军将领。三国裴元绍剧照一日关羽等人路过裴元绍的那座山,只听裴元绍坐在马上,高声向关羽等人喊道

  • 曹魏名将满宠简介_满宠是谁举荐给曹操的_三国满宠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满宠

    三国满宠满宠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重臣,他不只是在军事上有着不小的成就,为了曹魏的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政治上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执法非常严苛,算是一个“酷吏”。他深受曹操和曹丕的信任,常年身居高位,最后被任命为太尉,在几年后因病去世。满宠满宠当年只有18岁的时候,就在当

  • 新四军名将高敬亭_高敬亭事件被杀原因经过_高敬亭与江腾蛟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敬亭

    高敬亭简历高敬亭出生于1907年,是河南新县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高敬亭十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去世了。他只读了六年的私塾,便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在家,帮父亲种田。高敬亭照片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高敬亭参加了工农革命军,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高敬亭重组红28军,并担任红28军的

  • 朱德妻子伍若兰简历_伍若兰的受刑照片图_伍若兰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德,伍若兰

    伍若兰简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烈士伍若兰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也是朱德将军的第五任妻子。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26年,因而,今年的我们想要更多得了解伍若兰简历也很难有详尽的介绍。伍若兰画像伍若兰原本是湖南省耒阳城郊九眼塘人,于1928年工农革命军第1师与国民党部队交战时,与朱德总司令相识,两人在工作中一度

  • 盘点历史上十大“软饭王” “软饭王”们结局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软饭王

    武三思剧照古代的王公贵族、富商巨贾,大都是妻妾成群,妾应该是广义上的“二奶”。古代能包养上“二爷”的,则大抵是一些掌控大权的贵妇们。而傍上这些贵妇的“二爷”们,被民戏称为“食软饭”。当然软饭有时也不少很好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名僧 历史上的佛教高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名僧

    玄奘西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盛行,历代名僧无数,有以佛教为主闻名(译经、讲解、取经、传法之类),也有以非佛教为主闻名(比如道佛结合、诗书画、科学、政治之类)。本文兼顾全面,按年代排序,以贡献性、知名影响性、特色性、唯一性来选取,如取经的除本文选取外还有鉴真等,禅宗传法的还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灿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位神童 天生机智自带光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神童

    曹冲称象在我国古代,人们喜欢把那些幼而敏慧,少而老成的幼儿同一般幼儿区别开来,把他们称之为神童,以给予特别重视。自古以来,神童的故事就源源不断,中国历史上的神童也是层次不穷。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有位神童,叫朱天锡,因从小就能熟读经书而做了官。民间的百姓都羡慕他。于是,当地所有孩子不管怎么样,大致能念书

  • 三国演义袁术部将纪灵简介 纪灵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纪灵

    纪灵曾经是和关羽大战三十回合分不出胜负的猛将,袁术也非常器重和信任纪灵,曾经派纪灵到小沛攻打刘备。虽然最后因为吕布“辕门射戬”的干预而没有成功,但足见袁术对纪灵的信任和纪灵的战斗实力。那么“辕门射戬”的故事究竟和纪灵有什么关系,纪灵又为何而死呢?纪灵简

  • 曹魏大将夏侯惇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夏侯惇只有一只眼睛么? 夏侯惇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魏的大将军,很早就跟着曹操出兵各地,常年征战,英勇无畏,擅长协助作战。他几次成功守住后方,曾经因为阻隔太寿水并主导耕种而让军中避免断粮。夏侯惇一生备受曹操的器重,死后也受到曹丕、曹叡的特别优待。夏侯惇怎么死的夏侯惇一生跟随曹操东征西讨,早年为其征集士兵,之后抗击过吕布、刘备,平定了卫固的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