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世凯17个儿子列表及结局 袁世凯哪个儿子成就最大?

袁世凯17个儿子列表及结局 袁世凯哪个儿子成就最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4/1/16 9:14:49

袁世凯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 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

长子袁克定(1878-1955年),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河南项城人,袁世凯长子,原配于氏所生。

辛亥革命爆发后,拉拢汪精卫。后鼓吹帝制,帮助其父袁世凯复辟。袁世凯去世后,袁克定迁居天津隐居。曾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1935年复迁北京宝钞胡同,1937年后再迁颐和园清华轩别墅。在抗战期间,他拒绝与日本占领军合作,生活陷入贫困。1948年,袁克定穷困潦倒,投奔表弟张伯驹,移居清华园。1949年后,在章士钊的安排下出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55年袁克定在张伯驹家中去世,时年77岁。

次子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昆曲名家。素有民国时期“天津青帮帮主”之称,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1931年病逝于天津。葬于杨村,方地山为其撰写碑文: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袁克文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工于书法,致力古钱币研究,能演唱昆曲,他收购文物挥金如土,但兴尽后就转让。袁世凯死后,他长期客居上海,以变卖字画为生。撰有《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古钱随笔》、《寒云词集》、《寒云诗集》、《圭塘唱和诗》。所写掌故、笔记,如《辛丙秘苑》、《洹上私乘》等颇多独特之资料。袁克文收藏文物种类很多,晚年因生计窘迫,大部变卖。

三子太原愚公袁克良,袁世凯第三子。袁克良说“当年上山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把荒山变成花果山,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山西省太原市北边有一座慕云山,过去这里是一片荒芜,如今却是绿树成荫,成了太原市的一道绿色屏障和风景区。从荒山到景区,这满山的青翠凝结着一位老人50年的汗水和努力,这个人就是袁克良。在不到10平方米,靠南有一个小窗户,窗户下边是土炕,土炕前摆了一个十几英寸的电视机,这就是袁克良50年来住的窑洞。

1974年他在太原市第二轻工业局五金公司工作,被任命为单位绿化小分队队长,前往慕云山三道梁、两道沟近千亩的荒山进行绿化。那时的慕云山,杂草丛生,荒芜死寂,整座山不见水源,晚上还有狼群出没,同来的队员们在随后几个月纷纷借故下山,只有袁克良一人留了下来,而且一直干到了退休。“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我没脸下山。”袁克良说,“我不图什么,但决不能辜负党对我的信任。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而是留在山上,自己掏钱买树苗继续植树。

经过50年绿化,昔日荒芜的慕云山,如今已是满山花果。据统计,慕云山现在已有树木50多种、近1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袁克良种植的松树、杨槐、榆树等树木大多已成林,不仅为太原市西山地区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也为三晋退耕还林树立了样板,使慕云山成为山西省保存最为完好的生态园林。慕云山还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共青团太原市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而创造出这一奇迹的袁克良,被评为“太原市特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慕云山上,当年记者采访袁克良时,他已是耄耋老人了,袁克良依然一刻不闲,剪枝条、补种、灭虫害……

四子袁克端(?1951)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四子,是袁世凯的四姨太吴氏所生。毕业于天津新华书院,字写得相当有水平,古硬质朴,自成风格。袁克端从小养成了吃喝挥霍的习性。他当过张作霖大元帅府的参议,但连班都不会上,之后又在开滦矿务局当挂名董事,每月分300元银元。袁世凯搞洪宪帝制时,他还刻了“皇四子”之印,自比雍正。可惜好景不长,1916年袁世凯去世时,这个儿子,一夜间由“皇四子”变成了寻常百姓,他难以接受,大受刺激,从此精神失常。

五子袁克权(1898年-1941年),字规庵,号百衲,河南项城人,是袁世凯二姨太吴氏(朝鲜人)所生,为袁世凯第五子。著有诗集《百衲诗选》和《忏昔楼诗存》二种。

1916年洪宪帝制时,袁世凯曾让他和长子袁克定、次子袁克文同穿太子服,将其视为候选接班人。据说袁世凯称帝后效仿清代立储方式,将皇储的姓名秘藏起来,而选定的正是五子袁克权。

但是袁克权既不像其大哥袁克定那样热衷权力,也不像二哥袁克文那样风流潇洒,他性情敦厚,沉默内向,一生以文墨自娱,清高孤僻。在袁世凯去世后,袁克权生活艰难,常以典当家产度日,在天津过着“隐于市”的生活。他曾和严修、方地山、张伯驹、孙寒涯等名士诗酒联欢,也与袁家兄弟相互酬唱,留下大量诗篇。

六子袁克桓(18981956),又名袁心武,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六子,近代实业家。

他遵循其母杨氏(袁世凯第五个姨太太)“不要从政”的遗训,1913年到英国留学,后辍学回国做实业,曾任新洋灰公司的总经理,还参与创办了江南水泥厂(南京)、华新南辰溪水泥厂、北京琉璃水泥厂等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袁克桓已是北方著名的实业家。按照袁克桓在发展民族工业中做出的贡献和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曾经考虑他做天津市的副市长,他牢记母亲遗训没有答应。

十子袁克坚(19041960)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十子。生于1904年,其母是二姨太吴氏(朝鲜)。

袁克坚原本定亲徐世昌之女,待到该娶亲时,因袁家早已风光不再,徐世昌悔婚了。后克坚娶民国陕西督军陆建章的女儿陆毓秀为妻,生二子、二女,即长子袁家禧,次子袁家诚,长女家立(夭折),次女家文。

1920年,16岁的袁克坚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25年学成回国。时年21岁。

1935年,31岁的袁克坚曾在宋哲元领导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任英文秘书,后辞职回津赋闲,直到1960年病故于天津,时年56岁。

十三子袁克相,字守安,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第十三子。娶了那桐大孙女张寿芳。早年毕业於燕京大学,书法上也有一手,以善写篆书而在天津闻名。遗憾的是婚后夫妻二人感情不和,于1958年离婚,膝下无子。建国后,袁克相在天津第41中学教英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卫兵首先揪出了他,连续不断地批斗、游街、毒打,遗憾离世。

十四子袁克捷,又名袁巨勋,是袁世凯第十四子,乃袁世凯与六姨太叶蓁的儿子。袁巨勋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娶一北京女招待王氏,生育二子,小名袁小五、袁小六。叶氏一直随袁巨勋生活。袁巨勋因其长相与袁世凯相似,人们都称其为“袁大头”。袁巨勋无爱好,可能是乾坤改变而使他心灰意冷之故,不与人交往,也不言谈,更谈不上玩笑了。在干活和休息时,别人拿他取笑,他也以沉默对之。即使谈正事,他也只简单地回答几句,之后还是沉默。他对母亲十分孝顺,叶氏的饮食、起居均由他一手料理。叶氏能在当时困难条件下活到那样大年纪,与他的细致照料有直接关。

袁巨勋一家四人于1955年由北京迁居宁夏贺兰县,落户于一个新辟移民安置点新建乡三村(现京星农场六队)。三年后的1958年袁巨勋与其母叶蓁相继去世,葬于此。

十五子袁克和(19141964)字忍公,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第十五子。生母郭氏,是袁世凯的八姨太,江苏绅士郭百万的小女。袁世凯故去后,由袁克定主持分家。袁克和那时只有两岁,随母亲郭氏及胞兄袁克相、姐姐袁怙祯来到天津,居住在英租界大理道一英式三层别墅。袁克和小时受的是新式教育。年轻时,好跳舞、打球。1934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大学。袁克和娶天津八大家之一、铁门张之二女张文仪(允倩)为妻。袁克和一生没怎么工作,只是在50年代,曾到河北省曲周县中学教书一年。晚年好喝酒、吸烟。解放后,搬到法租界小白楼,住在法国公寓。1964年农历10月25,袁克和因患食道癌在天津病逝,享年50岁。

十六子袁克藩,袁世凯第十六子,早亡。河南项城人。生母,九姨太太刘氏。她是袁世凯最后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姨太太,娶她时袁世凯已五十多岁,而她却正当妙龄。她原是五姨太太杨氏的小丫头,成年后为袁“临幸”,因而被收为袁世凯的第九名姨太太。

袁克友(19171953),1917年初生于河南安阳。其母是袁世凯的六姨太叶氏。袁克友是遗腹子。叶氏1917年三十三岁生袁克友时,袁世凯已不在世。袁克友长大后独自到天津,音信全无,河南老家的妻儿子女也不知其下落。他自顾自地在天津过一天算一天。因饮食、生活没规律,引发胃部疾患,于1953年在天津一家医院故去,病因是胃出血。终年36岁。

标签: 袁世凯

更多文章

  • 周希汉的简历 周希汉的老婆周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希汉

    周希汉简历周希汉,出生于1913年8月27日,籍贯为湖北麻城。父亲名叫周企耀,是个农民。周希汉是周企耀的独子,是周企耀在40岁时才有的儿子,是他们家的三代单传。周希汉照片1927年,周希汉参加黄麻起义,一年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一生参加了多场革命战争。在土地革命战争

  • 朱德在护国战争扮演了什么角色 护国战争发起者是谁 护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德,护国战争

    朱德在护国战争扮演了什么角色发生在1915年的近代护国战争,又称“讨袁护国战争”,这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场波澜壮阔的重大战役,亦是直接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一次伟大壮举!在这场历时半个月之久的护国战争中,朱德高举护国大旗,浴血奋战在纳溪战场,与泸州、川南护国军守望相助,

  • 兰陵王高长恭_兰陵王电视剧演员表结局_兰陵王的妻子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长恭

    兰陵王高长恭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美男子,比如说潘安,卫玠,嵇康等。但是要说起哪个美男子最有名,最被后世推崇和尊敬,应该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有“战神”之称的高长恭。据史书记载,他不禁容貌英俊倜傥,而且骁勇善战,为北齐立下国赫赫战功。这样一个既长得帅又能带兵打仗的男子自然会被后世的

  • 西汉贪官淳于长简介_淳于长是怎么死的_ 淳于长与许皇后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淳于长

    西汉淳于长淳于长是中国西汉时期有名的贪官奸佞,他在当时凭借着自己的阿谀奉承一度成为朝廷之中的达官显贵,甚至成为九卿之一,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但是这种事情做多了总是会出意外的,结果他就被自己的表弟王莽给举报了,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狱中的凄惨下场。淳于长的画像西汉自从汉武帝之后就开始盛极而衰,中间虽然出现了昭

  • 刘浩天为何要害陶勇 刘浩天向陶勇子女道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浩天

    陶勇陶勇将军人称“拼命三郎”,虽性格火爆,但骁勇善战,且为人仗义,大家都喜欢与他交朋友,张爱萍评价他“将军横扫千军,英魂冷对奸雄”。刘浩天为何要害陶勇陶勇尸骨未寒,东海舰队刘浩天政委出来宣布:“陶勇一贯争强好胜。这几天,他害怕自己卷到苏(振

  • 陶勇将军子女在干什么 许世友救陶勇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陶勇,许世友

    陶勇与家人陶勇将军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6岁就加入了游击队,后成为共产党员,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妻子、子女也没能幸免于难。陶勇将军子女在干什么陶将军去世后,他的家人也不能幸免于难。反动派先是对他的妻子下手,罗织了一些“莫须有”罪名的将

  • 唐文宗的杨贤妃为何招来杀身之祸 杨贤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文宗,杨贤妃

    杨贤妃杨贤妃 ,是唐文宗最宠爱的妃子,本名失传。她介入唐文宗的立储纷争,最终招来杀身之祸。身世《唐书》和《新唐书》的后妃传记中都没有杨贤妃的传。唐武宗称宰相杨嗣复曾写信给杨贤妃,希望她成为摄政皇太后,并在信中称她为姑母。如武宗所言属实,那么她就是杨嗣复的祖父县官杨太清的女儿,唐穆宗年间有名的官员杨嗣

  • 陶勇将军简历 开国中将陶勇夫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勇

    陶勇夫妇陶勇上新中国开国中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位,在革命岁月中也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不朽功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老革命家却在文革中被迫害而死,至今死因成谜。陶勇将军简历陶勇(19131967),原名张道庸。安徽六安叶集区人,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

  • 中国古代十位女诗人 才情纵横巾帼不让须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女诗人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从来都不乏出色的女子,她们或在政治舞台上发光发热,或在科技工艺上贡献非凡,或在文学史上成绩斐然。她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女诗人,她们才情纵横、纵情诗词,为我们乃至中国文学留下精彩的一笔。1、许穆夫人: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姬姓(名不详),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

  • 东汉名将皇甫嵩简介_皇甫嵩怎么读怎么死的_皇甫嵩董卓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甫嵩

    三国皇甫嵩皇甫嵩(出生年不详前195年),字义真,东汉末期杰出的将领,安定朝那人氏,位于今甘肃省镇原东南。灵帝在位时,担任北地的太守。在黄巾起义中任命左中郎将,镇压起义军有功,官升太尉,封为槐里侯。皇甫嵩皇甫嵩出自名将世家,父亲黄甫节及叔叔皇甫规皆为东汉杰出的名将。皇甫嵩自小受到将士风范的熏陶,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