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景致记录:徐霞客看到的贵州平坝,街市整齐,居民热闹,鱼肉不缺

景致记录:徐霞客看到的贵州平坝,街市整齐,居民热闹,鱼肉不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景致记录 访问量:4022 更新时间:2023/12/7 1:54:27

前一篇旅游写道,霞客在贵州江清村攀登了岩洞,那里的钟乳石,令他流连忘返。当天,他游览了铜鼓山岩洞,不知这座岩洞有特色?

(公元1638年)四月十九,徐霞客一行人从江清村岩洞往北行,上爬上土垄,走了二里路,有条大溪自西流往东,溪流之上十多座拱桥横跨,这就是新建的洛阳桥。桥下水流很大,这条河就是志书所说的澄河。

他们走到桥北,溯流往西,跋山涉水来到铜鼓山。此处南面辟成山坞,北面有石峰耸立,峰上岩洞有高有低,随着山峰起伏显露出来。西境远山自北而南蜿蜒而下犹如屏障,一连裂开三个洞,洞口朝东,偏南一点的洞口最高敞,洞名叫铜鼓洞。洞前几十户人家位于洞下,这就是铜鼓寨。据志书记载,铜鼓山在威清西四十五里处,按方位里程计算,似乎就是这座山。但此地离平坝仅五里路,志书不用平坝来记载它的方位,却选取威清,这是为何?

徐霞客从这座岩洞高悬险峻深裂处进去,岩洞不深,洞前有很多突兀耸立的岩石,似环绕的窗户,似分列的门洞,令人感觉窈窕。岩洞右侧重重石壁上,有个圆圆的洞穴,向北呈弧形高高隆起。

徐霞客攀崖登上去,洞顶弯曲,下方下陷成陷阱。当地人架了木架,铺上竹垫,俨然层层楼阁。洞顶靠东,一个窗户透着亮光。陷阱内又有洞穴,可从下层出入。当地人在洞穴前安装了一扇门,晚上便把几十头牛马赶进洞中藏起来。

岩洞后有窟窿裂开,从西南方进去,里面水滴不停地落,徐霞客越往里面走,越发渐得又窄又暗,似乎向来无人进来。

他出了岩洞,见一位老人在洞前等他,那老人告诉他:“北洞浅,不值得观赏。南洞在高处的山崖上,而且大路经过那里,可以去登一登。”

于是,徐霞客沿着洞下的山麓转向西,不到几十步,就看见山崖顶端峰南处果然有岩洞,洞口朝南,有村民的房屋依傍着洞下方山崖居住,环绕建房。

徐霞客从屋后登石阶上洞。洞口悬嵌在更高处,前面用石块垒砌成城墙般的形状,洞内有五丈多深,空阔高敞明亮。岩洞后下陷一两丈深都向阳很干燥,本地人在这里设置了粮仓,粮食充盈其中。洞左侧裂开一个向北下斜的窟窿,越往下走越狭窄,地势也越低。本地人说与东洞相通,徐霞客心想,这应是水滴不断之处,只因太黑暗,他来不及进去。

再说,顾仆和苗族挑夫已经向前走了很久,徐霞客担心他们不会等他,他便下了山。他沿着山麓往西行,越过山坳,发现顾仆与苗族挑夫在等他。西面群山蜿蜒,好似屏风,山坳居其中。山脊不高,石骨嶙峋,两旁群山对峙很是狭窄。

他们过了山隘,向西下到山坞中的洼地,山坞西边又有个山坳呈环状相连,大体上南北两面有险峰相对耸起,而东西两面又有两条山脊如城墙相连。洼地中有个小水塘,放牧人把牛放在塘中。他们穿过洼地,越过山脊,沿着山岭向北,越过岭角,前往平坝。

平坝在东西两山夹峙之间,城池靠着西山山麓。城墙不怎么雄伟高峻,可城中街市整齐,居民很热闹,鱼肉不缺乏。

徐霞客一行人进入平坝城东门,走了半里,转向南,将担子停放在旅店中。

徐霞客找到一个安庄的挑夫后,就去买来小鱼下酒,此时才过中午。吃罢午饭,他便坐在旅店的楼上记笔记。

这一天,徐霞客赶路游览岩洞两不误,连登贵州两处岩洞,发现当地百姓利用之巧妙。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标签: 徐霞客

更多文章

  • 景致记录:在贵州长顺白云山,徐霞客赏美景,叹离散,与僧人夜话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到了贵州长顺白云寺,面对寺中全是建文帝传说,他始终人间清醒。这天,因雨的缘故,数次打断了徐霞客行程,徐霞客仍抽空探索高山潭水取之不尽之谜,寻访白云山风光怡人之处。(公元1638年)四月十六,夜里风雨大作,拂晓时分晨雨霏霏,早餐后,徐霞客坐在小窗下,等待天气转晴,他打算探寻龙潭

  • 读《徐霞客游记》醒悟人生(一)

    历史人物编辑:梦园的生活标签:徐霞客

    01旅游最大的障碍是下雨明代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享年56岁,在外探险游历了30年。他不怕艰难险阻,最怕下雨。人生苦短,他想多游历多探险更多一些的祖国大好河山!游记中经常有他冒雨徒步和围火炙衣的画面!可纵使他再勇敢,倾盆大雨他也不能出门啊!饭后欲别而行,总持谓雨且复至,已而果然。已复中霁,

  • 景致记录:贵州长顺白云寺,徐霞客眼中绝妙胜境,全是建文帝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贵州长顺白云寺,处处都是与明朝建文帝有关的传说。为避“靖难”之难,建文帝千里迢迢,来到白云山避世隐居修行,且听徐霞客怎么说。(公元1638年)四月十五下午,徐霞客抵达白云寺,住持僧人名叫自然,他立即张罗起徐霞客的午饭来。这座白云寺,据说是建文帝开创,寺前后建有两重佛阁。后阁柱子下有跪勺泉。泉水与北面

  • 景致记录:徐霞客从没见过的宽大瀑布,在贵州关岭,叫滴水滩瀑布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惜字如金的徐霞客,对贵州镇宁双明洞满是溢美之词。那么,他离开镇宁后,又将看到怎样的风景呢?(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三,徐霞客雇了个短途挑夫,便顺着大道往南走。徐霞客站在陇东,望向双明洞西岩,岩洞下透着亮光。洞中水向西流入山谷,再从大道下向西流入山麓,经过两次渗出、两次流入、三次穿

  • 景致记录:徐霞客离开贵州白云寺,沿途唐帽山仍有建文帝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明朝时,贵州长顺白云山的特产。徐霞客离开白云山,一路翻山越岭,沿途所见风景依旧很美。只是,他们夜晚投宿时,遇到了麻烦。 (公元1638年)四月十八,徐霞客辞别自然禅师下山。自然替徐霞客策划的行进路线是:“经由广顺州、安顺州向西到普定卫,那条道近。然而,广顺州知州柏兆福打算返回临清,

  • 景致记录:徐霞客在云南昆明西山,又展开攀岩模式,意外看到奇花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弃舟登西山,俯瞰滇池胜境。在登西山时,他看到了金线鱼,发现了在石缝中绽放的奇异花朵,颇具琼花玉茎之姿。徐霞客回到正殿,往东从山门出去,共转八道弯,向下抵达山麓,这里有数十家村民居住,他们以捕鱼维生。村南是龙王堂,堂前正对滇池外海。村庄尽头,水波连接山崖,山崖气势更加突出。南崖

  • 景致记录:徐霞客见贵州平坝与普定,百姓歌舞升平,镇宁却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在前面的旅游文中写道,贵州平坝与普定,给徐霞客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似乎这里的百姓成天歌舞升平。其实不然,在风雨飘摇的明朝末年,贵州的百姓过得也不太平。贵州安庄卫城治所,就是如今的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一,徐霞客一行人出了贵州普定南门,往西南走了十五里,来到杨家桥,附近有座

  • 景致记录:徐霞客登临贵州八纳山和丹霞山,惊叹一雄伟、一秀美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游走在山川秀丽、文运昌隆的贵州普安。同一天,他还登临了八纳山与丹霞山,惊叹于八纳山的雄伟、丹霞山的秀美。八纳山,是普安州最高的山,位于普安州城东北七十里处。龙土司的衙门在山脚。徐霞客和顾仆沿着三十里长的小径,盘旋而上,四周全是高峻的悬崖绝壁。他们到达山顶,山顶宽敞平缓,几个水

  • 景致记录:徐霞客前往贵州白云寺沿途,山涧水潺潺,林木浓密幽深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到了贵州贵阳,徐霞客迫不及待地开启登山模式,游览贵阳胜景。(公元1638年)四月十五,拂晓,徐霞客出了青崖城南门,从岔道向西进入山峡,经过翡楼村。翡楼村两旁的山上,林木茂密,与贵阳那些四面都是光山秃岭的山,迥然不同。徐霞客深入峡谷三里,往西向上登岭。他越过山岭向西下山途中,路旁有泉水涌出,泉水寒冷刺

  • 景致记录:在贵州丹霞山玄帝宫,徐霞客看风景、吃山珍、写游记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丹霞山上,徐霞客差点儿迷了路,多亏好心村民两次指点,这才迷途知返。玄帝宫僧人影修用山珍招待徐霞客,不知都是些什么山珍呢?明朝丹霞山玄帝宫,如今叫护国寺,它在明朝属于贵州普安城管辖,如今属于贵州盘县管辖。(公元1638年)五月初二,天气晴朗。徐霞客在玄帝宫楼阁四面徘徊,凭窗远眺